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意思是「覺者」
佛法–如何修行得道成佛(覺悟者), 通過覺悟,知道如何解除苦, 離苦得樂。
方法–漸修次第或 頓悟
佛教– 佛教是宗教, 有它的教義及儀式形式。 是信徒崇敬釋迦牟尼而將他神格化。起源於遠古印度迦毘羅衞國的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 元前6世紀(2500年前) 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發展為宗教。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常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世界佛教各派別占佛教信徒的人口比例是:
- 大乘(北傳)佛教56%
- 小乘(南傳/上 座部)佛教38%
- 密宗6%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小乘佛法主要教誨來源於佛陀在初轉法輪時提出的四聖諦與三十七道品(包括八正道)為主導思想。小乘佛教認為人生最重要的目的是獲得自身開悟和達至涅槃境界。它也提倡信徒這無償地幫助其他人,以邁向這個神聖目標,但最終自我提升是最重要的目標。
大乘佛法是佛陀在次轉法輪及三轉法輪是以般若及如來藏清淨心為主導,認為人們應該建立及拓展自身的菩提心去幫助他人。《四弘誓願》中表達了他們的願望
- 眾生無邊誓願度
- 煩惱無盡誓願斷
- 法門無量誓願學
- 佛道無上誓願成
大乘佛法的觀念是為了追求完美直至一切眾生得以解決,才自身成佛者,這便是菩提心的核心 。
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2500年前) 二十九歲出家苦行六年, 三十五歲在畢缽羅樹(佛教信徒尊稱菩提樹今比哈爾邦內伽耶地方)下, 誓言不達覺悟絕不起身。他終夜禪坐,當晨星初升時,他豁然大悟而成為充滿智慧與慈愛的佛陀。在接下來的四十九天中,頓悟岀苦的由來及滅苦之方法,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進行修行。用戒、定、慧三學及依八正道,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 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達到涅槃(自由, 和平, 寧靜, 快樂), 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 只足紮紮實實地生活在現裡. 他享受證悟所帶來的安詳,並講了: [奇哉!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祗因妄想(思想感情)執著, 不能證得]。
悉達多於是走遍恆河谷各地向人傳教。五位貴族接受了悉達多的教訓之後,成為比丘,也就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演講而成為他的弟子。他在其後的幾十年中四處遊行,招收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說法四十九年,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於拘尸那羅(今烏塔卜拉逹希邦內)時,他已舉世聞名,被尊為釋迦牟尼佛。
佛學精要
佛學精要是學識釋迦牟尼悟得離苦得樂的佛法。佛法是釋迦牟尼二十九歲出家苦行六年,在菩提樹下(今比哈爾邦內伽耶地方)冥想七日七夜, 禪定生慈, 頓悟岀苦的由來及滅苦之方法,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用戒、定、慧三學及依八正道進行修練,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達到涅槃(自由, 和平, 寧靜, 快樂) 。苦是佛陀對人生宇宙的看法。知道無常,所以要珍惜。空是因緣。佛重視人人平等,萬物一體及慈悲憐憫。
人生各種苦難有生老病死, 愛別離, 求不得, 怨憎會(不希望得到或發生而又得到或發生之苦), 五蘊盛苦(色受想行識活動過盛, 不斷尋求刺激, 永遠不得滿足.) 無明及貪瞋癡(執著自我所擁有的一切, 對不喜歡看不過眼的人和事, 產生排斥心, 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 在逆境中心生怨尤, 蒙閉思維, 看不清, 作決定欠理智, 變得愚癡) 等都是苦的根源.
苦也是由變易而生. 因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 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不永恆的, 遲早要改變的. 它改變的時候, 就產生了痛苦, 苦惱及不樂.
苦又可由因緣和合(條件具備, 自然法) 而生起的苦. 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緣起性空),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十二因緣),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美好的事不會長久,消失便帶來痛苦. 因為由於無常, 固執著及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滅苦之方法是修行. 用戒、定、慧三學. 學會不執著及正向思想. 用四聖諦,確認苦的存在, 不要自責責人.分析找出問題根源(集), 訂立解決目標方案(滅).制定方案並執行及檢討. 解決問題的方法(道).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找岀明白苦困的因由, 不怨天, 不尤人。專心解決問題 . 增加經驗, 精進人生.
戒是控制慾念情緒. 不貪著. 戒殺, 盜, 淫, 妄, 酒.用八正道(正見–正確見解, 多角度觀看.正思–正確意志思想. 正語–善良的口業. 正業–積極行善, 正當行為. 正命–正確生活方法. 正勤–精進, 向正確目標努力. 正念–無歪念, 不害人.正定–靜坐集中意志精神) 修正自己行為.
定是禪定(坐禪冥想). 禪定而生慧。禪定增強覺知(awareness) &正念(mindfulness). 滋養心靈, 產生慈悲心.
無明是對事物(幻象)缺乏正確認知及醒悟覺察能力, 產生了行為意慾.禪定生慧. 明白緣起性空, 因緣和合(易學, 無常), 做人便不會執著(四大皆空).知道宇宙真相, 大自然法則(道), 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散盡而滅,世界上所有事情, 現象, 物件都不會突然產生, 任何事物產生必須有一個前因.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助緣),會成為下一個果的因(會變). 明白萬物一體(一合相), 當我們受到傷害, 我們不尋求報復, 就像舌頭不向咬到它的牙齒報復一樣. 就會傾向原諒及包容,令世界和平. 相信眾生平等(捨) 及互相影響(+二因緣), 互相依靠(無我) , 相信中道就是自然.
佛陀思想的目的是讓人們認識苦難, 學習滅苦之道, 讓生命獲得寧靜. 佛陀本人從未提及與來世有關言論(輪迴轉世).
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按照佛教的觀點,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
悉達多·喬達摩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道理。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從悉達多所悟到的道理裏,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教是關於覺悟. 通過覺悟, 我們知道如何解除痛苦.
Buddha-佛陀–醒覺者, 改善我們的念頭
佛教最核心的要旨:
1.通過去除妄想、分別和執著,認識宇宙和人生的真相(自性)
2.深信必然的因果報應(緣起法)
教義及修行方法
佛法總綱–戒、定、慧三無漏學
三學有次第。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佛法3基本原則/重要教誨–三法印
諸行無常–因缘(環境條件) 會变,
所以世事(果) 是變幻無常
人生才會有希望
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諸法無我–世上所有的法則, 現象, 人物和物件
都是無我.
不可採納一個以我為中心的心境,
要採取一種無私態度
涅槃寂靜–涅槃(烈盆) NIRVANA-清淨, 無苦,
無煩惱的境界
慾望的止息, 超脫輪迴
佛法大意–教化我們: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凡妨害眾生, 事無大小,皆不可去幹。凡利益眾生,事無大小,皆當為之。
彿教教義
彿教教義主要包括四聖諦(苦集滅道)、八正道(滅苦之道)、緣起論(十二因緣) 和三法印(無常、無我)。
-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性空, 性空緣起。萬有都是緣起相關的,宇宙間沒有一件事物,可以離開別的事物而單獨存在。
- 業力的因果律–
- 因緣與果報
- 六道輪迴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教義以四聖諦、十二緣起為核心。
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
三法印–佛教中心教理
三法印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 諸行無常:因缘(環境條件)會变, 所以世事(果) 是變幻無常, 人生才會有希望,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世間的一切東西不是永恆不變.
- 諸法無我:世上所有的法則,現象, 人物和物件 都是無我. 不可採納一個以我為中心的心境, 要採取一種無私態度。
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當我們面對任何際遇變化時, 只有參與變化的行為, 而無行為的那個我存在.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面對任何情境時, 應無我地融入情境, 不分別心評斷好壞順逆.
- 涅槃寂靜:涅槃(烈盆) NIRVANA-清淨, 無苦, 無煩惱的境界。慾望的止息, 超脫輪迴
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的不同之處,至於第三法印「涅槃寂靜」,印度教(婆羅門教)也是講涅槃的,由於印度歷史年代不清,今日無法判斷是佛教學習印度教(婆羅門),還是印度教(婆羅門教)學習了佛教。
四聖諦(four noble truths)
根據佛教,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諦就是要點
應用: 處理問題的方法
- 苦–確認問題所在–勇氣面對及接受這個問題,確認吉的存在, 不要自責責人.
- 集–分析找出問題根源
- 滅–訂立解決目標方案
- 道–制定方案並執行及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苦諦
-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迴不息,不論在地獄、人世還是天堂,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 十二苦=生老病死,求不得, 愛別離, 怨憎會(不希望得到或發生而又得到或發生之
- 苦)
五陰熾盛(色受想行識活動過盛, 不斷尋求刺激, 永遠不得滿足.)
色–生理的地水火風空
受–感覺
想思想知覺
行–宇宙動力
識–精神(心理)
三毒– 貪瞋癡
執著自我所擁有的一切, 對不喜歡看不過眼的人和事, 產生排斥心,
蒙閉思維, 看不清,作決定欠理智, 變得愚癡.
貪–想將一切納為己有
瞋–因個人內在驕慢膚淺,容易引發憤怒言行
癡–在無常的世界中妄想永恆不變,當事實與自己期待有出入時就顯露出
癡愚,發出不平不滿的抱怨聲
五蘊
構成眾生的五蘊。眾生只是經常在變動著的物質與精神的力量或能力的綜合. 這種組合可分成五類, 或稱五蘊(集結). 這五類能執著的組合體(五取蘊) 就是苦.
1.色蘊–包括了整個物質的領域, 在內(五根–眼耳鼻舌身)的和在外(五塵–色聲香味觸)的都算. 也包括意根(也是感覺器官)與法塵(意象及思想等心靈活動對象).
一切有形象和佔空間的物质身体。
2.受蘊–身心器官(六根)與外界(六塵)接觸到的所有感覺, 有愉快、不愉快及中性。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身心器官與外界接觸到的所有感覺, 包括意根(也是感覺器官)與法(意象及思想等心靈活動對象)塵.
3.想蘊–認識與辨別各種身心活動的對象. 形成概念。
4.行蘊–所有經身、口、意發為善與惡(慧、精進、貪、瞋等)的意志活動。也有六種行蘊。是一般所謂的業。所有善與惡的意志活動
5.識蘊–是察覺,不是認識,認識是想蘊。是對所看到的對象,進行分別、判斷和認識。根據佛教哲學,世間並無永恆不變而與物質對立的精神,可以被視為自我、靈魂。所以識也不是一種自我或靈魂。識蘊也有六種。
集諦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 苦 都是自己集攏來的(欲望, 貪婪, 愛著). 所以集是苦的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苦是果. 集是苦的因, 苦是集的果.
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一念無明(無知), 引起生命的動力在動, 動力能夠起各種思維, 名屬於精神, 受想行識都屬於名的範. 地水火風, 物質的叫做色.
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 六塵穿進六根這個過程叫做六入.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感受,互相就受影響.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簡稱為「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由樂受引發貪愛(貪圖喜歡),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由取而引發「有」,暫時做到歸你之所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苦是佛陀對人生宇宙的看法, 所以除了苦難的意義, 它還包括更深的意念, 如缺陷, 無常, 空等.
苦難–人生的各種苦難如生老病死, 愛別離, 求不得, 怨憎會(不希望得到或發生而又得到或發生之苦), 五蘊盛苦(色受想行識活動過盛, 不斷尋求刺激, 永遠不得滿足.) 無明而貪瞋癡(貪欲心–執著自我所擁有的一切及想求取更多, 瞋恚心–不想接受,不想看見,不想聽到, 對不喜歡看不過眼的人和事, 產生排斥心, 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 在逆境中心生怨尤,愚癡心– 無意識的思考及無謂雜訊侵蝕腦內記憶空間,蒙閉思維,令五感不能獲得現實訊息, 看不清新的現實,不清楚當下的一瞬間,變得無知, 作決定欠理智, 變得愚癡痴呆) 等都是苦的根源.
苦也是由變易而生. 因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 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不永恆的, 遲早要改變的. 它改變的時候, 就產生了痛苦, 苦惱及不樂.
苦又可由因緣和合(條件具備, 自然法) 而生起的苦. 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緣起性空),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十二因緣),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美好的事不會長久,消失便帶來痛苦. 因為由於無常, 固執著及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滅諦
滅是一切放掉, 沒有了.佛教認為只要是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 要滅除一切痛苦, 只有得道才做得到.
輪迴(samsara)- 輪迴投胎–前世現世未來世 reincarnation
欲知前世因, 今世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今世作者是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若是未報, 時辰未到
眾生分為十界–佛, 菩薩, 聲聞, 緣覺, 天, 阿修羅, 人, 畜生,
餓鬼, 地獄(四聖, 六道)
六道輪迴 三善道 (天, 阿修羅, 人)
三惡道(畜生, 餓鬼, 地獄)
六種境地
道諦
- 道諦:導致苦之止息的途徑.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果.
八正道
克制自我–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覺察–正念,正見
培養專注力–正定,正勤
正見–開悟,正確見解,多角度觀看. 對事物如實知見.
正思–正確意志思想,端正思考內容,是對一切眾生愛護的思維,捨己, 離欲, 不執著.
正語–善良的口業,端正言語(倫理道德)
正業–端正行動,積極行善,正當行為(倫理道德)
正命–端正職業及生活方法(倫理道德)
正勤–精進,向正確目標努力,淨化心靈 (心智鍛鍊)
正念–澄澈心靈感覺,無歪念,不害人 (心智鍛鍊) 觀照–四念處 身體活動(身), 情緒感受(受), 心智活動(心)及思想見解(法). 可用坐禪來正念.
正定–專注,靜坐集中意志精神 (心智鍛鍊)
涅槃
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佛教認為,輪迴是自然界的一種必然現象;眾生的五蘊分離死去以後,立即投生在六道裡的其中一種生命形態,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天神。如欲擺脫三界世間的輪迴唯有實證涅槃。中文旧译作“滅度”。滅是滅一念無明的見、思二惑及無始無明的塵沙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大乘佛教釋義為本際、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兩邊的中道體性意義;玄奘將涅槃意譯為圓寂。但圓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廣泛用以恭維佛教界人士;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語內,常被誤認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斷絕貪愛,實相、真理
六波羅蜜
- 布施–為人類盡一份力
- 持戒–克制自己,壓抑我執、自私之心
- 忍辱–在世事無常、大起大落的人生中忍耐, 忍辱的同時, 沒有半點憎恨心
- 精進–全心全力勞動
- 禪定–坐禪穩定自己的心神
- 智慧–禪定得到智慧,了悟宇宙真理,達到開悟的境界
中道–不執兩邊取中道
一合相– 宇宙萬物是一體
微塵構成三千大千世界
一合相是由眾受極微分子因緣和合而成的一個有形物質,當我們受到
傷害, 我們不尋求報復, 就像舌頭不向咬到它牙齒報復一樣. 就會傾
向原諒. 世界和平.
.
必具四無量心
- 慈–對一切眾生不生瞋.
- 悲–不害,拔眾生一切苦
- 喜–見眾生得利而隨喜.
- 捨–平等
理倫
兩大核心慨念
1.因緣果報–輪迴–六道
2.明心見性– 對自性的認識– –明白心思理解本性
佛陀初成道曾說: 奇哉, 奇哉! 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
德相, 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破迷開悟, 離苦得樂–貪瞋癡障蔽自性, 產生痛苦. 以戒定慧消除貪瞋癡, 要無所住而行布施, 學習壙大我們的心量, 徹悟事物的真相, 人生的痛苦自然得以消除.
緣起法–宇宙的自然規律–因缘所生
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散盡而滅
因–世界上所有事情, 現象, 物件都不會突然產生,
任何 事物產生必須有一個 前因.
助緣–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會變
果–會成為下一個果的因–業因
空 –世事無常, 無我的概念
因缘所生。事物变化無常的表面,互動依存,沒有獨立的存在
萬物沒有一個不變的本質
好的不會永遠保持, 壞的亦不會永遠那樣
作用– help to ease adversity- e.g. cause and consequence
因果 & understand birth, aging, sickness &
death are inevitable.
Not obsessive and 四大皆空
只要我們有智慧, 肯努力, 就可以改變環境條件
(緣), 從而影響結果,
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一念無明(無知), 引起生命的動力在動, 動力能夠起各種思維, 名屬於精神, 受想行識都屬於名的範. 地水火風, 物質的叫做色.
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 六塵穿進六根這個過程叫做六入.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感受,互相就受影響.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簡稱為「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由樂受引發貪愛(貪圖喜歡),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由取而引發「有」,暫時做到歸你之所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十二因緣–情緒的認識和處理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無明–對事物缺乏正確認知
行–造業(善業, 惡業, 不善不惡業)一個人的行為(業)
識–對事物在腦海中產生的認識
名色–身體, 精神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色聲香味觸法
觸–各種感官與外界的接觸
受–感受, 感覺
愛–愛慾, 擁有的渴望
取–爭取, 奪取
有–擁有
生–生命, 生存, 活著
老死–衰老死亡
無明–缺乏醒悟覺察能力, 產生了行為意慾, 開始有意識地運用的
身心(名色), 並使用他的感覺器官(六入), 去探索外在的環境, 就在與外界境象接觸的時候生了感受, 由感受而生起愛或憎的情緒, 依於這些情緒而對外對象定性下來, 客觀化以為固定實有, 而隨之生起很念頭, 計較名利得失, 想像善惡好壞, 直至心念淡化消失(老死).
要斷除一切痛苦, 就要將十二因緣之首– 無明除去(慧) ‧
彿教修行
修行是佛教徒對自己身體行為的約束和特定精神狀態的保持。
修行的目的–明心見性, 了生脫死, 超岀三界, 擺脫輪迴之苦, 達到涅盤永久快樂。
度己度人, 普利眾生.
心性–眾生本源之性=佛性, 如來, 真如
修行次第
- 二乘–小乘,大乘
- 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聲聞乘–聽四諦法而悟道, 最高果位(四果) 是阿羅漢
從四諦的道諦中,開示出三十七種修行的法門。
四念處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正道(eightfold path)-從八正道分類總結為戒、定、慧三學。
緣覺乘—又名獨覺乘,或辟支佛乘。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認識五蘊非有,緣聚則合,緣散則離。
緣覺乘由集諦上悟入。
菩薩乘–所修法門是六波羅蜜(六度) ,並須內具 四無量心/菩提心
菩提心是對一切眾生具備大慈悲心, 徹底救度使得到究竟解脫的無餘
涅槃.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
慈 –願人得樂–善心愛心的表現, 給予眾生快樂
悲–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及救拔別人的痛苦。能感受別人的痛苦而加以援手, 解決困難
同感其苦, 憐憫眾生, 拔除其苦.
喜–見人得樂而生歡喜。
捨–捨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眾生平等, 無有怨親之別
- 佛乘–須修四攝法門及具四弘誓願
四攝–布施攝
愛語攝
利行攝–做事使別人得好處
同事攝–共同生活工作
四弘誓願–緣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
緣集諦,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
緣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
緣道諦,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
修佛法
學佛法就是學做人
佛祖悟道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所以佛法是
唯心, 徹底的唯心.
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瞋 (音親) stareatsomebodywithangerorscorn; topeeve; tosnabangrily, to be angry at
培養處理情緒的智慧
修行-Zen practice=禪修=生活
修自己的不行, 或修正自己的行為.
生活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修心
修行的方法–三學–戒定慧–
看破世間一切幻象, 明白緣起性空
的道理, 最終能達悟境, 了斷世間
一切苦惱.
戒 –慾望
貪欲就是一切煩惱
以戒為師
恨, 嫉妒, 憤怒, 焦慮, 自卑.
五戒–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
定– 禪定-meditation 冥想
安頓奔馳的心靈
禪–思維的修煉–修心
六妙門–數息, 隨息, 止息, 觀息, 還息, 淨息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智慧);慮而後能得
唸阿彌陀佛, 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加持我們, 西方
人叫祈禱. 心跟佛合一, 唸佛的名號, 心就寧靜下
來, 這就是定, 就是止.
慧–知道人生宇宙之所以然–苦集滅道
–眾生平等, 與眾生發展親密關係,
相互依存
對萬物有慈悲心
(努力作利益社會之種種事業).
–眾生可成佛–快樂求自內心力量,
心中修行
去除負面情緒, 培養正面情緒
Wishful thinking
–因緣果
–接受人生是苦的概念,
從痛苦中找到意義.
訓練自己心理(智慧) 思考.
禪淨雙修–一邊參禪打坐,一邊好好唸佛.
修佛法–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
一般人遇到這些逆境或順境時,所做出的直接反應,多在「貪、嗔、癡、慢、疑」的範疇,因為一般人,都會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貪);在逆境中心生怨尤(嗔);或處逆境中自暴自棄(癡) ;處順境中,自覺良好而起驕心(慢) ;萬般努力仍處逆境而失信心(疑)
八正道
1.克制自我–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2.覺察–正念,正見
3.培養專注力–正定,正勤
正見–開悟,正確見解, 多角度觀看. 對事物如實知見.
正思–正確意志思想,端正思考內容,是對一切眾生愛護的思維, 捨己, 離欲, 不執著.
正語–善良的口業,端正言語(倫理道德)
正業–端正行動,積極行善, 正當行為(倫理道德)
正命–端正職業及生活方法(倫理道德)
正勤–精進,向正確目標努力,淨化心靈 (心智鍛鍊)
正念–澄澈心靈感覺,無歪念, 不害人 (心智鍛鍊) 觀照–四念處 身體活動(身), 情緒感受(受),心智活動(心)及思想見解(法). 可用坐禪來正念.
正定–專注,靜坐集中意志精神 (心智鍛鍊)
十一切入–有十種精神, 物理的功能(青黃赤白, 地水火
風空, 識), 任何地方, 它都會透進去穿過來
的. 當打坐時, 整個宇宙, 一切都穿插進來, 穿
過身心.
十六特勝
1知息入
- 知息岀
- 知息長短
- 知息遍身–五行氣
印度&密宗:-上(心臟至腦), 下,
中 (胃腰) 左, 右
中國–金木水火土(肺, 肝膽, 腎,
心臟, 脾胃)
三脈七輪
氣脈貫通了, 腦部的脈打通, 精氣神
與天地可相通了,可治病
道家–任脈=自律神經
- 偏身–整個身心氣脈都變了. 病也好了, 細胞又活
躍年輕了, 知息遍全身了. 脈打通了. 精氣神與
天地相通.
- 除諸身行–滅除身上一切障礙,都打通了.
在達初禪–離生喜樂.
- 受喜受樂–正式的禪定來了–初禪
還帶有物質的, 感覺的狀態.
- 受諸心行,
- 心作喜,
- 心作攝–盡虛空大地歸之於一. 心作解脫, 進入
二禪.
- 觀無常
- 觀慧,
- 觀岀散–一切丟散開去.
- 觀離欲,
- 觀滅盡–滅了一切妄想, 滅了一切感覺
- 觀棄捨
六波羅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體功–搞好身體才能得定
- 瑜珈
- 禪宗–達摩祖師到少林寺傳下易筋經 &洗髓經.
修學四階段
- 信
- 解
- 行
- 證
修心
- 出離心–渴求解脫輪迴之心,息滅對現世種種貪執。
- 菩提心–
- 空正見
不大不可相信
佛陀說
不要因為口耳相傳,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合乎傳統,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轟動一時流行廣遠,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出自於聖典,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符合常識推理,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合乎於自己的見解,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不要因為他是你的導師,就信以為真。
聽別人說法,要將所聽到的像火試驗金一樣地去親自去證實。聽到而沒經過自己親自證實就相信的叫做迷信,經過自己實證實之後才信才相信的,叫做正信。
十四無記
對於別人問法,佛陀有14個問題不會答 。這些問題只會徒增染著,無益於苦的止息的修行。人生的痛苦有如修行者身上的毒箭,如果修行者一定要先弄清楚是誰射的箭才肯拔箭、療毒。那麼早就在這些問題弄清楚之前他已經毒素迴圈全身而死亡。因此人必須先選擇最迫切的,然後再全力燃以赴去解決問題。對於人言,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炙熱之火圍繞在我們四週燃燒,當務之急就必須先學到尋找解決清淨之道,消 去燃眉的熊熊之火,而不是問一些無益於解決之道的問題。
佛陀所不談的14個問題是
世界和我常存不滅嗎?
世界和我無常嗎?
世界和我亦有常亦無常嗎?
世界和我非有想非無常嗎?
世界和我有邊嗎?
世界和我冇邊嗎?
世界和我亦有邊亦冇邊嗎?
世界和我非有邊非無邊嗎?
死後會有靈魂離開嗎?
死後亦非有靈魂離去亦非冇靈魂離去嗎?
死後我們是以肉身還是以靈魂存在?
肉身與靈魂不同嗎?
佛陀一生都不談人生之前和死之後的事,只說痛苦的解決之道,指引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陀說生滅輪迴,是在指苦生苦滅的痛苦輪轉,而非前生來世的生死輪迴。
,
佛陀說我只說苦是如何產生的和苦應該如何終止,但是跟苦生苦 滅無關的言論就不是我所說的 。
佛教宗派
佛教有不同宗派,建立通常起源於一些佛教的領袖認為他們發現了一種可以更清楚解釋佛教理論的方法或一種新的修行辦法,使佛弟子可快速獲得覺悟 。
頓修的宗派—學生被教導頓悟的修學方法。如禪宗。
漸修的宗派– 在這些宗派中,通過一步步地學習戒律和經典,學生會逐漸進步,通過漸悟獲得對佛教的正確理解。如天台宗,華嚴宗。
淨修的宗派–淨宗修行的宗派強調純淨和寧靜。這兩個基本要素是引導我們走向突破的法門。如淨土宗及密宗。
禪宗
主旨: 明心見性, 眾人都有佛性, 只要直指人心, 就可以見性
成佛.
識心見性–眾人都有佛性, 認識自我的本性,開發自我,實現自我。
西土禪宗第一祖–摩訶迦葉
第二=阿難陀
第二十八祖提達摩–南朝梁武帝時到中國=中土禪
宗第一祖
中土禪 宗第二祖=慧可–斷臂
第三祖–僧璨
第四祖=道信
第五祖=弘忍
第六祖= 慧能 創立南宗
宗旨–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
無念為宗–要清除世俗妄心雜念
無相為體–認識萬相皆屬虛妄, 以保持自性的虛空清淨
無住為本–不執著, 不留戀外境, 不受世間事物形色聲味的沾染
在南北朝時期 527 AC 漢梁武帝時,印度僧人菩提達摩(28 祖) 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東土始祖–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藉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根據禪宗傳說,菩提達摩為震旦(中國)的禪宗初祖,其後師徒次第相傳,直到傳到五祖弘忍之後,禪宗發生分裂,神秀、惠能各號六祖,這兩個傳承分別被稱為北宗禪和南宗禪。經歷了一系列的辯論交鋒最終以惠能之徒神會在滑台大會中辯論勝利為標誌性事件,以惠能為六祖的南宗後來居上,成為了中國禪宗的主流,並發展到五家七派的規模,蔚為大觀。
自唐代以降,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傳入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
天台宗
即事而真觀念
天台宗是漢傳佛教十宗之最早本土化宗派,始於南北朝末期538-597/隋代 智顗創建,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因其實際開創者智顗大师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
龍樹是印度高僧,大乘中觀派始祖。天台宗認為本派直接傳承的是中觀派教義,所以把龍樹視為第一代始祖。智顗需是實際創始人,但宗認為他是四祖。
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为该宗注重於修行止观,又称止观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
華嚴(大乘)
唐代法藏–號賢首–創立, 依據 華嚴經
主要學說是–法界緣起說–一切事物或現象都是相互聯繫、互為因果。。
法界緣起–自性能生萬佛
圓融無礙–各佛學思想沒有互相矛盾.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獲得了佛理真如, 即可真實地體悟一切萬法
三論宗
隋代吉藏創立. 依據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三論立宗. 主要學說是諸法空性和道實相論.
淨土宗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是大乘佛教的一個主要派系,由龍樹、提婆奠基,與瑜伽行唯識學派和如來藏學派並列。中觀為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因龍樹成立的大乘正義,特別是《中論》影響深遠,所以龍樹學系被稱為“中觀學派”,它奠定了初期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后世认为中觀派主張一切法空,以修行空性的智慧為主,因而又稱為空宗(实际龙树中观之“中道”不著空、有,显示实相;篇首“八不”偈即显示此点)。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清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
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所有尊龍樹為祖師的大乘佛教宗派都可稱為“法性宗”或“性宗,法性宗”主要特指如來藏緣起宗,中觀學派被稱為“真空無相宗”或“破相宗”,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天台宗都受到它的影響,印順法師稱其為性空唯名派。中觀學派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藏傳佛教中稱其為深見派、甚深見派。
龍樹著有中論領, 十二門論, 大智度論
對佛學的誤解
- 人生是苦–無常故苦, 一切都無常, 都會變化, 雖有喜樂, 但不永久, 知道苦的存在. 知道苦的原因, 盡力把苦因消除, 然後才可得到徹底圓滿的安樂
- 一切皆空–因緣和合而成, 沒有實在的不變體, 叫空
- 岀家–要弘揚及推動佛學. 岀家人沒有家庭負擔, 又不做其他工作, 可一心一意修行, 一心一意弘揚佛法.
- 食素–不忍吃動物的血肉, 養慈悲心
- 禮懺–在菩薩前, 承認自己的錯誤, 以消除自己的業障, 一心發願改往修來.
- 燒紙–古代祭祖有焚帛風俗, 後改用紙. 慎終追遠的意義
- 抽籤問卜–不容許. 佛學只信因果, 修善學善果.
- 財富–正業–追求社會地位和財富時已顧及其他人利益及用正當手段是沒問題.
宇宙的起源
無記與中道都是佛對待和分析問題的態度。
佛教有十四無記: 世間有常、: 世間無常、我身是一、我身是異、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亦有亦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佛說宇宙的起源是不可想像的,並承認自己並不知道答案。
鬼神
佛教並不否認鬼神存在。神也是凡界的眾生。大福的鬼便是神。佛教的魔是在欲界的第六天。
靈魂
佛教不承認有靈魂存在。靈魂的概念是虛妄不實的。
根據佛教哲學,世間並無永恆不變而與物質對立的精神,可以被視為自我、靈魂。所以識也不是一種自我或靈魂。
死亡
眾生是肉體與精神力量(能) 的綜合。死亡只是身體機能全部停止。精神力量(能) 繼續以另一形式呈現。此生的最後一念頃,便決定了所謂下一生的最初一念頃。有求生、求存的渴求,生死相續的輪迴就將不停流轉。只有以智慧照見實相、真理、涅槃將渴求動力切斷, 輪迴才會停止。
我如何應用佛法於人生
應用在人生上,知人生命有限,珍惜當下,常保清靜平和心境,建做自己信念及價值觀,應對人生不同階段撰擇。
學識冥想,進而能常覺察自己身體及情緒。認識甚麼對自己最重要(如親情),
人生百般苦惱,都是由執着而來。
懂得用放下、寬容、知足、原諒自己、中道及感恩來面對人生的苦痛(苦)和困難(厄),能好快地從困境回到平和寧靜的幸福天堂心境(涅盤)。
- 空–一切有形物質的色都會緣散而空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心修養–明心見性, 即心即佛
我的見解
- 人有七情六慾是自然的, 去接受及體驗, 修行–不逃避,覺醒, 悟道及能超越它
- 佛性是來自於自然, 中道就是自然
- 外來或內心的困境及挑戰,, 去體驗, 修行,覺醒, 悟道及能超越它,不再受這些情欲干擾控制, 離苦自在
- 覺醒, 擁擠看見實相的智慧,用智慧自度,活在自然法則之中, 跟著中道走, 隨緣,
順應無常, 包容自在, 活得快樂
- 覺醒–第一層–發現自己
第二層–認識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 以及社會的運作法則
第三層–認識地球, 自然, 宇宙的實相. 萬物有靈魂, 可以用意念互相溝通及影響
滅苦之方法是修行. 用戒、定、慧三學. 學會不執著及正向思想. 用四聖諦解決問題.
戒
戒是控制慾念情緒. 不貪著. 戒殺, 盜, 淫, 妄, 酒.用八正道(正見–正確見解, 多角度觀看.正思–正確意志思想. 正語–善良的口業. 正業–積極行善, 正當行為. 正命–正確生活方法. 正勤–精進, 向正確目標努力. 正念–無歪念, 不害人.正定–靜坐集中意志精神) 修正自己行為.
定
禪定是坐禪冥想.
慧
禪定增強覺知(awareness) &正念(mindfulness). 滋養心靈, 產生慈悲心.
無明是對事物(幻象)缺乏正確認知及醒悟覺察能力, 產生了行為意慾.禪定生慧. 明白緣起性空, 因緣和合(易學, 無常), 做人便不會執著(四大皆空).知道宇宙真相, 大自然法則(道), 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散盡而滅,世界上所有事情, 現象, 物件都不會突然產生, 任何事物產生必須有一個前因.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助緣),會成為下一個果的因(會變). 明白萬物一體(一合相), 當我們受到傷害, 我們不尋求報復, 就像舌頭不向咬到它牙齒報復一樣. 就會傾向原諒. 世界和平. 相信眾生平等(捨) 及互相影響(+二因緣), 互相依靠(無我) , 相信中道就是自然.
四聖諦
用四聖諦,確認問題所在(苦)–勇氣面對及接受這個問題, 確認苦的存在, 不要自責責人.分析找出問題根源(集), 訂立解決目標方案(滅).制定方案並執行及檢討. 解決問題的方法(道).
明白苦諦,苦總是存在的,集諦是知道苦產生的原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找岀明白苦困的因由, 不怨天, 不尤人,不要產生負面情緒。專心解決問題 . 增加經驗, 精進人生.
從佛法觀點看 如何控制負面情緒及貪婪
佛法是釋迦牟尼二十九歲出家苦行六年,在菩提樹下(今比哈爾邦內伽耶地方)冥想, 禪定生慈, 頓悟岀苦的由來及滅苦之方法,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用戒、定、慧三學及依八正道進行修練,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達到涅槃(自由, 和平, 寧靜, 快樂) 。苦(不如意) 是佛陀對人生宇宙的看法。知道無常,所以要珍惜。 空是因緣。佛重視人人平等,萬物一體及慈悲憐憫。
人生各種苦難有生老病死、 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不希望得到或發生而又得到或發生之苦)、五蘊盛苦(色受想行識活動過盛, 不斷尋求刺激, 永遠不得滿足) 。無明及貪瞋癡 (執著自我所擁有的一切, 對不喜歡看不過眼的人和事, 產生排斥心,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 在逆境中心生怨尤,蒙閉思維, 看不清, 作決定欠理智, 變得愚癡等都是苦的根源。
苦也是由變易而生。因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 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不永恆的, 遲早要改變的。 它改變的時候,就產生了痛苦,苦惱及不快樂。
苦又可由因緣和合 (條件具備, 自然法) 而生起的苦。 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緣起性空),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十二因緣),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美好的事不會長久,它的消失便帶來痛苦。由於無常, 固執著及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滅苦之方法是修行。用戒、定、慧三學。 學會不執著及正向思想。用四聖諦確認苦的存在,不要自責責人。分析找出問題根源(集), 訂立解決目標方案(滅)。制定方案並執行及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道)。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找岀明白苦困的因由,不怨天,不尤人 。專心解決問題 , 增加經驗從而精進人生。
戒是控制慾念情緒。不貪著。戒殺、盜、淫、 妄、 酒。 用八正道(正見–正確見解, 多角度觀看。正思–正確意志思想。正語–善良的口業。 正業–積極行善。正當行為。 正命–正確生活方法。 正勤–精進, 向正確目標努力。 正念–無歪念, 不害人。正定–靜坐集中意志精神) 修正自己行為.
定是禪定(坐禪冥想)。禪定而生慧。禪定增強覺知(awareness) 與正念(mindfulness)。滋養心靈,產生 慈悲心。
無明是對事物(幻象)缺乏正確認知及醒悟覺察能力, 產生了行為意慾。禪定生慧。 明白緣起性空, 因緣和合(易學, 無常),做人便不會執著(四大皆空)。知道宇宙真相,大自然法則(道),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盡而滅。世界上所有事情, 現象都不會突然發生,任何 事物發生必須有一個 前因和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助緣),會成為下一個果的因(會變) 。
明白萬物一體(一合相), 當我們受到傷害, 我們不尋求報復,就像舌頭不會向咬到它的牙齒報復一樣,就會傾向原諒及包容,令 世界和平。 相信眾生平等(捨) 及互相影響(+二因緣),互相依靠(無我) ,相信中道就是自然。
應用在人生上,知人生命有限,珍惜當下,常保清靜平和心境,建做自己信念及價值觀,應對人生不同階段撰擇。
佛學認為人生是苦,我們要積極面對逆境苦難, 遇到逆境,不怨天不 尤人,知命並集中認識問題及尋找解決方法, 不追求完美, 並從錯誤及逆境中學得經驗,用來應付下一個逆境。固可較快從痛苦回復過來。老子曰: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flipside對立面) ,要能原諒寬恕自己的錯誤,做自己最好朋友及嘗試自娛獨處。
在逆境中,能有寧靜的心境去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情, 並有勇氣去改變能夠改變的,並用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
逆境產生負面情緒,同樣面對負面情緒, 不要逃避,先了解負面情緒及其原因, 再抒發和化解負面情緒,最後採取適當行動。
至親離世是很大的悲傷,但不可預料,我們要懂得珍惜眼前人,珍惜現有相處相聚的每刻, 不要浪費光陰於無謂爭吵指責。要珍惜眼前一切,當失去了也不會痛苦遺憾。
相信因果,現象世界是由無數不斷變化的因和緣聚集而生, 一切都有關係,沒有一樣事情是獨立自存的,沒有一樣事情能免於因果的力量。
總結
佛陀初成道曾說: 奇哉, 奇哉! 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 德相(善良), 但因妄想(無明)執著而不證得. 破迷開悟, 離苦得樂–貪瞋癡障蔽自性, 產生痛苦. 以戒定慧消除貪瞋癡, 要無所住而行布施, 學習壙大我們的心量, 徹悟事物的真相, 人生的痛苦自然得以消除. 通過覺悟, 戒、定、慧解除痛苦, 用自觀, 正念, 活在當下, 善待自己靈魂, 心境寧靜, 用平常心面對一切. 平和滿足(涅槃寂靜), 才產生慈悲心, 精進心, 達到快樂人生.
痛苦來自欲望, 要從痛苦中解脫, 就要放下欲望, 而要放下欲望, 就必須訓練心智智慧 , 體驗事物的本質, 戒除邪淫, 偷盜行為, 撲滅追求權力, 財富, 感官享受的欲望, 達到圓滿寂靜的境界.
參考
- 佛陀的啟示-Walpola Rahula
- 淺談佛教–胡百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