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2016
我對藏傳佛教有興趣是因一次中學同學聚餐,發覺我女同學是依旺佛學中心香港主持。引起我對密宗與顯宗、紅教與黃教、達賴與班禪及活佛的好奇心。
之後又聽了我表哥主持、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http://www.hkipcc.org.hk/)主辦、侯松蔚教授主講的西藏宗教文化講座後而寫下的筆記。
依旺佛學中心,是尊貴的果千祖古桑阿丹增仁波切,為弘揚 「藏傳佛教寧瑪巴南迦傳承」佛法所創辦的道場。 http://www.ewamtaiwan.org/story.html |
佛教有三系統,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和 藏傳佛教。
南傳佛教:錫蘭、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地之佛教傳承
北傳佛教:中國漢地、韓國、日本等地之佛教傳承
藏傳佛教:中國西藏、蒙古、尼泊爾、不丹、鍚金等地之佛教傳承
佛教於唐朝時傳入西藏。藏傳佛教糅合了小乘,大乘和密乘三乘的教義精華。特別強調傳承的正忠、思辨的完美、修行的次第、密法的修持。
在西元5世紀,佛教開始從中國漢地和印度傳入西藏。西元7世紀,與松贊幹布聯姻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都各自帶來一尊佛像及大量佛教經典。王室發現佛教有利於鞏固吐蕃政權,就極力宣導興佛。
西元755年,吐蕃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贊規定臣民必須信佛, 並請印度佛教顯宗靜命大師(寂護)入藏。不久密宗蓮師應藏王赤松德贊與寂護邀請,由印度啟程前往西藏弘法,以神通調伏了苯教(西藏原始宗教)八部鬼神,於西元766年創立了最早的藏地寺廟–桑耶寺(義為「任運不變成就住處」)。使藏民得以改宗正統佛教。
蓮花生,烏仗那國(即今之斯瓦特)人。由當時無子嗣的烏仗那國王扎迎回宮繼承王位,所以又稱為蓮花王,後棄王位出家。,與寂護大師同於那爛陀寺學習,以神通聞名。先師事阿難尊者,受修釋迦牟尼佛預囑傳附之三藏經典,再虛心拜師印度各大持明修習密宗,以及大圓滿祖師吉祥獅子修習大圓滿等,盡得顯密經軌,究竟法義。
蓮師將印度佛教末期的顯密佛法精華,完整傳入西藏,並剃度巴·賽囊等七人出家。由於這七人是西藏歷史上最早出家為喇嘛的人,史稱預試七人。又訓練了大批翻譯人材,將古梵文經典密續全部譯成藏文,因此有了完整的「甘珠爾」及「丹珠爾」藏文大藏經。
蓮師入西藏後,印度本土的佛法漸漸式微,若非蓮師已將全部佛法保留在西藏並發揚光大,這世界上可能早已沒有即身証道的「金剛乘(vajrayana)」佛法。
蓮師住西藏55年半。後來蓮師與藏土緣盡,蓮師離開藏地前赤松德贊王剛圓寂,太子和各大弟子,王臣等恭送蓮師到藏地邊境不丹貢塘山。後前往羅剎國度眾。在藏王弟子恭送者面前,騰空而去,並且開示:「我無來去,惟信我者,即現前而為說法。每月初十(藏曆),我自來探視諸弟子」。因此後世寧瑪派弟子在每月藏曆十號吉祥日聚集,修「蓮華生大士上師相應法」及「薈供」。
為了紀念西藏佛教的創立,蓮師與寂護、赤松德贊,合稱師君三尊。
西藏教派
九世紀(西元838年)開始藏王朗達瑪滅佛. 十一世紀後(西元1042年), 阿底峽尊者再被邀到西藏重新翻譯經典, 因而也出現了新譯密宗(新譯派: 白教(噶舉) 花教(薩迦) 黃教(格魯)等)與舊譯密宗(寧瑪)派。
舊譯密宗(寧瑪)派-紅教
釋迦迴乃於西元1055年再成立寧瑪派。因其素爾家族代代心口相承及蓮花生將經典埋葬,又因為當時蓮師的子大瑜伽士,努千桑傑耶喜(佛智慧)在後藏宏揚佛法,當朗達瑪王召他入宮,他在王面前顯現神通,所以朗達瑪王當時答應不會傷害瑜伽士,亦不會管他宏揚佛法。所以寧瑪派傳承從未斷過。被埋藏的經典被稱為伏藏,專門發掘伏藏的僧人(可不一定是僧人)被稱為掘藏師。寧瑪派最高法門是大圓滿修法。僧人可成家立室。
黃教
達賴與班禪
黃教(格魯Gelugpa)創教人宗喀巴。宗喀巴最小弟子根敦朱巴 圓寂後,為防止內部分裂, 用轉世辦法,找岀活佛,形成達賴喇嘛活佛轉世體系。宗喀巴另一弟子 克珠傑。格勒巴桑又建立起一個班禪活佛體系。他被追封為第一世班。歷代班禪及達賴喇嘛須由中央政府冊封方得以確認。清代, 該派的達賴與班禪兩大轉世系統都由清政府正式確認. 格魯派一舉成為西藏地方政府政權執政宗派.
轉世活佛,依於強烈的願力,希望讓子民或教民能有所依託,並能持續傳法,因比以極強的慈悲心與願力再來世間,為人們做慈悲智慧的救度。
白教
白教噶(音加)舉Kagyupa)- 以龍樹菩薩的中觀論為基礎創立大手印法。
花教
花教(薩迦 Sajtaoa) 薩迦派是十一世紀後期滾嘎寧布所創立,以新譯的密教經典來改革寧瑪派的教法,1073年在薩迦地方建立薩迦寺,逐漸形成薩迦派,因供奉本尊有青、白、紅等三面色,寺院牆壁也塗上此三色線條,故俗稱花教。薩迦派在元明時代極甚,寺廟遍及前後藏及蒙古、漢地。此派學說是以清辨系的中觀思想,作為解釋密乘的本義,以顯乘的菩薩五位(資糧、加行、見、修、究竟)與密乘四部(事、行、瑜伽、無上瑜伽)對合而修,以菩薩智慧本性光明照耀而入大樂定,達到顯密融合的境界)。其修行次第先顯後密,因偏重不同,後來發展出顯教兩個系統與密教三個支派,密教三支派,為俄爾欽袞噶桑波創立的俄爾派,圖敦袞噶南傑創立的「貢噶派」,擦爾欽羅賽嘉措創立的「擦爾派」。
參考資料
密宗
密宗是印度佛教的最後形態。密宗修行方法是三密,即身密、口密、意密。密是指種種深奧的、神祕的修煉方法。密宗認為使修行者的身口意與佛的身口意三點一一對應,達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的意境,便可即身成佛。
大日經和金剛顶經是主要經藏。
秘密大乘佛教,又名金剛乘,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運用特殊密續(聖典)之方便來尋求證悟。
漢地密宗的創始人是唐代的開元三大士,即唐玄宗開元年間來自印度的僧侶–善無畏(637-735AC)、金剛智和不空。密宗的第一座寺院是陝西省大興善寺。密宗首要經典是大曰經。
密宗是學成顯宗後再進一步修學的次第。一切大小乘教法,都是密宗的基礎。顯宗專修六道四攝等成佛 之因,屬以因為道。密宗是在顯宗的基礎上,習得出離心(能攝一切修持入內道) 、菩提心(能攝一切修持入大乘道) 、空性見(能攝一切修持入正軌等。再一步修習本尊瑜伽隨順佛果四 種遍淨(即觀修處所、身相、受相、事鬼業皆清淨,與佛無異), 以果為道。
密宗與顯宗
此宗以密法奧秘,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給別人,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而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則被稱為顯教。
西藏密教是傳承印度的後期密教,藏密流傳於西藏與蒙古。
佛教密宗的許多儀式與修行方式可以追蹤到亙古通今的印度宗教傳統。其特色是充滿神秘色彩,重視神通、鬼神、瑜伽,及神秘體驗。金剛乘在見地上認為一切眾生自心皆本性清淨。這一派認為其他教法都是都是如來的「方便」說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來所宣的「真實密意」,並以這些秘密教典不可輕易示人,需秘密傳授,因此稱本派為「密教」,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顯教」,或稱為「密宗」與「顯宗」。現代密宗又分為東密、台密和藏密。
其主旨: 觀修內情(有生命)器(山河大地)、自他身語意等方方面面盡皆清淨。 眾生依法修習三密加持, 就能使身,口, 意(身本尊相、語真言、意禪定/智慧(光明))三業清淨,順遂佛果四種遍淨,即能成佛.
金剛乘以果為道,被視為是佛教理論和修行的最高層次。因為金剛乘非常深奧,所以在印度修持非常秘密。
金剛乘之中還有許多由佛陀親授的珍貴法門;能讓行者快速的累積福德資糧,並輕易地淨除業障。這些在小乘法以及其他的法門之中是未曾被傳授或提及的。
特別是直觀自心本性方面,金剛乘更含有直接而超凡的獨特法門。譬如在大圓滿、大手印及時輪金剛等密續修持法門裏,就含有直指心性的教義,對於心的本質開展了非常直接的揭示與教授。
生起次第是觀想本尊。自觀為本尊。須具足身、語(持誦真言咒語) 、意三任持。
圓滿次第的意思是自心本性的禪定。這兩點的結合即是金剛乘的「生圓二次第」。
金剛乘修持的目的是為了 悟我們的自心本性,或本來面目。
密宗修行
密宗修行方法是三密,即身密、口密、意密。密是指種種深奧的、神祕的修煉方法。
密宗認為使修行者的身口意與佛的身口意三點一一對應,達到「我即是佛,佛即是我」的意境,便可即身成佛。
身密–結手印(在禪定中身體的任可一種擺動,任何一個動作都是 手印瑜伽)
口密–口誦真言, 利用一種音波頻率震動身體內部氣脈,並使之與宇宙意識的音頻相應,從而開發生命潛能啟迪高度智慧。(在禪定中身呼吸也是 持咒語瑜伽)
意密–用意識進行觀想字、事、法、人等四種曼荼羅。(遠離覺受的狀態,自心清晰、輕垣、了然就是意光明瑜伽)
密宗認為人體有三脈(中、右、左)七輪(海底、臍、心、喉、眉間、頂、梵穴)。
氣是人體內各種潛能量的總稱。修持者將呼吸調順,心境清淨,這時身體內的真氣才會啓動,把氣引人人體的中脈之中,開啟脈輪,淨化身心,便於入定和成佛。
密宗修行次第
- 顯三乘–聲聞、獨覺、菩薩
- 密六乘–外密三乘-制郎,(事部) 鄔巴(行部),瑜伽
內密三乘-摩訶瑜伽、阿魯瑜伽、阿底瑜伽
瑜珈士
瑜珈士是指在家修行的密咒士
仁波切
仁波切(Rinpoche),藏語的字義是「如意寶」。在香港依廣東話音譯作寧波車、仁寶哲,是對藏傳佛教上師的一種尊稱。在西藏與不丹,此詞單獨使用時,亦指蓮花生大士。有三種情形下會被稱仁波切,一是轉世高僧而被認證(活佛);二是學問堪為世人楷模者;三是此世有很高修行的成就者,也就是說轉世高僧一定是仁波切,但被稱為仁波切的人不一定是轉世高僧。
梵文「咕嚕」=藏文「喇嘛」=漢文「上師」一般咕嚕仁波切「Guru Rinpoche」是指蓮師.
一般紅教稱Khenpo,堪布,是大班智達,佛學博士。黃教有學位的叫格西,但現在的人隨便都叫合資格教授佛法的都叫堪布,其實應該是金剛阿者黎,金剛上師。所以堪布仁波切才是最珍貴的,金剛上師是「多傑洛本」也不一定是仁波切。但仁波切刖一定含金剛上師的工作。
灌頂
梵文阿毘堪扎「Abicanza」。「Abicanza」其實是把罪障丟出去,把功德灌進來。
「灌頂」的正義就也是授權和接受戒律的意思。
灌頂儀式有數種意義:
(一)加持:令受灌者得到上師及本尊的加持﹔(二)隨許:授權予弟子觀想自己為本尊、持咒及作本尊手印等之修持﹔(三)授記:令受灌者種下在未來成為本尊、証悟佛境的意思﹔(四)淨化:清淨受灌者之身、語、意罪障。弟子隨上師指示作觀想。把自己凡庸的身語意,轉化為本尊身語意。
密宗視灌頂為最莊嚴、最神聖的儀式,未受灌頂者不能修習密法和閱讀密宗經典,否則不僅得不到成就,死後還要墮地獄。
灌頂並不只是一種儀式。它絕不是一種儀式而已。它是一種存在於上師與弟子之間的特別溝通,因此,它不但倚靠上師的證悟,同時非常倚靠弟子的虛懷與修行層次。這種親密的溝通啟發了內在的本質,使我們得到加持而不間斷的修行,
三味耶戒
三昧耶戒,密宗的戒法之一。必須密宗根本上師親自授傳所持佛法並親自為密授弟子灌頂。
密宗講的是傳承,如果真的想受持戒律,就請您去真正的受法及灌頂,最重要的是有一位根本上師指引我們,修行才不致有所偏差。
誓句基本精神都是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基礎上,做到自淨其意。
『三昧』;意譯為等持、正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稱為定;遠離惛沉、掉舉而保持平等之心,稱為等持。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亦即將此一心集中於專一對象的精神作用,可分為兩種:一是與生俱來的精神集中能力(生得定),一是因後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後得定);前者乃前世業力的結果,後者由修行而得。心到達三昧的狀態時,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得或發定。
九乘次第
寧瑪巴將佛陀教法由基礎至深奧分為九乘,即為「九乘次第」,分別為顯宗的三「共因乘」、密乘的「外三乘」與「內三乘」:
- 共因乘 :(1)聲聞乘 (小乘)
(2)緣覺乘 (小乘)
(3)菩薩乘 (大乘) - 外三乘:(1)事部:
主要是身與語之修習,重視手印及持咒;視本尊為清淨的對境,以種種事相上的供養、承事等,來達到自心之清淨。也就是說,為了修道的方便,可將清淨的自性「如來藏」和其上的染汙視為實有,再藉著種種事相上的修持,清除「如來藏」上的染汙。簡單的說,就是行者視本尊如主人,自已則為僕,自已因承事主人而得到主人之加持。(2)行部:
身、語與內心之修持二者均等;已不視外境或本尊為實有,只是一個概念;行者依本尊之所行,因學習本尊之一切,達到自心之清淨。也就是視本尊如友伴,行者學習友伴的行徑,因而得到相同的成就。(3)瑜伽部:
以修持禪定之內心修持為主,以身、語之修習為輔;「瑜伽」的意義是「相應」,就是與本尊相應。行者在修持時,將自身觀為本尊,所處之地方為本尊之清淨壇城,由此來達到內識之清淨。 - 內三乘:
(外三乘是在不同的見地上,以清淨貪瞋癡為主,而內三乘則是依貪瞋癡之特性而修持,一切都是空性的顯現。)
(1)摩訶瑜伽 (Mahayoga,或稱「大瑜伽」):
以修持內心之智慧為主,以無取捨之身、語為方便所行。行者以生起次第之修持為主;生起次第中,行者於空性中自觀為本尊,稱為「三昧耶尊」,再迎請「智慧尊」融入自身。(2)阿努瑜伽 (Annuyoga,或稱「無比瑜伽」):
修持一切法為心性與智慧無二之功用。以圓滿次第之修持為主,圓滿次第主要是修大樂與光明,證悟萬法與心性無二)。雖說「摩訶瑜伽」是以修生起次第為主,但也必須修持圓滿次第,同樣的,「阿努瑜伽」是以修圓滿次第為主,但仍有生起次第的修習,只是偏重的次第不同而已。(3)阿底瑜伽 (Atiyoga,亦稱「無上瑜伽」或大圓滿),大圓滿在下文另有介紹。
修持的重點在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兩者並重,即「生圓雙運」。「阿底瑜伽」本身又可分為三部:心部、界部、訣竅部,師利星哈尊者再將訣竅部分為外、內、密、極密四類,其中極密這類法,大部分稱為「寧體」法門(「寧體」的意義為「心髓」),如「龍欽寧體」、「空行寧體」等,但並非全是如此,如白玉傳承中明珠多傑所傳之大圓滿法,雖不以「寧體」為名,但實質上仍有完整之教法。此類教法的實修則有「立斷」(藏音為「且卻」)與「頓超」(藏音為「妥噶」)之方法。
大圓滿
在寧瑪派僧人的心法中,大圓滿是西藏密宗的最高心法,
大圓滿法歷史悠久,於唐代傳入西藏,歷經滅佛劫難,其心髓又由掘藏師從岩洞中掘出。18世紀,在龍欽巴尊者的加持下,晉美林巴尊者打開了《龍欽寧提》的意伏藏,從此《龍欽寧提》成為最受歡迎的寧提(心髓)法本,在藏地得到廣泛傳播。
大圓滿法囊括了佛陀所說的所有教言,而寧提更是大圓滿的精髓,是最便捷、最徹底的成佛之法。寧提分徹卻和妥噶兩大主修法門,徹卻在頓悟中成佛,使心獲得解脫﹔妥噶則使身化虹光,成就不死虹身。
大圓滿 又稱藏傳佛教的禪宗,是成佛最為便捷、最為徹底的法門。說它便捷,因為它不必經過不同次第的修習,而是直指自心,當下頓悟﹔說它徹底,因為它不但能引導修行者証得心靈的頓悟,還能使肉身化為虹光,獲得身心雙解脫。大圓滿法高深玄妙,沒有一定基礎是難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