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常誇獎我 博學多才 、百足咁多爪 及瓣瓣都掂,真是過獎 。其實我 祇是求知慾強及好奇心重。遇上一個新的名詞或是一個物件 ,如果我開始對它有興趣,我便會首先 問以下的問題 及嘗試找出答案: 它的定義、它的歷史、它是如何分門別類、它的好處或功能與及 我最喜歡 它的 什麼 。舉個例 我今次因認識曾生所以又對青銅器產興趣 。
今次因緣是源於幾個月前旺角中心羅醫生 帶我 到 灣仔會展看 古董玉石展覽,在會場剛巧遇上 周醫生及他的 朋友曾先生。 他十分英俊及年輕 ,但原來他已 經是藝雅廊古董店的老闆 。我即刻把握機會邀請 他做我們的導遊。 看見 一件 瓷器,他立即可以說出它的出處如宋代鈞窯等,令 我十分佩服。 之後他又帶我們到鄰近 酒店參觀 古董拍賣前的 展覽,曾生教我們 觀賞青銅器及講解器皿上的 饕餮(音滔鐵)紋 。有了這個因緣 ,我最近 又 約了周醫生一齊到他的 古玩店參觀。 我們先在上環 Holiday Express 酒店午飯,之後步行經過摩羅廟街到達荷李活道他的古董店參觀。 周醫生在一次古董展覽會的入口看見一個青銅器展品,即時被青銅器的青綠色吸引並覺它十分美麗,而展品旁邊更有十分詳細的說明。經工作人員介紹便認識了曾先生這位年青的古董買賣商。 他在港大讀完生物化學碩士文憑便開始繼承父業。 他熱情地招呼我們並展示了他的鎮山之寶: 中型的唐代三彩馬匹。 他又教我們如何欣賞陶瓷並指出 馬匹上比較罕見的藍色位置。
跟著又展示出周醫生十分喜愛的唐朝女士人偶。它造型和色彩都十分美麗並有鑑定証書。
之後他又攞出他珍藏的青銅酒器包括爵、觚 和斝(讀甲) 並教我們如何欣賞。
爵
是中國傳統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從出土的形制來看,前有流(傾酒的流槽),後有尾,中有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由於它的造型像一隻雀鳥,前面有流,好象雀啄,後面有尾,腹下還有細長的足,而古代「爵」與「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
斝
是中國先秦時期的酒器兼禮器。斝外形像酒杯,一般有三隻腳,一個把手,圓形口沿上方有兩根小柱子,通常由青銅鑄造,可能主要用於加熱酒水和奠祭。
觚(音「孤」)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用於承酒的禮器,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材質爲青銅 。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為喇叭狀,形似尊。有圓胴和方胴、出戟和無出戟等之分。宋和明清時期所製者則多爲瓷質。
春秋時期,觚的造型已發生變化,與商、西周不同。孔子對此感歎道:「觚不觚,觚哉!觚哉!」宋代的繪畫上已出現將觚作爲花器的使用方式。明代、清代將之稱爲「花觚」。清代有仿製古青銅器的花觚。
曾生給我們看的觚底部更有銘文金字。
聽完他講解我覺得十分有趣, 所以我便誠懇地希望他可以講一堂書分享他的經驗及進一步教我們如何欣賞青銅器及陶瓷 ,將來到博物館參觀便不會像去年參觀大英博物館,祇逗留了一小時便已經全部展館看完。
以下又是我上堂前預備的參考資料:
青銅器
中國青銅器是中國在夏商周時期的文化與科技的代表 。中國青銅器最早從公元前五千年出現,到在漢代逐漸由鐵器所取代,中國的青銅時代跨越了約三千年的歷史長河。青銅合金主要以銅–錫–鉛為主要原料。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很漂亮的,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裡生鏽才一點一點變成綠色的。由於青銅器完全是由手工製造所以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
古代青銅器的特徵是型制對稱,器身渾厚,常用的紋飾有饕餮(音滔鐵)紋 TaoTie(獸面形象)、夔(音葵)龍紋 (Kui pattern 像龍)及雲雷紋等。西周中葉,紋式漸趨簡化,環帶紋是這時期特有的紋飾。戰國時代的青銅器上出現描繪有狩獵、宴樂等生活題材,而錯金銀和寶石鑲嵌亦為此是流行的裝飾技法 。
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器藝術趨於成熟的發展時期。以酒器為主的禮器體制初步建立,兵器種類增多。普遍裝飾獸面紋樣,構圖漸趨繁密,線條峻深勁利。分鑄技術的應用已較嫻熟,制范、合范技術相當進步。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在黃河、長江的中游地區多有發現,奠定了青銅藝術鼎盛的基礎。
春秋中期至戰國,青銅藝術的發展再次出同高潮。列國青銅器趨向成熟,區域特徵明顯,北方晉秦、東方齊魯、南方荊楚的青銅藝術交相輝映。器物的生活實用性加強,禮器的功用逐漸消失。形制的創新,出現了許多譎奇精麗之器。以龍為主題的紋飾細密繁縟,人物活動的畫像創造性地作為主紋出現。失蠟法和印模塊范拼合法產生,鑲嵌工藝絢麗工巧。銘文字體亦注重美化。戰國晚期,青銅藝術趨於樸素平實。
青銅器製作優點:
1.硬度高。古人可以根據器類對硬度的不同要求適當地調整銅錫比例,造出各種適用的器物。
2.熔點低。是古人容易控制的。
3.便於鑄造。青銅溶液流動性好,澆鑄時無微不入,凝時滿范,而且氣孔少,容易得出鋒利的刃口。
4.具有化學的穩定性,不易鏽蝕,外觀也很美麗。這些優點,兼有石器青銅器的長處而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所以青銅發明以後能夠廣泛地用來製造生產工具、武器和各種生活用具,促使社會經濟面貌發生重大的變化,讓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轉變。
早期青銅器上面的文字比較簡單,有的只記姓名,有的只記年月。後來文字逐漸增多,有的甚至成了專門的文件或事件的記載,青銅器本身有固定的用途,鑄刻在上面的文字也只是檔案性質的資料,尚不具備正規書籍的涵義與性質。但青銅器作為一種文字載體,傳播了歷史事件和古代知識,又起到一定的書籍作用,故歷來的中國書史研究者把青銅器銘文視為中國書籍的初期形式之一。
青銅器種類
烹炊器有鼎、鬲、甗
食器有簋
酒器有觚、爵、斝、角、尊、卣、壺、罍
水器有盤、盉
兵器有戈、矛、龯、刀、鏃
工具有斧、錛
商朝盛行以鳥獸為器物形象的青銅尊,如四羊尊、象尊、豬尊和鴞尊等。
陶范鑄造技術
陶范鑄造技術簡稱陶范法,也被稱為泥范法。 製作陶范的原材料主要是土、砂、植物纖維、草木灰、熟料等物質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通過加入砂來提高耐火度,加入熟料減小收縮量,加入植物纖維和草木灰提高透氣性。
陶范法的主要流程是:
-
雕塑待鑄造的泥模
-
烘培泥模變硬,在泥模上分塊製作外范
-
在外范上補課紋飾
-
形成空腔
-
製作銘文泥模,嵌入泥芯
-
合范,將外范與泥芯組合到一起
-
陰乾陶范後,加熱到600攝氏度-900攝氏度
-
澆築青銅液,冷卻後清除外范和泥芯,精整並拋光。
失蠟鑄造技術使用蠟料制模,外糊范料,烘培時蠟料熔失而得到無需分范面的整體陶范,可一次獲得具有三維空間構造、立體透雕效果的複雜鑄件。
分類
青銅器主要有工具、兵器、構件、禮器和裝飾品等類別。製作精美的大型青銅器都是禮器。
青銅食器
食器主要分為蒸飪器、盛食器兩種。蒸飪器包括鼎、鬲(lì歷)、甗(yǎn眼)等;盛食器包括簋(guǐ軌)、簠(fǔ府)、盨(xǔ許)、敦(duì對)、豆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青銅器。
鼎
鼎是青銅器最重要的器種之一,是古時用來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從夏代開始,到商代盛行,及至西周成熟,其後一直延續至秦漢,歷經兩千多年的歷史,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在周代,就有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數量的規定。「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一般來說,鼎有圓腹三足和方腹四足兩類。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煮食器,材質以青銅或陶為主。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就開始使用陶鼎,到金石並用時代,青銅鼎開始出現,經過夏商兩代的發展,青銅鼎的使用在周代達到鼎盛。青銅鼎是中國青銅器最重要的器形之一。除了作為食器,也有鼎是被用作承放食物或佐料的盛器,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禮器,陪葬的明器,甚至還有的被用作刑具。周代之後,隨著鐵器和灶台的普及,鼎逐漸被其他器形所取代。宋朝以後,隨著金石學的興起,又有一些鼎作為裝飾品出現,除仿古的銅鼎,還有一些是金銀器、玉器或者瓷器。
作為西周禮樂制度的一部分,列鼎制度規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九個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鼎成為等級和權力的象徵。相傳為夏代鑄造的九鼎也成為周天子王權的象徵。
鼎由足、腹、耳、蓋等部分組成。一般圓鼎為三足,方鼎為四足。鼎上常見紋飾有獸面紋、乳釘紋、雲雷紋等。
鬲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炊器,用於燒煮加熱。陶鬲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至戰國晚期,隨著灶台的普及,逐漸被釜取代。
鬲可以與甑配套構成甗,形成類似與蒸鍋的炊具,鬲在下盛水,甑在上盛食物,通過加熱鬲下部使水沸騰產生蒸汽將甑中的食物蒸熟。
甗
中國古代的一種飪食器和禮器,一般為陶制或青銅制。甗在器形上可分為聯體甗及分體甗,分體的甗由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鬲構成,聯體甗分明顯的上下兩部分,上面與甑相似,下面與鬲相似。考古發現的青銅甗以聯體的居多。陶甗多為灰陶和黑灰陶質,器身有繩紋,有的在口沿下有雞冠狀附加堆紋。
甗下部的鬲用於煮水,上部的甑放置食物,兩者以箅相隔,甑上可能蓋有蓋子。部分甗出土時未帶有箅和蓋,可能為竹、木等其他材質,也可能埋藏前已經遺失。出土的青銅箅一般有線形或十字形的孔,供蒸汽通過。
商甗多為甑鬲合鑄,連為一體,甑上多立耳,甑體較深。這種甗不僅見於中原,邊遠地區也有發現。而上下兩體分鑄可以分合的甗,一般為一甑一鬲。晚商出現了一鬲三甑甗,三件甗聯為一體,故名「三聯甗」,如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婦好三聯甗。
甗鍑,戰國後,隨著灶台的使用,鬲的袋足逐漸退化而成為「釜」,而「甗」則成為甑的別稱,根據自身銘文由甑和釜構成的炊具也被稱為「甗鍑」。
簋(音鬼)
Gui food vessel 是中國古代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流行於商朝至東周。青銅食具也是禮器,因為用什麼樣的青銅器皿盛煮食物可以代表不同的等級。據現在所知,約可分為簋、盂、盨、豆、簠等五種。簋是食器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盛黍稷等食物用的容器。其形制分為有蓋、無蓋、有耳、無耳之別。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時期較為流行。周代的簋,圈足以下多附有方座,這是由於古代人席地而坐,食器附座,便於取食。簋與鼎相配,為偶數,如八簋、六簋、四簋,可代表不同的貴族等級。春秋中期後,出現了敦,漸次流行。春秋時代的敦,圓體加蓋,到戰國時代,敦演變成蓋器同形,全體呈卵圓形,俗稱「西瓜鼎」。
商朝時,簋大多為圓形,體型厚重,表面多用獸面紋作為裝飾,有的器耳為獸面形狀。到了周朝,簋出現了三足、四足、四耳、圓身方座等多種樣式,有的簋上加蓋。戰國以後,簋逐漸被停止使用作禮器。 簋是重要的祭祀禮器,和鼎配合使用,簋為雙數,鼎為單數。其使用數量有嚴格等級限制,根據史書記載,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九鼎八簋,而諸侯則使用七鼎六簋,卿大夫使用五鼎四簋,士則只能使用三鼎二簋。
簠(讀作「釜」)
是中國周朝時期所特有的禮器和炊具,在祭祀和宴會時用於盛放作熟的穀物。
簠的形狀為長方形,上面有蓋,蓋子和器皿上下對稱。簠出現於西周早期,在戰國晚期以後消失。
盨(拼音:xǔ,注音:ㄒㄩˇ)
是中國周代的青銅食器兼禮器,用來盛放穀物飯食,在西周晚期短暫流行。盨通體作圓角長方形,有蓋,有兩耳。
盨的器形特點是:通體作圓角長方形;有蓋,蓋上有四個矩尺形或環形的鈕,或有圈足形捉手,蓋可以倒置;有圈足或四足。一般根據耳的造型,將盨分為兩類,一類為附耳,一類為作獸首狀的半環形耳。
敦(音同「對」)
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食器兼禮器,是繼簋之後用來盛放飯食的主流青銅器。敦的形制多樣,其共同點為半球形圓腹、環耳、有蓋,典型樣貌則為器身和器蓋對稱,各三足、兩環耳,相合呈球形。
豆
食器的另一類是豆。青銅豆有深腹的,有平盤的。戰國時代有一種方體的豆,應叫「琦」。平盤的豆,自名為「鋪」,可能即古文獻中的籩,用以盛放乾果肉脯之類。
青铜酒器
酒器主要分為飲酒器和盛酒器兩種。飲酒器包括爵、角、斝(jiǎ甲)、觚(gū姑)、觶(zhì志)和觥(gōng公)等;盛酒器包括尊、卣(yǒu友)、壺、罍(léi雷)、鍾和方彝等。
在中國古代有「無酒不成禮」之說,故酒是祭神享祖、禮儀交往、宴賓會客等活動的必備之物,盛酒的青銅器具也就自然成為禮器了。商代酒器最簡單的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飲。爵、角、斝均為飲器,但形制有區別。角無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斝的容量一般較大,有兩柱而沒有流和尾。商末周初,出現觶,與爵組合一起,觥也是一種飲器,其形制有蓋、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至於作為飲器的杯、樽出現在戰國中期,至漢而盛行。
儲酒器主要有尊、卣、方彝、瓿、罍、壺等。尊、卣相配套使用。方彝出現稍晚,也與尊相配合。一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貴的酒器,有人認為尊貴之「尊」是因此而來的。戰國以後,大腹的圓壺自名為鍾,也是一種酒器。漢代,方壺自名鍅,扁壺在戰國自名「鉀」。有些儲酒器內附有挹酒用的勺,勺為長柄,前端作杯狀。禁也可稱之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長方台座。
角
中國是酒文化的發祥地,穀類釀成酒,始於殷,而用來盛酒的青銅器皿也盛行此時。古來有「無酒不成禮」之說。故酒是祭神享祖、禮儀交往、宴賓會客等活動的必備之物,盛酒的青銅器具也就自然成為禮器了。一般來說,飲酒主要用爵、斝、觚、觶、角等。斝的容量一般較大,有兩柱而沒有流和尾。角的樣子似爵,但前後都有尾,無柱,有的角還有蓋,盛行於商代;觚,圓形侈口,相當於後代的杯;觥也作盛酒器,多為橢園形,口上前有流,後有把手;商末周初,出現觶,與爵組合一起。至於作為飲器的杯、樽出現在戰國中期,至漢而盛行。作為飲酒器的爵、斝等沿口處均的柱,有單柱、雙柱兩種。飲酒時柱則抵住鼻樑,據說是以此提醒飲之人,酒多誤事,飲酒應適可而止。
爵 Jue
是中國傳統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從出土的形制來看,前有流(傾酒的流槽),後有尾,中有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爵同時又是飲器的通稱。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銅禮器的考古發現中是相當常見的。《博古圖》對於爵的使用曾經有過歸納:「爵於彝器是為至微,然而禮天地、交鬼神、和賓客以及冠、昏、喪、祭、朝聘、鄉射,無所不用,則其為設施也至廣矣。」
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文化的銅爵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容器,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青銅酒器。
角
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角與爵形狀相似,不同之處在於角無流而具兩翼,口沿無柱,多有蓋。角是從爵演化而來的飲器,主要出現在殷商晚期以及商周之際,是下層官吏和平民的用品。《禮記·禮器》曰:「尊者舉觶,卑者舉角」。鄭玄注曰「舊說雲『爵一升,觚二升,觶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斝(音 甲)
是中國先秦時期的酒器兼禮器。斝外形像酒杯,一般有三隻腳,一個把手,圓形口沿上方有兩根小柱子,通常由青銅鑄造,可能主要用於加熱酒水和奠祭。青銅斝流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後就基本消失。
觚(音「孤」)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用於承酒的禮器,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材質爲青銅。[1]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為喇叭狀,形似尊。有圓胴和方胴、出戟和無出戟等之分。[1]宋和明清時期所製者則多爲瓷質。
春秋時期,觚的造型已發生變化,與商、西周不同。孔子對此感歎道:「觚不觚,觚哉!觚哉!」宋代的繪畫上已出現將觚作爲花器的使用方式。明代、清代將之稱爲「花觚」。清代有仿製古青銅器的花觚。
觶(讀作「志」)
是中國古代禮器中的一種,做盛酒用。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商朝時,觶為小瓶形狀,大多有蓋子,圓腹,侈口,圈足。西周時出現方柱形的觶,春秋時演變成長身,形狀像觚。
觥 (音「工」)
是中國流行於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酒器。
觥的器身呈橢圓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帶蓋,呈有角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形狀。有的觥全身為動物形狀,蓋為獸頭、背,器身為獸腹,足為獸腿。觥的裝飾紋類似於犧尊、鳥獸形卣。和獸形尊不同的是,觥蓋為獸頭連接獸背的形狀,流部為獸頸,用於倒酒。
尊
今作樽,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尊盛行於商代至西周時期,春秋後期已經少見。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
商周至戰國時期,還有另外一類形制特殊的盛酒器—犧尊。犧尊通常呈鳥獸狀,有羊、虎、象、豕、牛、馬、鳥、雁、鳳等形象。犧尊紋飾華麗,在背部或頭部有尊蓋。
卣(粵音「有」)
一種古代酒器,常見於商朝和西周時期。
壺
指陶瓷或金屬製成的一種容器。壺的形制深腹斂口,多有蓋。通常用來盛茶、酒等液體。在中國古代,壺也是一種用於盛酒的禮器。壺有圓壺、方壺[1],容量約一石[2],比甒大。
罍(讀作「雷」,漢語拼音:léi),中國商朝晚期至東周時期大型的酒器,雙耳細頸罐式,[1]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形狀,其中方形見於商代晚期,圓形見於商朝和周朝初年。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
前1600至前1000年的二里崗文化時期,中原開始鑄造罍,並輸出到長江中游,當地其後亦鑄造罍。[2]在商代和西周陪葬的禮器組合中,罍較為少見。在商周疆域外圍,罍一類容器卻是最常見的青銅器種類,可能這是商周王朝送給友邦的禮物。迄今考古發現最華麗的一組罍,來自四川彭州竹瓦街。
鍾
酒器,即盛酒容器的一種,盛行於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曰:「鍾,酒器也。從金重聲。」 古有「堯舜千鍾」的說法,後來「鍾」也和「盅」相通。鍾的形制似鼓腹細項的瓶但形體大於瓶,主要用於盛酒或貯糧。而「鍾」亦作為古代容量單位,可裝受六斛四斗,通常是「十釜為一鍾」。孟子曰:「萬鍾於我何嘉焉?」以示視不義之財如糞土。
方彝 (器具)
青銅盛酒器具,西周時即存在。
鍅
尊、卣、方彝、瓿、罍、壺、盉等是盛酒器,盛於商周。尊、卣相配套使用,卣,園形或橢園形,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方彝出現稍晚,也與尊相配合。從商到戰國壺的形制各有不同。盉的式樣較多,一般是深臍圓口,前有流(即壺嘴),蓋和鋬有鏈相連接。鍾、鍅等為貯酒器。鍅即方形壺,鍾即圓形壺,但形體均較較大。鍾還是商代量器。以上這些酒器多源於陶制,商周時則為青銅製。
青銅水器
青銅水器主要是在行禮時淨手所用,以表示恭敬和虔誠。水器包括盤、盉(hé禾)、匜(yí移)、鑒等。
皿、碟或盤是淺而小的食用器具,用來盛載食物或其他飲食器具,一般是圓形的,大型碟皿較常稱作盤。但在粵語等部分漢語方言,這類器皿則通稱作「碟」。
盉(粵音和普通話音皆同「禾」)是中國商朝和周朝時期用於盛酒和盛水的器皿,基本形狀為圓腹,上有蓋子,有三到四個足。
商朝到西周時期,盉的口比較大,腹深,流直,足多為分檔式袋足,或呈柱狀,商朝時足還多為空心。東周時期,盉口漸小,腹扁圓,流多呈鳥頭或獸頭狀,足則多為蹄形。很多盉還有彎曲提梁,盉蓋和提梁間還有環索相連。
匜 ritual vessel,(粵音「儀」,普通話拼音:yí,注音:ㄧˊ,音同「儀」
)是中國先秦的注水禮器,用於沃盥之禮,為客人洗手之用。周朝時期,沃盥之禮所用水器由盤、盉組合變為盤、匜組合。
盤匜
水器即古人盛水的器皿。絕大部分是用於盥洗,因此水器又被稱為盥器。大致可分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種,可分成盤、匜、鑒、盉、盆、盦、皿和罐等八類。水器之中,最常見的是盤,匜。在西周中葉以前,盤不是與匜相配而是同有管狀流的盉相配合,西周晚期才被匜所取代。
鑒也是重要的水器之一,或者無耳,或有兩耳、四耳。它是一種大盆,有三種用處:一是盛水用以洗浴;二是貯水籍以照面;三是用來裝冰。鑒這個字解作鏡子、光照、審查,即源於此。
青銅樂器
主要的樂器有鐃、鐘、鼓、鎛、錞及鉦等。 根據鐘紐的形制差別,不同的鐘有「鐃」、「鐸」、「鎛鐘」、「甬鐘」、「鈕鐘」等不同稱呼。而編鐘是將各種不同的鐘按照大小、音階依次排列而懸掛在鍾架上。現存最大的曾侯乙編鐘是最好的代表。
青銅製樂器的種類較多,最早的莫過於距今四千年前後的銅鈴。其他如鐃、鍾、鎛、鼓、錞,於商代後期才流行起來。
鍾
饒被倒置過來,懸掛起來演奏,以得到更為清澈的音響,這就是鍾。編鐘的件數逐漸增多,能奏出複雜的樂曲。甬鍾在懸掛起來時,是前後傾斜的。而鎛是一種平口的鐘形樂器,是用環形的鈕懸掛的,掛起來時,位置垂直,和甬鐘不同。銅鼓在中原一帶罕見,西南地區的大量銅鼓,是秦漢以後的,但地域色彩極濃。
編鐘
青銅樂器是夏商周三代音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歷史遺存。青銅製樂器的種類較多,按用途可分為兩類:祭祀、宴會、舉行典禮時使用和軍隊中使用。最早的莫過於距今四千年前後的銅鈴。其他如鐃、鍾、鎛、鼓、錞,於商代後期才流行起來。饒,流行於商代晚期,它的口朝下,上面有長甬,甬端置立於木製的器座上,演奏時,用木錘敲擊器口的中間部位。饒可分兩種,一種是獨立的,器形較大,另一種有五、三件大小不一,代表不同音階的饒構成編饒。饒被倒置過來,懸掛起來演奏,以得到更為清澈的音響,這就是鍾。編鐘的件數逐漸增多,能奏出複雜的樂曲。甬鍾在懸掛起來時,是前後傾斜的。而鎛是一種平口的鐘形樂器,是用環形的鈕懸掛的,掛起來時,位置垂直,和甬鐘不同。銅鼓在中原一帶罕見,西南地區的大量銅鼓,是秦漢以後的,但地域色彩極濃。
編鐘常與編磬組合使用,「金石之聲」中的「金」就是指編鐘,「石」指編磬。
鐃
流行於商代晚期,它的口朝下,上面有長甬,甬端置立於木製的器座上,演奏時,用木錘敲擊器口的中間部位。饒可分兩種,一種是獨立的,器形較大,有的重達150餘公斤;另一種有五、三件大小不一,代表不同音階的饒構成編饒。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金屬撞擊樂器。用在軍中,作用是給出停止擊鼓的指令。《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鐃的形狀類似於鈴,但體型較大,口呈弧形。體闊大於體高,直立倒置,下有執柄,持槌敲擊發聲。
按《說文解字》,鐃其實是一種小鉦,[1]行於殷商,為早期樂器。殷墟婦好墓出土五件成一組合,是為燕饗祭祀之用禮器。
鎛(拼音:bó)是一種形制接近於鐘的樂器,不像鐘口呈弧狀,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
現在發現的鎛有三件銘文上自名為鎛,即紷鎛(春秋中期,齊國),叔夷鎛(春秋晚期,齊國),邾公孫班鎛(春秋晚期)[1]。其他的鎛形制像鎛,而在銘文中稱為鐘。
鉦(音ㄓㄥ)又名丁寧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軍用打擊樂器,孔穎達疏毛傳《詩經·小雅·采芭》說鉦是用來命令停軍的樂器,與鼓相反。它可能與鐃十分肖似,外形像鈴或鐘,上下相通,有柄。按《說文解字》既有「鉦,鐃也」,也有「鐃,小鉦也」之說。[1] 按劉學銚的說法,除去是一種鐘形樂器之外,它也可能是指鼓。[2]
鉦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是《詩·小雅·采芑》之中,在安陽殷墟中出土過商代的銅鉦,其形制「短闊、腹中廣而兩端尖、口曲、兩端斜上、柄向下、中通」。同時很多的鉦是以大、中、小一套三器的方法擺放的。到周代形制發生變化,多為「平口長柄、口下柄上」。
鐸 (音同「奪」
是春秋戰國和漢代的銅製打擊樂器。有柄有舌,振舌發聲。其形制略近於甬鍾,但比鍾小。柄短而呈方形。
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聲。
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為木鐸。
兵器
青銅兵器有戈、矛、戟、鉞、劍、鈹、箭鏃、盾鍚等。
青銅兵器種類較多,如鉞、刀、劍、戈、矛、鈹、鏃、殳、弩機、甲冑等等,功能和形狀也較為原始。最常見的青銅兵器是鉞。它是用於斬殺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為權力的象徵。古代王者出師,手中常持鉞。其次是青銅駑與青銅劍。中國青銅劍製作,其時代可上溯到商。西周早期出現柳葉形的劍。東周時期,戰爭頻繁,劍得到充分發展。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稀世珍寶,許多名劍和制劍大師的名字也從此流傳百世。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因此,最先進的技術最先用於製作兵器,青銅鑄造技術也不例外。古代的青銅兵器和我們後來常見的十八般兵器有所不同,青銅兵器種類較多,如鉞、刀、劍、戈、矛、鈹、鏃、殳、弩機、甲冑等等,功能和形狀也較為原始。
鉞
鉞 本字為戉,又稱作揚
是大型化的斧,中國先秦時代武器。
最常見的青銅兵器是鉞。它是用於斬殺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為權力的象徵。古代王者出師,手中常持鉞。中國青銅劍製作,其時代可上溯到商。西周早期出現柳葉形的劍。東周時期,戰爭頻繁,劍得到充分發展,長度可達1米以上。短劍應稱之為匕首。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稀世珍寶,許多名劍和制劍大師的名字也從此流傳百世。
鈹
其型似短劍,但能裝長柄,多數呈柳葉形,莖部有一穿孔,其流行年代在戰國末年以後。
戈
是中國青銅兵器最常見的一種,也最具特色。戈是從收割作物用的刀發展而來的,其使用方法與刀相仿,是用戈援或啄或鉤,因而稱為「勾兵」。最早的戈是直援的,隨後在援下延伸出胡,加長了起殺傷作用的利刃,也便於裝柄。戈內是起與援平衡作用的,後來也作出鋒刃。戈,又稱雞鳴、擁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長柄兵器,前端有一柄橫刃,以勾擊為主要攻擊方式,有相當悠久的歷史。
矛
是一種用於刺擊的長柄武器,與鈹(頭端以莖接柄)、槍、槊是幾乎相同的長柄兵器,但也有說法是矛與槍、鈹有型制上的差異,例如矛與槍差異在頭端樣式,矛與鈹差異在接柄的方式。
矛這個名稱出現較早,自商代就開始使用,鈹在東周出現,而槍、槊則到漢代才開始使用,隋唐之後矛槍混稱不做區隔。中國的歷史上以矛來稱的長柄武器最長有到5.6公尺,以槍來稱的長柄武器最常有作到8公尺的長度。
戟
是一種結合戈與矛的長柄武器,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商代。戟有鉤、剢、劃、刳、刺(扎入)、剌(割劃開)六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在柄前端有直刃和橫刃,用途廣泛可供戰車、步兵、騎兵使用。其中雙手使用的為長戟,單手使用的叫手戟。周代初年(約西元前1120年)的木槨墓,曾出土了九支戟,為目前所發現最早的戟,戟在漢朝仍作為重要的武器,魏晉南北朝以後漸被長槍取代,較少使用於戰場上,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
劍,是一種尖頂且雙邊開鋒的冷兵器,是種可以用來刺擊和砍殺的武器。用劍的方式稱為劍術
劍與刀是兩種不同的兵器。劍是滿足「雙鋒」、「直型」、「尖頭」等特徵的刃具。刀則是「單鋒」、「直彎型態不拘」的刃具。在英文語境中則不區分劍與刀,「劍」(Sword)平時是直型雙刃的劍,但包括了「單鋒的劍」(Single-edged sword)。日本也不區分劍與刀,皆通稱為「劍」,日本文化中的「劍客」、「劍道」、「名劍」、「鑄劍」,都是指「日本刀」。
鏃,或稱箭頭、箭鏃,是箭的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