Martin E Seligman( Positive psychology) 提出 的幸福方程式指出,每個人當下的幸福指數,40%受遺傳影響(樂觀者 與悲 歡者),20%受現實環境和個人際遇影響。這些因素雖然憑自己努力也未必可以改變得到,但對於這些因素的了解,可以幫助我們憑自己努力而獲得更多幸福。
童年經歷與幸福快樂
大家都會認識一些朋友或親戚,他們由於童年時受父母影響,產生不良的性格,影響到他們不能獲得快樂。
有些人,用情感勒索他 人及常常想控制他人,這是由於父母離異,令到他們缺乏安全感。
有些人安於做失敗者,這是因為童年時有過份嚴苛的父母。
有些人 缺乏同理心 、極端自我中心 ,這是 因為 童年時被寵壞了。
有些人沒有主見 、別人的需要凌駕自己的需要 、 自我壓抑, 這是因為有強力支配慾的父母。
有些人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缺乏信心,為了 怕被人拒絕,最好是先拒絕別人,先排斥別人。這是因為 童年時常被父母不停地責難。
心理治療師 Tara Goleman(EQ一書作者 Daniel Goleman的妻子) 用了十年時間研究心理疾病的源頭,她提出不快樂的成人性格及當他們遇到心理困擾時的錯誤反應 是源於童年成長時候的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經歷,為了要逃避痛苦,在行為上發展出一系列的適應策略(coping strategies),Tara Goleman稱之為心理基模(Shema)。
這些經歷會被壓抑在潛意識的深處, 而這些機制是潛意識自動運作的,當人日漸長大後,痛苦的經歷雖然已被忘記了,但因此而發展出來的適應策略行為仍然運作,而且更是一種不斷重複的強迫性行為習慣,像魔鬼一樣隱藏在心靈深處,而且在不知不覺間控制著你,當同樣的痛苦情景出現時,這惡魔會自動浮現主宰你的情緒行為,所有負面的情緒如怨恨、憤怒、妒忌、操縱等會湧出來蒙騙你的眼睛,成為盲點,因此會令你不快樂。
Tara Goleman 總結了最少有九種心理基模,從而產生了各種不快樂的行為模式,令一些人真的永遠不會快樂。
1.被遺棄者基模– 被遺棄者
童年時因父母離異、去世 或父母感情疏離 如酗酒等 而導致感覺被遺棄或被疏忽照顧。 成長後害怕失去關係,感覺缺乏安全感 。行為上佔有慾強,要求對方絕對忠誠,想抓緊貼著對方 ,好讓自己遠離孤獨。諷刺的是越想抓緊對方,便越會把對方迫走,使他的恐懼更加應驗了自己被遺棄的預言,於是下一段關係會抓得更緊,引來更大的恐懼與憂慮,成為一種惡性循環,永遠都不快樂 。他們需要的安全感是來自其他人,但其他人的行為想法是不受自己的意願所控制的 。其盲點是安全來自外界,是別人給予的。要解開困局,應該認清安全感可以來自自己,自己可以孤單卻是滿足和學會信賴對方。
- 被剝奪者基模– 被剝奪者
童年時因父母漠不關心及冷漠而 感覺不被最有強烈支配慾的父母及親密的人注意和重視 ,成長後 常要求別人付出,但好像永遠都嫌不足夠,更糟的是他不會告訴別人自己的需要,認為不用說明,別人也應該會明白的,但當對方滿足不了自己的需要時便會產生怨恨和憤怒。這種不願表達自己而又永無止境地要求對方付出,會使人敬而遠之,這樣會強化下一次的關係行為,成為另一種強迫性循環,自己也永遠不會快樂。其盲點是以為對方不關心自己。要解開困局、便要學習恰當地表達自己,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需要。
3.不信任基模–懷疑者
童年時被最親的人欺騙過、傷害過或遭遇虐待及不良的對待 ,所以成長後缺乏人與人交往的安全感,認為其他人都信不過,看世界亦都是負面,疑神疑鬼,只要一點點被冒犯便會充滿敵意、憤怒和怨恨 。他們需要人際關係的安全感,而自己亦都要學習相信世界是有正面的。
- 服從基模–自我壓抑者
有強力支配慾的父母,父母的權力遠超過常理,自己的需要永遠被視為不重要,兒童時代被過度壓抑,不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永遠不會有參與決定的機會。成長後是一個典型的乖孩子,極度沉默感,感覺自己的情緒和需要是不重要的,只顧別人而忽略自己。別人的需要凌駕自己的需要。既不會表達自己,又沒有主見。過度取悅對方而忽略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常感到怨恨,但從不會表現出來。會以和藹可親的偽裝來掩飾內心的怨恨和挫折。要解開困局,必須學習關心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
- 挫敗基模–失敗者
童年時有過份嚴苛的父母,常在批評和責罵中成長。常常被用作反面教材,被人拿來作比較,證明是不如別人好或不夠好。成長後相信不管有多大成就還是不及別人,沒有信心做事,猶豫不決,決而不行。常常認為未準備妥當,只看到缺點,總是要想做到好、做到足。總是要拖延,不夠承擔,認為失敗是理所當然的。覺得自己不配成功或是覺得無論自己多努力也是不可能成功的。自己的失敗是合理的,一切已有的成就與家庭事業等,只不過是僥倖得到。常常因恐懼這些僥倖得來的成就會被奪走而長期處於憂慮之中。因為堅信自己一定失敗,於是採取逃避的策略,不敢接受挑戰,不敢嘗試新事物。一旦失敗了便振振有詞地相信自己不值得成功,這種自圓其說的心態使他心安理得地接受做一個失敗者。要改變困局,便先要改變對自己的看法,相信其實自己已經成功,挑戰內心的批評和 苛責,公平地看待和評價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功的,而且當之無愧。
- 不被愛基 模–被排斥者
童年時常被父母不停地責難,覺得被厭惡,輕蔑,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不值得被愛。成長後只看到自己的缺點,老是認為自己有瑕疵,任何人只要認清楚自己的真面目,一定會發現自己的缺陷,因而會被拒絕和受排斥,這樣會令自己無地自容,所以要盡量避免與人有很多的接觸,或者不要讓人知道自己的真正想法。不要和人深交。要隱藏自己,不輕易流露情緒和想法,怕被人拒絕,最好是先拒絕別人,先排斥別人。他們缺乏信心,容易投降屈服,常陷於希望被接受但又逃避的矛盾當中。 他們需要被接納、接受。所以要解開困局,自己先要學會欣賞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相信心愛自己的人,即使發現你的缺點,也會同樣深愛你。
- 受傷害基模–傷害妄想者
在童年時遇上家人死亡、有災難化傾向的父母或面對令他擔心但無力處理的事情。成長後只看到事情黑暗的一面,常覺得恐懼、憂慮。因為世界是充滿災難和危險,必須要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把一些別人眼裏不重要的小事誇張地想像成一場大災難,不自覺地誇大恐懼,常常有強迫性重複行為例如不停檢查水龍頭是否關上。他們需要所有事情都要全面受自己控制,不但過度謹慎以確保安全,而且會把恐懼延續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拒絕任何享受,拒絕感情投入,認為自己是會使人受傷害和遇到危險的。他們害怕乘飛機、害怕轉工、害怕搬家。總之只要想得出有風險的事情,他都會避免去做, 因為災難隨時可能到來而令到他們常提心吊膽。要解開困局,要學習按步就班地面對恐懼,認識世事是可以有安全的一面。
- 完美主義基模–完美主義者
童年時父母有極高的要求,而且是有條件的愛,不管表現多麼傑出,或者已經盡了全力去做,父母都愛批評他們的表現 。成長後,對自己對別人都要求完美,有超越現實的高標準,而且這些標準很多時是無法達到的。他們無論對事對人都會全力以赴,非要達到最高標準不可。絕不可放寬,不容一絲不苟,且更鞭策自己和別人達到自己的要求。他們老是會把焦點目光集中在瑕疵和曾犯過的錯誤中,對別人對自己都是吹毛求疵,對絲毫的失誤都表現得不耐煩、發怒。長期處於極高的壓力狀態。他們追求完美,清楚自己的需要,但永遠達不到。所以他們永遠都不快樂,因為他們的標準是超越現實的,永遠都不可能追逐得到,更糟的是他們把自己的標準加諸別人身上,但現實是他們不可能操控別人,更不能改變別人去達到自己的要求。想解開困局,要學習把標準降低,要懂得欣賞已經做到的成績,要相信其實已經做到了。
- 我行我素基因模–特權份子
童年時被寵壞了,因而享盡所有特權和一切好處,認為滿足自己是理所當然的。或者是來自極端放任的管教方法,孩子要什麼便有什麼,從來沒有受責備,也從來不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認為任意妄為是正常的。有一些人,他們被愛是由於某方面的特長,例如樣貌、成績、音樂天份等。因而得到被誇大了的愛,認為自己是與別人不同的。成長後,在他們眼中,只看到自己,把滿足自己的需要放到無限大。他們極端自我中心,覺得自己與其他人不同,不會考慮對方的角度和利益,也不理會對方的感受。自己的利益和觀點是最重要的。他們常常想這規則是不適合我的,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很特別的,應該得到特別的對待。如果慾望得不到滿足或別人對他說不,便會表現得很不耐煩甚至憤怒、怨恨。他們缺乏自律、任性和縱容情慾,永遠以自己為先。他們希望世界給予自己特權,要身邊的人依他們的想法去做,不然就沮喪、憤世嫉俗、惱怒不止。在高度分工的社會,這類人通常生活亂作一團,一事無成的居多。因為很難找到合作的夥伴。要解開困局便要學習看到別人的需要及有同理心。
戴卓爾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 有一名言:
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將變成言辭;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行動;注意你的行動,因為它將變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以上九種不正常的思想模式形成了不良行為性格,所以我十分推崇靜觀訓練 ,因它可幫助我們 觀察到自己的情緒 及能駕馭 自己的思想,改變態度、行為、習慣 及最終的性格,重獲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