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2017
- 何謂佛教,佛學與佛法
- 佛教歷史
- 佛學的名詞及讀音
- 佛學精要
- 佛學教義及修行方法
- 對佛學的誤解
- 我如何應用佛法於人生
- 佛教宗派
- 佛教典籍
- 儀式和節日
- 佛法心得
- 參考
何謂佛教,佛學與佛法
- 佛學:是哲學。研究佛經
對釋迦牟尼與佛陀學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于佛教經典的整理
與注疏上。
- 佛教– 佛教是宗教, 有它的教義及儀式形式。是信徒崇敬釋迦牟尼而將他神格化。
起源於遠古印度迦毘羅衞國的悉達多·喬達摩(佛號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2500年前) 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發展為宗教。
世界約有12億佛教信眾,常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世界佛教各派別占佛教信徒的人口比例是:大乘(北傳)佛教56%
小乘(南傳/上 座部)佛教38%
密宗6%
- 佛法–如何修行得道成佛(覺悟者), 解決生死問題, 離苦得樂。
是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方法–漸修次第或 頓悟
佛教歷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35歲時創立,關於悉達多太子的生年說法有二,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一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圓日,另一則是認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十九歲岀家, 在雪山苦行六年, 共十二年修行,三十一歲在畢缽羅樹(佛教信徒尊稱菩提樹)下, 誓言不達覺悟絕不起身。他終夜禪坐,當晨星初升時,他豁然大悟而成為充滿智慧與慈愛的佛陀。在接下來的四十九天中,他享受證悟所帶來的安詳,並講了: [奇哉!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祗因妄想(思想感情)執著, 不能證得] 。
悉達多於是走遍恆河谷各地向人傳教。五位貴族接受了悉達多的教訓之後,成為比丘,也就是第一批僧侶或和尚。社會各階層和各種身分的人都來聽他演講而成為他的弟子。他在其後的幾十年中四處遊行,招收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張。說法四十九年,到他在80歲的高齡逝世(佛教稱之為涅槃)時,他已舉世聞名,被尊為釋迦牟尼佛。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為上座部佛教)經由錫蘭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東南亞的印度支那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紀的東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後又傳入古朝鮮、日本;北傳佛教於公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至此,北傳佛教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支。藏傳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着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到公元十六或十七世紀,藏傳佛教在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1923年,現代中國佛教研究者歐陽竟無在第四中山大學(現稱南京師範大學)講演,講題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佛法依舊是教育,是「佛陀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
佛教出現前的遠古印度社會,婆羅門教信奉神靈(即三大主神:創造萬有的梵天〔Brahma〕、保護神毗濕奴〔Vishnu〕以及破壞、再生和舞蹈神濕婆〔Śiva〕)主宰一切,認為通過對這些神靈進行祈禱,就可以獲得現世的種種好處,於是漸漸出現各種祭祀,以及對各種神靈的贊詠,進而成為四種《吠陀》。
梵天說4個種性是他生的,婆羅門最高貴。古印度社會漸漸分化成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的階級,稱為種姓制度。其中婆羅門主要從事祭祀,剎帝利世襲軍政,吠舍經營工商手工業等,首陀羅則為貧窮的自由民,從事更為低賤的職業。除此之外還有在四種姓外的「賤民」階層,地位更低,被稱為「不可觸者」。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初期佛教指從佛陀證果開始,到分裂為部派佛教之前不分宗派的佛教。
部派佛教
在北傳佛教中,主流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信仰者一般將與大乘佛教興起之前的佛教理論稱為小乘佛教理論,以示貶義。有人認為,在當前的漢語之中,「小乘佛教」一般作為歷史名詞使用,並不含有貶義。但在一般人普遍的認知中,相較於「大乘」,「小乘」一詞確實含有貶謫意味,故此種爭議性語詞在相互尊重的原則下,多數良知謙和的大乘佛教徒已漸漸改除不用。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後所產生的部派佛教教團,亦包括大乘興起後仍然活躍的諸部派。
大乘-不但求自己成佛, 還要普渡眾生, 自利利絕
小乘–注重個人修證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認為這個世界,不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物質元素,乃至時間空間,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其本質為空。「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來都是有情眾生所感知的「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解脫個人的苦,不是圓滿的覺。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生起對一切眾生的大悲,為究竟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而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瑜伽宗主張除一闡提外,眾生都能成佛。然《大般涅槃經》卷20記載:如來為一闡提而演說法,何以故?因為「一闡提者復有利根、中根二種,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後世得者亦為說法。」由此可見,一闡提還是有生起「善心、善根」之日,而離開「一闡提」,還是可以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稱為菩薩道
佛教在中國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為上座部佛教)經由錫蘭傳播到東南亞一帶,主要影響東南亞的印度支那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早在公元1世紀的東漢時佛教就傳入中國,後又傳入古朝鮮、日本;北傳佛教於公元8世紀正式傳入印度北鄰的西藏;至此,北傳佛教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支。藏傳佛教這個教派對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着極大的影響,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到公元十六或十七世紀,藏傳佛教在遠東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是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時由印度經西域傳入的中原。根據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東漢明帝永年間,夢見陀對召喚,便派使團請來西域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兩位高僧,用白馬馱回洛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四十二章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馬寺。白馬寺成為中國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經》,也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
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傳統文化相結合,從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各種學派和宗派。在南北朝, 雲岡石窟,龍門石窟, 敦煌莫高石窟及少林寺相繼建成。
佛教在中國經歷四次大的法難, 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西元844)及後周世宗。到隋唐,佛教完成在中國本化, 八大宗派相繼成立。
元代忽烈統治時佛教發展達到頂峰。蒙古忽必把西藏密宗薩迦派高僧八思巴請來,奉為帝師,管理全中國佛教事物。傳教各宗派受到排擠。
明朱元璋支持漢傳佛教並對佛教進行改革,設立僧制度。
清提倡理學,抑制佛教發展。
佛教在香港
如果按照香港政府公佈的資料,佛教可謂是全港最大宗教:據港府《香港便覽》,信仰天主教及基督教的市民約85萬,但佛教卻號稱有超過100萬信眾,全港佛教團體多達數百個。
香港現時的佛教寺院,大部份為私營,少數如青山寺則由慈善信託管理。由於香港並無嚴謹的宗教相關法例,寺院、團體以公司法註冊成立,再按《稅務條例》申請成為註冊慈善團體,便可收受捐款。
香港較少信眾跟從僧人出家,與香港社會教育水平普遍較高,高於一般僧眾有關。香港佛教得以發展起來,俗家居士的角色極為重要,歷來在傳播佛學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學識水平較高的居士主導。
目前全港最大寺院为大屿山宝莲禅寺, 又该寺兴建有全世界最大的铜制佛像一尊,高二十六尺,重二百四十八吨,于一九九四年开光。
香港佛教最大特色是以大乘教义为主,各宗并容,其中禅宗、净土宗、法相宗和密宗最为兴盛。据一九八八年香港佛教联合会提供有关香港佛教近况指出,目前寺院佛堂已有四百五十所、佛教团体三十余个、佛学院二所、比丘三百人、比丘尼二千人、佛教徒六十五万多人。
一九九○年由永惺法师主办的“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在红磡体育馆举办三天的“星云大师佛学讲座”,共吸引六万多位听众前来闻法,使得香港社会大受震撼。此后,星云年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佛学讲座,闻法群众有增无减,改变了香港佛教,提升佛教在香港的地位,奠定了佛教在香港的弘法基础。
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於一九四五年,是由香港佛教界同共組織而成,聯合香港各大寺院與道場,為最具領導地位,最有代表性及最大規模之佛教慈善及辦學團體。佛聯會創辦宗旨除倡弘佛教信仰外,亦致力推動慈善事業,以福利大眾。 |
彿教在台灣
台灣佛教因有嚴謹管理制度,不僅在台灣發展迅速,更可推向全球:星雲法師創立的佛光山,至今已遍及世界,全球有超過200所道場,要在佛光山出家為僧的話,一般要求是入讀佛光山下設的佛學院。該院目前設四個學系,包括經論教理系、寺院行政系及英、日文佛學系,從中亦可見其目標,是以培訓承接道場教育、管理及對外弘法為主。
而由證嚴法師創立的慈濟功德會,亦在全球47個國家設有分支。
台灣出家人都起碼讀三年佛學院。
彿教在西方
1498年葡萄牙人發現去印度的海上航道,東西溝通真正出現。歐人來亞州想要黃金、香料、茶葉及或讓人們改信基督教。在19世紀中葉,西方才對佛教產生興趣。
佛教知識學問的傳播來自三條渠:
- 西方學者術性研究。
- 哲學、文化藝術人士功課作業。
- 移民
佛學的名詞及讀音
色– 代表身體物質凡有形的東西
空– 因缘所生。事物間互動依存, 沒有獨立的存在
一切有形物質的色都會緣散而空, 變幻無常, 所以何必執著。
四聖諦
根據佛教,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迴不息,不論在地獄、人世還是天堂,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 十二苦=生老病死,求不得, 愛別離, 怨憎會,五陰熾盛,愁,悲憂惱.
-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苦 都是自己集攏來的(欲望, 貪婪, 愛著).所以集是苦的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苦是果. 集是苦的因, 苦是集的果.
- 滅諦:滅是一切放掉,沒有了.佛教認為只要是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 要滅除一切痛苦, 只有得道才做得到.
- 道諦:導致苦之止息的途徑.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果.
5.八正道
克制自我–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覺察-正念,正見
培養專注力-正定,正勤
- 正見–開悟,正確見解,多角度觀看.對事物如實知見.
- 正思–正確意志思想,端正思考內容,是對一切眾生愛護的思維,捨己,離欲,不執著.
- 正語–善良的口業,端正言語(倫理道德)
- 正業–端正行動,積極行善,正當行為(倫理道德)
- 正命–端正職業及生活方法(倫理道德)
- 正勤–精進,向正確目標努力,淨化心靈 (心智鍛鍊)
- 正念–澄澈心靈感覺,無歪念,不害人(心智鍛鍊) 觀照–四念處 身體活動(身),情緒感受(受),心智活動(心)及思想見解(法).可用坐禪來正念.
- 正定–專注,靜坐集中意志精神 (心智鍛鍊)
- 五蘊
構成眾生的五蘊。眾生只是經常在變動著的物質與精神的力量或能力的綜合.這種組合可分成五類,或稱五蘊(集結).這五類能執著的組合體(五取蘊)就是苦.
1.色蘊–包括了整個物質的領域, 在內(五根–眼耳鼻舌身)的和在外(五塵–色聲香味觸)的都算. 也包括意根(也是感覺器官)與法塵(意象及思想等心靈活動對象).
一切有形象和佔空間的物质身体。
2.受蘊–身心器官(六根)與外界(六塵)接觸到的所有感覺, 有愉快、不愉快及中性。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身心器官與外界接觸到的所有感覺,包括意根(也是感覺器官)與法(意象及思想等心靈活動對象)塵.
3.想蘊–認識與辨別各種身心活動的對象. 形成概念。
4.行蘊–所有經身、口、意發為善與惡(慧、精進、貪、瞋等)的意志活動。也有六種行蘊。是一般所謂的業。所有善與惡的意志活動
5.識蘊–是察覺,不是認識,認識是想蘊。是對所看到的對象,進行分別、判斷和認識。根據佛教哲學,世間並無永恆不變而與物質對立的精神,可以被視為自我、靈魂。所以識也不是一種自我或靈魂。識蘊也有六種。
- 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一念無明(無知), 引起生命的動力在動,動力能夠起各種思維,名屬於精神,受想行識都屬於名的範.地水火風,物質的叫做色.
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六塵穿進六根這個過程叫做六入.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感受,互相就受影響.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簡稱為「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由樂受引發貪愛(貪圖喜歡),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由取而引發「有」,暫時做到歸你之所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 四大皆空–不執著
無常-change-一切事物不會定下來
無我–我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
空–事物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本質, 不要執著於表相,
要將事物看得透徹.
9.苦
八苦–生老病死, 愛別離, 求不得, 怨憎會(不希望得到或發生而又得到或發生之苦), 五蘊盛苦(色受想行識活動過盛, 不斷尋求刺激, 永遠不得滿足.)
色–生理的地水火風空
受–感覺
想思想知覺
行–宇宙動力
識–精神(心理)
10.智慧–真面目–透過修行, 提升智慧
11.慈悲–施者也是受者
慈–善心愛心的表現, 給予眾生快樂
慈愛–帶給他人平靜, 喜悅與快樂的心
悲–能感受別人的痛苦而加以援手, 解決困難
同感其苦, 憐憫眾生, 拔除其苦.
悲憫–共患難
12.三輪體空–三輪=施贈者, 受施者, 布施物
摒除三輪, 其功德則可思量.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行布施.
13.中道–不執兩邊取中道
14.忍辱–忍辱的同時, 沒有半點憎恨心
15.修心養心–境隨心轉
安頓自己的心,心境寧靜, 平和
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
16.輪迴(samsara)- 輪迴投胎-前世現世未來世 reincarnation
欲知前世因, 今世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今世作者是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若是未報, 時辰未到
眾生分為十界–佛, 菩薩, 聲聞, 緣覺, 天, 阿修羅, 人, 畜生,
餓鬼, 地獄(四聖, 六道)
六道輪迴 三善道 (天, 阿修羅, 人)
三惡道(畜生, 餓鬼, 地獄)
六種境地
17.一合相– 宇宙萬物是一體
微塵構成三千大千世界
一合相是由眾受極微分子因緣和合而成的一個有形物質
當我們受到傷害, 我們不尋求報復, 就像舌頭不向咬到它牙齒報復一樣. 就會傾向原諒. 世界和平.
一切緣和合而生, 隨時變化而異滅的一時現象.
慎勿憎愛–不起分別心
18.止靜–寧靜致遠
19.咒 真言Mantra
具有特殊力量的語句或詞語。
20.三毒– 貪瞋癡
執著自我所擁有的一切, 對不喜歡看不過眼的人和事, 產生排斥心, 蒙閉思維, 看不清, 作決定欠理智, 變得愚癡.
貪-想將一切納為己有
瞋-因個人內在驕慢膚淺,容易引發憤怒言行
癡-在無常的世界中妄想永恆不變,當事實與自己期待有出入時就顯露出癡愚,發出不平不滿
的抱怨聲
21.三皈五戒
- 發心皈依三寶(佛, 法, 僧), 並且受持五戒(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吸毒)
22.涅槃
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佛教認為,輪迴是自然界的一種必然現象;眾生的五蘊分離死去以後,立即投生在六道裡的其中一種生命形態,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天神。如欲擺脫三界世間的輪迴唯有實證涅槃。中文旧译作“滅度”。滅是滅一念無明的見、思二惑及無始無明的塵沙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大乘佛教釋義為本際、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遠離一異、生滅、常斷、俱不俱等兩邊的中道體性意義;玄奘將涅槃意譯為圓寂。但圓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廣泛用以恭維佛教界人士;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語內,常被誤認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斷絕貪愛,實相、真理
23. 六波羅蜜
a. 布施-為人類盡一份力
b. 持戒-克制自己,壓抑我執、自私之心
c. 忍辱-在世事無常、大起大落的人生中忍耐
d. 精進-全心全力勞動
e. 禪定-坐禪穩定自己的心神
f. 智慧-禪定得到智慧,了悟宇宙真理,達到開悟的境界
24.寺廟-山門
- 天王殿-中央-護法神-彌勒菩薩/佛-笑, 大肚皮(大量)
東南西北四護法-東-持國天王-代表負責任-琵琶-要中道
南-增長天王-求進步-拿慧劍
西-廣目天王-多看一條龍/蛇-代表變化
北-多聞天王-傘-保護自己清淨心
- 大雄寶殿-一佛兩菩薩
佛代表真如本性/本體, 菩薩代表相、用(知、行)
阿難尊者-多聞第一, 代表解
迦葉尊者-苦行第一, 代表行
地藏菩薩-孝-九華山-代表解
觀音菩薩-慈悲-普陀山-代表行
文殊菩薩-智慧-五臺山-代表解
普賢菩薩-代表行-峨嵋山
人物稱呼
- 觀世音-觀自在-觀看一切世人的一切事物而在這裹面得到自在, 不被任何事物束縛, 沒有障礙, 看到眾生不同需要就用不同方法去救度
- 佛家弟子–男;
- 14-20歲– 沙彌
- 20-60 比丘–受比丘戒
受比丘戒五年–軌範師
受比丘戒十年–親教師
受比丘戒二十年–上座
受比丘戒五十年–耆宿長老
比丘分經師(誦經)
律師(持律)
論師(論義)
法師(說法)
禪師(修禪)
- 佛家弟子–女
14-18 沙彌尼
Over 20 比丘尼=尼姑
- 在家修行–優婆塞(男)= 居士
優婆夷(女)= 女居士
- 沙門–印度岀家人總稱
- 和尚–德高望重的出家人
- 十六羅漢(或稱十六阿羅漢、十六尊者)是釋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羅漢的名字早有佛經所載。後來十六羅漢傳入中國後,約於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演变為十八罗汉
- 阿羅漢(梵文:अर्हत्Arhat,巴利文:Arahant),又譯阿羅訶,意譯為應供、殺賊、無生,漢語常簡稱為羅漢,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轉法輪解脫道的教導修習十二因緣觀、四聖諦、八正道,於蘊、處、界觀行一切法苦、空、無我、無常,進而斷盡三界貪愛的我見、我執煩惱,於當世捨壽時願意將自我滅盡不再受後有於三界中出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而入無餘涅槃界的聖者。自佛陀三轉法輪以來,至今已有成千上萬的弟子成就阿羅漢果,還有眾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
佛陀十號中,也包括阿羅漢。
根據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定義,阿羅漢包括了佛陀和聲聞阿羅漢。在佛世之中,即還有佛法流傳的時代裡,不會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現,只有聲聞阿羅漢出現。聲聞就是聽聞佛說法的意思。
斷惑究竟的修行者,已證三果後,能夠進一步斷「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即可證入阿羅漢果。證入阿羅漢果的聖者,將會自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阿羅漢於『六恒住』法常善安住,在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時,恒常不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3],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得三明六通。
傳統上認為,證三果之後的修行者,都會出家,加入僧團。但是《論事》記載中,曾有在家阿羅漢的說法,覺音註釋稱其為北道派提出,認為在家眾也可以證阿羅漢果,在證果之後也不一定需要出家。
根据原始佛教研究者的定义,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離貪斷愛,名色識三者不再相依相緣,再有再生之因緣滅盡,無因緣可記說。
9.羅漢
小乘是專修解脫道的。解脫道最高果位是 阿羅漢/.羅漢。
10.菩薩
大乘修菩薩道。最高果位是佛陀。
讀音
- 般若–波野
- 涅盤–獵盤
- 罣礙–掛外
- 薩埵–殺多
- 阿耨–柯鈕
- 心經 揭諦揭諦–嫁爹嫁爹
- 波羅揭諦–趴娜嫁爹
- 波羅僧揭諦—趴娜生嫁爹
- 菩提薩婆訶–煲啲梳哈
有用工具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佛學精要
佛學精要是學識釋迦牟尼悟得離苦得樂的佛法。佛法是釋迦牟尼二十九歲出家苦行六年,在菩提樹下(今比哈爾邦內伽耶地方)冥想七日七夜,禪定生慈,頓悟岀苦的由來及滅苦之方法,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用戒、定、慧三學及依八正道進行修練,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達到涅槃(自由,和平,寧靜,快樂)。苦是佛陀對人生宇宙的看法。知道無常,所以要珍惜。空是因緣。佛重視人人平等,萬物一體及慈悲憐憫。
人生各種苦難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不希望得到或發生而又得到或發生之苦),五蘊盛苦(色受想行識活動過盛,不斷尋求刺激,永遠不得滿足.)無明及貪瞋癡(執著自我所擁有的一切,對不喜歡看不過眼的人和事,產生排斥心,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在逆境中心生怨尤,蒙閉思維,看不清,作決定欠理智,變得愚癡) 等都是苦的根源.
苦也是由變易而生.因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 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不永恆的,遲早要改變的.它改變的時候,就產生了痛苦,苦惱及不樂.
苦又可由因緣和合(條件具備,自然法)而生起的苦.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緣起性空),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十二因緣),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美好的事不會長久,消失便帶來痛苦.因為由於無常,固執著及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滅苦之方法是修行.用戒、定、慧三學. 學會不執著及正向思想.用四聖諦,確認苦的存在,不要自責責人.分析找出問題根源(集),訂立解決目標方案(滅).制定方案並執行及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道).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找岀明白苦困的因由,不怨天,不尤人。專心解決問題.增加經驗,精進人生.
戒是控制慾念情緒.不貪著.戒殺,盜,淫,妄,酒.用八正道(正見–正確見解,多角度觀看.正思–正確意志思想.正語–善良的口業.正業–積極行善,正當行為.正命–正確生活方法.正勤–精進,向正確目標努力.正念–無歪念,不害人.正定–靜坐集中意志精神)修正自己行為.
定是禪定(坐禪冥想).禪定而生慧。禪定增強覺知(awareness) &正念(mindfulness).滋養心靈,產生慈悲心.
無明是對事物(幻象)缺乏正確認知及醒悟覺察能力,產生了行為意慾.禪定生慧.明白緣起性空,因緣和合(易學,無常),做人便不會執著(四大皆空).知道宇宙真相,大自然法則(道),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盡而滅,世界上所有事情,現象,物件都不會突然產生, 任何事物產生必須有一個前因.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助緣),會成為下一個果的因(會變).明白萬物一體(一合相),當我們受到傷害,我們不尋求報復,就像舌頭不向咬到它的牙齒報復一樣.就會傾向原諒及包容,令世界和平.相信眾生平等(捨)及互相影響(+二因緣),互相依靠(無我) ,相信中道就是自然.
佛陀思想的目的是讓人們認識苦難, 學習滅苦之道, 讓生命獲得寧靜. 佛陀本人從未提及與來世有關言論(輪迴轉世).
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按照佛教的觀點,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輪轉生死。惟有斷除無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脫離輪迴。
悉達多·喬達摩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道理。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從悉達多所悟到的道理裏,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教是關於覺悟. 通過覺悟, 我們知道如何解除痛苦.
Buddha-佛陀–醒覺者, 改善我們的念頭
教義及修行方法
佛法總綱–戒、定、慧三無漏學
三學有次第。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佛法3基本原則/重要教誨-三法印
諸行無常-因缘(環境條件) 會变,
所以世事(果) 是變幻無常
人生才會有希望
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諸法無我-世上所有的法則, 現象, 人物和物件
都是無我.
不可採納一個以我為中心的心境,
要採取一種無私態度
涅槃寂靜-涅槃(烈盆) NIRVANA-清淨, 無苦,
無煩惱的境界
慾望的止息, 超脫輪迴
佛法大意–教化我們: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凡妨害眾生, 事無大小,皆不可去幹。凡利益眾生,事無大小,皆當為之。
彿教教義
彿教教義主要包括四聖諦(苦集滅道)、八正道(滅苦之道)、緣起論(十二因緣) 和三法印(無常、無我)。
-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性空, 性空緣起。萬有都是緣起相關的,宇宙間沒有一件事物,可以離開別的事物而單獨存在。
- 業力的因果律–
- 因緣與果報
- 六道輪迴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教義以四聖諦、十二緣起為核心。
輪迴
佛教認為一切未解脫的有情眾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這六道裡生死流轉,無有止境。
三法印–佛教中心教理
三法印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 諸行無常:因缘(環境條件) 會变, 所以世事(果) 是變幻無常, 人生才會有希望,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世間的一切東西不是永恆不變.
- 諸法無我:世上所有的法則, 現象, 人物和物件 都是無我. 不可採納一個以我為中心的心境, 要採取一種無私態度。
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當我們面對任何際遇變化時, 只有參與變化的行為, 而無行為的那個我存在.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面對任何情境時, 應無我地融入情境, 不分別心評斷好壞順逆.
- 涅槃寂靜: 涅槃(烈盆) NIRVANA-清淨, 無苦, 無煩惱的境界。 慾望的止息, 超脫輪迴
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的不同之處,至於第三法印「涅槃寂靜」,印度教(婆羅門教)也是講涅槃的,由於印度歷史年代不清,今日無法判斷是佛教學習印度教(婆羅門),還是印度教(婆羅門教)學習了佛教。
四聖諦(four noble truths)
根據佛教,四聖諦學說是佛教教義的核心。諦就是要點
應用: 處理問題的方法
- 苦–確認問題所在–勇氣面對及接受這個問題, 確認吉的存在, 不要自責責人.
- 集–分析找出問題根源
- 滅–訂立解決目標方案
- 道–制定方案並執行及檢討. 解決問題的方法.
-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迴不息,不論在地獄、人世還是天堂,苦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罷[佛教還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十二苦=生老病死, 求不得, 愛別離, 怨憎會, 五陰(five factors of individuality) 熾盛, 愁, 悲憂惱.
-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 苦都是自己集攏來的(欲望, 貪婪, 愛著). 所以集是苦的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苦是果. 集是苦的因, 苦是集的果.
- 滅諦:滅是一切放掉,沒有了.佛教認為只要是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 要滅除一切痛苦, 只有得道才做得到.
- 道諦:導致苦之止息的途徑.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果.
- 必具四無量心
- 慈–對一切眾生不生瞋.
- 悲–不害, 拔眾生一切苦
- 喜–見眾生得利而隨喜.
- 捨–平等
理倫
兩大核心慨念
1.因緣果報-輪迴-六道
2.明心見性- 對自性的認識- -明白心思理解本性
佛陀初成道曾說: 奇哉, 奇哉! 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
德相, 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破迷開悟, 離苦得樂-貪瞋癡障蔽自性, 產生痛苦. 以戒定慧消除貪瞋癡, 要無所住而行布施, 學習壙大我們的心量, 徹悟事物的真相, 人生的痛苦自然得以消除.
緣起法-宇宙的自然規律-因缘所生
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散盡而滅
因-世界上所有事情, 現象, 物件都不會突然產生,
任何 事物產生必須有一個 前因.
助緣-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會變
果-會成為下一個果的因–業因
空 –世事無常, 無我的概念
因缘所生。事物变化無常的表面, 互動依存,沒有獨立的存在
萬物沒有一個不變的本質
好的不會永遠保持, 壞的亦不會永遠那樣
作用– help to ease adversity- e.g. cause and consequence
因果 & understand birth, aging, sickness &
death are inevitable.
Not obsessive and 四大皆空
只要我們有智慧, 肯努力, 就可以改變環境條件
(緣), 從而影響結果,
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佛教認為,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一念無明(無知), 引起生命的動力在動, 動力能夠起各種思維, 名屬於精神, 受想行識都屬於名的範. 地水火風, 物質的叫做色.
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 六塵穿進六根這個過程叫做六入.六入處所引發的運作稱為「觸」感受,互相就受影響.由觸引發苦受、樂受、中性受(簡稱為「受」),及聯想和意志行為。由樂受引發貪愛(貪圖喜歡),苦受引發排斥,此為「愛」。由愛則覺得五蘊是自己所擁有,進而誤以為有我,此種執取稱為「取」,同「行」的定義。由取而引發「有」,暫時做到歸你之所有,有的意義即為「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這部份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具體展現。有「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循環,即稱為「生」,由生則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種種痛苦,乃至於死亡。
十二因緣-情緒的認識和處理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無明-對事物缺乏正確認知
行-造業(善業, 惡業, 不善不惡業)一個人的行為(業)
識-對事物在腦海中產生的認識
名色-身體, 精神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色聲香味觸法
觸-各種感官與外界的接觸
受-感受, 感覺
愛-愛慾, 擁有的渴望
取-爭取, 奪取
有-擁有
生-生命, 生存, 活著
老死-衰老死亡
無明–缺乏醒悟覺察能力, 產生了行為意慾, 開始有意識地運用的
身心(名 色), 並使用他的感覺器官(六入), 去探索外在的環境, 就在與外界境象接觸的時候生了感受, 由感受而生起愛或憎的情緒, 依於這些情緒而對外對象定性下來, 客觀化以為固定實有, 而隨之生起很念頭, 計較名利得失, 想像善惡好壞, 直至心念淡化消失(老死).
要斷除一切痛苦, 就要將十二因緣之首–無明除去(慧) ‧
彿教修行
修行是佛教徒對自己身體行為的約束和特定精神狀態的保持。
修行的目的-明心見性, 了生脫死, 超岀三界, 擺脫輪迴之苦, 達到涅盤永久快樂。
度己度人, 普利眾生.
心性-眾生本源之性=佛性, 如來, 真如
修行次第
- 二乘–小乘,大乘
- 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聲聞乘–聽四諦法而悟道, 最高果位(四果) 是阿羅漢
從四諦的道諦中,開示出三十七種修行的法門。
四念處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正道(eightfold path)-從八正道分類總結為戒、定、慧三學。
緣覺乘—又名獨覺乘,或辟支佛乘。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認識五蘊非有,緣聚則合,緣散則離。
緣覺乘由集諦上悟入。
菩薩乘–所修法門是六波羅蜜(六度) ,並須內具 四無量心/菩提心
菩提心是對一切眾生具備大慈悲心, 徹底救度使得到究竟解脫的無餘
涅槃.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
慈 –願人得樂–善心愛心的表現, 給予眾生快樂
悲–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及救拔別人的痛苦。能感受別人的痛苦而加以援手, 解決困難
同感其苦, 憐憫眾生, 拔除其苦.
喜–見人得樂而生歡喜。
捨–捨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眾生平等, 無有怨親之別
- 佛乘–須修四攝法門及具四弘誓願
四攝–布施攝
愛語攝
利行攝–做事使別人得好處
同事攝–共同生活工作
四弘誓願–緣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
緣集諦,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
緣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
緣道諦,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
修佛法
學佛法就是學做入
佛祖悟道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所以佛法是
唯心, 徹底的唯心.
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瞋 (音親)stareatsomebodywithangerorscorn; topeeve; tosnabangrily, to be angry at
培養處理情緒的智慧
修行-Zen practice=禪修=生活
修自己的不行, 或修正自己的行為.
生活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修心
修行的方法-三學-戒定慧-
看破世間一切幻象, 明白緣起性空
的道理, 最終能達悟境, 了斷世間
一切苦惱.
戒 -慾望
貪欲就是一切煩惱
以戒為師
恨, 嫉妒, 憤怒, 焦慮, 自卑.
五戒-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
定- 禪定-meditation 冥想
安頓奔馳的心靈
禪-思維的修煉-修心
六妙門-數息, 隨息, 止息, 觀息, 還息, 淨息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智慧);慮而後能得
唸阿彌陀佛, 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加持我們, 西方
人叫祈禱. 心跟佛合一, 唸佛的名號, 心就寧靜下
來, 這就是定, 就是止.
慧-知道人生宇宙之所以然-苦集滅道
–眾生平等, 與眾生發展親密關係,
相互依存
對萬物有慈悲心
(努力作利益社會之種種事業).
–眾生可成佛–快樂求自內心力量,
心中修行
去除負面情緒, 培養正面情緒
Wishful thinking
-因緣果
-接受人生是苦的概念,
從痛苦中找到意義.
訓練自己心理(智慧) 思考.
禪淨雙修-一邊參禪打坐,一邊好好唸佛.
修佛法-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
一般人遇到這些逆境或順境時,所做出的直接反應,多在「貪、嗔、癡、慢、疑」的範疇,因為一般人,都會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貪);在逆境中心生怨尤(嗔);或處逆境中自暴自棄(癡) ;處順境中,自覺良好而起驕心(慢) ;萬般努力仍處逆境而失信心(疑)
八正道
1.克制自我–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2.覺察-正念,正見
3.培養專注力-正定,正勤
正見–開悟,正確見解, 多角度觀看. 對事物如實知見.
正思–正確意志思想,端正思考內容,是對一切眾生愛護的思維, 捨己, 離欲, 不執著.
正語–善良的口業,端正言語(倫理道德)
正業–端正行動,積極行善, 正當行為(倫理道德)
正命–端正職業及生活方法(倫理道德)
正勤–精進,向正確目標努力,淨化心靈 (心智鍛鍊)
正念–澄澈心靈感覺,無歪念, 不害人 (心智鍛鍊) 觀照–四念處 身體活動(身), 情緒感受(受),心智活動(心)及思想見解(法). 可用坐禪來正念.
正定–專注,靜坐集中意志精神 (心智鍛鍊)
十一切入-有十種精神, 物理的功能(青黃赤白, 地水火
風空, 識), 任何地方, 它都會透進去穿過來
的. 當打坐時, 整個宇宙, 一切都穿插進來, 穿
過身心.
十六特勝
1知息入
- 知息岀
- 知息長短
- 知息遍身-五行氣
印度&密宗:-上(心臟至腦), 下,
中 (胃腰) 左, 右
中國–金木水火土(肺, 肝膽, 腎,
心臟, 脾胃)
三脈七輪
氣脈貫通了, 腦部的脈打通, 精氣神
與天地可相通了,可治病
道家–任脈=自律神經
- 偏身–整個身心氣脈都變了. 病也好了, 細胞又活
躍年輕了, 知息遍全身了. 脈打通了. 精氣神與
天地相通.
- 除諸身行-滅除身上一切障礙, 都打通了.
在達初禪-離生喜樂.
- 受喜受樂-正式的禪定來了-初禪
還帶有物質的, 感覺的狀態.
- 受諸心行,
- 心作喜,
- 心作攝–盡虛空大地歸之於一. 心作解脫, 進入
二禪.
- 觀無常
- 觀慧,
- 觀岀散-一切丟散開去.
- 觀離欲,
- 觀滅盡-滅了一切妄想, 滅了一切感覺
- 觀棄捨
六波羅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體功-搞好身體才能得定
- 瑜珈
- 禪宗-達摩祖師到少林寺傳下易筋經 &洗髓經.
修學四階段
- 信
- 解
- 行
- 證
修心
- 出離心–渴求解脫輪迴之心,息滅對現世種種貪執。
- 菩提心–
- 空正見
對佛學的誤解
- 人生是苦–無常故苦, 一切都無常, 都會變化, 雖有喜樂, 但不永久, 知道苦的存在. 知道苦的原因, 盡力把苦因消除, 然後才可得到徹底圓滿的安樂
- 一切皆空–因緣和合而成, 沒有實在的不變體, 叫空
- 岀家–要弘揚及推動佛學. 岀家人沒有家庭負擔, 又不做其他工作, 可一心一意修行, 一心一意弘揚佛法.
- 食素–不忍吃動物的血肉, 養慈悲心
- 禮懺–在菩薩前, 承認自己的錯誤, 以消除自己的業障, 一心發願改往修來.
- 燒紙–古代祭祖有焚帛風俗, 後改用紙. 慎終追遠的意義
- 抽籤問卜–不容許. 佛學只信因果, 修善學善果.
- 財富–正業–追求社會地位和財富時已顧及其他人利益及用正當手段是沒問題.
宇宙的起源
無記與中道都是佛對待和分析問題的態度。
佛教有十四無記: 世間有常、: 世間無常、我身是一、我身是異、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亦有亦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佛說宇宙的起源是不可想像的,並承認自己並不知道答案。
鬼神
佛教並不否認鬼神存在。神也是凡界的眾生。大福的鬼便是神。佛教的魔是在欲界的第六天。
靈魂
佛教不承認有靈魂存在。靈魂的概念是虛妄不實的。
根據佛教哲學,世間並無永恆不變而與物質對立的精神,可以被視為自我、靈魂。所以識也不是一種自我或靈魂。
死亡
眾生是肉體與精神力量(能) 的綜合。死亡只是身體機能全部停止。精神力量(能) 繼續以另一形式呈現。此生的最後一念頃,便決定了所謂下一生的最初一念頃。有求生、求存的渴求,生死相續的輪迴就將不停流轉。只有以智慧照見實相、真理、涅槃將渴求動力切斷, 輪迴才會停止。
我如何應用佛於人生
應用在人生上,知人生命有限,珍惜當下,常保清靜平和心境,建做自己信念及價值觀,應對人生不同階段撰擇。
學識冥想,進而能常覺察自己身體及情緒。認識甚麼對自己最重要(如親情),
人生百般苦惱,都是由執着而來。
懂得用放下、寬容、知足、原諒自己、中道及感恩來面對人生的苦痛(苦)和困難(厄),能好快地從困境回到平和寧靜的幸福天堂心境(涅盤)。
- 空–一切有形物質的色都會緣散而空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心修養–明心見性, 即心即佛
我的見解
- 人有七情六慾是自然的, 去接受及體驗, 修行-不逃避,覺醒, 悟道及能超越它
- 佛性是來自於自然, 中道就是自然
- 外來或內心的困境及挑戰,, 去體驗, 修行,覺醒, 悟道及能超越它,不再受這些情欲干擾控制, 離苦自在
- 覺醒, 擁擠看見實相的智慧,用智慧自度,活在自然法則之中, 跟著中道走, 隨緣,
順應無常, 包容自在, 活得快樂
- 覺醒-第一層-發現自己
第二層-認識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 以及社會的運作法則
第三層-認識地球, 自然, 宇宙的實相. 萬物有靈魂, 可以用意念互相溝通及影響
佛教宗派
中觀學派
瑜伽行唯識學派
如來藏學派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是大乘佛教的一個主要派系,由龍樹、提婆奠基,與瑜伽行唯識學派和如來藏學派並列。中觀為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因龍樹成立的大乘正義,特別是《中論》影響深遠,所以龍樹學系被稱為“中觀學派”,它奠定了初期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后世认为中觀派主張一切法空,以修行空性的智慧為主,因而又稱為空宗(实际龙树中观之“中道”不著空、有,显示实相;篇首“八不”偈即显示此点)。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清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
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所有尊龍樹為祖師的大乘佛教宗派都可稱為“法性宗”或“性宗,法性宗”主要特指如來藏緣起宗,中觀學派被稱為“真空無相宗”或“破相宗”,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天台宗都受到它的影響,印順法師稱其為性空唯名派。中觀學派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藏傳佛教中稱其為深見派、甚深見派。
龍樹著有中論領, 十二門論, 大智度論
天台宗
即事而真觀念
天台宗是漢傳佛教十宗之最早本土化宗派,始於南北朝末期538-597/隋代 智顗創建,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因其實際開創者智顗大师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
龍樹是印度高僧,大乘中觀派始祖。天台宗認為本派直接傳承的是中觀派教義,所以把龍樹視為第一代始祖。智顗需是實際創始人,但宗認為他是四祖。
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为该宗注重於修行止观,又称止观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
天台宗學說
一心三觀-修行者的心能同時體悟空、假、中。
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因緣起而生
假-指假有。從另一角度認知世界物質是人們心中的一種幻象。
中-認識世界本質和現象時應採用不要偏執、不要走極端,而是要走
中 間路線。
天台宗于9世纪初被日本僧人最澄传到日本,盛極一時。但在宋朝之後,天台宗在中國衰弱。但是在日本佛教反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宗派。
三論宗
隋代吉藏創立. 依據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三論立宗. 主要學說是諸法空性和道實相論.
現代歸納的汉传佛教十宗之一,因以研究《中論》、《十二門論》、《百論》而著稱。在中國佛教史上,三論宗並不是一個實質的宗派,只要是研究三論宗旨的,都可稱三論宗。他們也尊崇其他的大乘佛教經典,如《淨名經》、《法華經》、《華嚴經》、《勝鬘經》、《涅槃經》等。最著名的代表為嘉祥吉藏大師。而北方又加龙树的《大智度论》,可称为四论宗,惟不盛。
真正形成宗派,是在傳至日本之後,而三論宗的立名,又稱不真宗,也並非來自中國,而是始於日本佛教。三論宗源自於中觀學派,但在思想上,三論宗受到地論宗、攝論宗、涅槃宗的影響,加入許多真常唯心系的看法,是一個綜合性的學派。
教義理論–破邪顯正
中道實相–用中道認清事物的實相
禪宗
主旨: 明心見性, 眾人都有佛性, 只要直指人心, 就可以見性
成佛.
識心見性–眾人都有佛性, 認識自我的本性,開發自我,實現自我。
西土禪宗第一祖–摩訶迦葉
第二=阿難陀
第二十八祖提達摩–南朝梁武帝時到中國=中土禪
宗第一祖
中土禪 宗第二祖=慧可–斷臂
第三祖–僧璨
第四祖=道信
第五祖=弘忍
第六祖= 慧能 創立南宗
二世法孫=南嶽懷讓– 磨磚不能成鏡, 坐禪豈能
成佛.
三世法孫=馬祖道一
四世法孫百懷海, 丹霞天然–燒佛
五世法孫=黃檗希運
六世法孫=德山宣鑒
另一系統
二世法孫=青原行思
三世法孫=石頭希遷
四世法孫=天皇道悟
五世法孫=龍潭崇信
六世法孫=臨濟義玄–殺佛
北宗–神秀
宗旨–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
無念為宗–要清除世俗妄心雜念
無相為體–認識萬相皆屬虛妄, 以保持自性的虛空清淨
無住為本–不執著, 不留戀外境, 不受世間事物形色聲味的沾染
在南北朝時期 527 AC 漢梁武帝時,印度僧人菩提達摩(28 祖) 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東土始祖–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法門。禪宗認為解脫不在身外,也無須藉助經典的指導。解脫之道就在人的內心,只要能夠放下執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脫。
根據禪宗傳說,菩提達摩為震旦(中國)的禪宗初祖,其後師徒次第相傳,直到傳到五祖弘忍之後,禪宗發生分裂,神秀、惠能各號六祖,這兩個傳承分別被稱為北宗禪和南宗禪。經歷了一系列的辯論交鋒最終以惠能之徒神會在滑台大會中辯論勝利為標誌性事件,以惠能為六祖的南宗後來居上,成為了中國禪宗的主流,並發展到五家七派的規模,蔚為大觀。
自唐代以降,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興旺,禪宗思想本身也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並對中國的文學、藝術、思想文化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傳入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
華嚴(大乘)
唐代法藏–號賢首–創立, 依據 華嚴經
主要學說是–法界緣起說–一切事物或現象都是相互聯繫、互為因果。。
法界緣起–自性能生萬佛
圓融無礙-各佛學思想沒有互相矛盾.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 獲得了佛理真如, 即可真實地體悟一切萬法
淨土宗
淨土宗,簡稱淨宗、蓮宗、佛土宗等,汉传佛教十宗之一。
唐代善導創立,
主要宗旨 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為內因, 以阿彌陀佛的願力為外緣, 內外相應, 一心不亂, 求生淨土,最終往生極樂淨土.
阿 彌陀 佛是皈依 無量 覺者。
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Amitabha)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個宗派。
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日、韩、越等地,至今不衰,其“净土崇拜”的观念对民间宗教白莲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禅宗一样,净土宗的历史渊源传自古印度佛教,不过,在古印度净土信仰和念佛法门并未成为一个专门宗派。在中国的佛经翻译事业中,来自古印度的佛教经典中有近百种佛经专门或者兼带谈到净土念佛法门。净土法门在中国起步于汉晋时代的东林寺之慧远大师,始于北魏曇鸞,经唐代善导法师(613年-681年)发扬光大。
修行目的是去極樂世界
五經一論
修行方法–信願行
信自–自信心
信他–信佛的教誨
信因,信果
信事信理–相信念佛能往生, 因此要專修往生, 乘願再來, 救度眾生
行–持佛名號’ 斷惡修善.
廣義的淨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淨土信仰、彌勒淨土信仰、不動淨土信仰、藥師淨土信仰等等,其共同點在於希望通過諸佛、菩薩的願力,從這個世界(濁土)死後可以進入諸佛菩薩所在的淨土。因此,淨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態。在諸多淨土的信仰中,以西方淨土信仰在中國最為興盛,並發展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的「淨土宗」。
淨土宗因提倡淨土法門而得名。淨土法門主要是對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認為為東晉慧遠或曇鸞,並經道綽、善導等人發揮,進行理論上的論述,而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
淨土思想源頭雖在印度,而其成為宗派是在中國。其主要內容為依靠阿彌陀佛在修行時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通過「念佛」而往生西方淨土,成為阿彌陀佛的眷屬。關於念佛,包括「觀想念佛」(念佛三昧)和「持名念佛」(即誦阿彌陀佛名號)二種,學界一般認為觀想念佛為早期淨土宗的修行方式,而持名念佛則流行於道綽之後。
淨土宗對日本佛教有重大的影響,不僅傳入並影響了日蓮宗等宗派的形成,並衍生出了稱為淨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唸佛淨土宗提倡唸佛號–南無(摩)阿彌陀佛–
南無–一切歸依–皈依
阿–無量, 無所不在
彌–光
陀佛–
當開口念佛時, 身口意合一, 眼睛一閉, 心念反觀內照, 心光照耀, 進入一片清淨光明的淨土, 萬緣放下, 一念不生, 一切煩惱痛苦沒有, 感覺也沒有, 一念清淨定下去. 默念也可.
唯識宗
唯識宗 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Yogācāra或Vijñāptimātratā),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承傳弥勒菩萨所創唯識無境的宗師依次為無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智周。
因窺基以長宊大慈恩寺為傳法基地,所以此宗又名慈恩宗。
玄奘在唐太宗貞觀三年(629AC) 從安出發,到印度爛陀寺,師從瑜伽行派高僧。五年後又遊學於印度四方。貞觀19年(645AC) 回國。
古印度有法性宗與法相宗,這裡的“相”為“行相”(ākāra), 法相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羅萬象的心識理論為主要課題;法性宗為傳承自龍樹、青目、清辨、智光的「明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之宗派;同時還有與法相宗進行“勝義有與畢竟空”諍論的中觀學派,古稱“真空無相宗”或“破相宗
著作–唯識十二論, 三性說, 五重觀法 &因明學說.
識是凡夫俗子千變萬化的心–八類識–眼耳鼻舌身末那,
阿賴耶
涅槃是如來的心
法性宗
如來藏學派,佛教術語,大乘佛教派別之一,古稱如來藏緣起宗或法性宗,與中觀派、唯識派,形成大乘佛教的三大主流。此學派主要宣揚如來藏常住的學說,以《勝鬘經》[1]為代表。如來藏學說與唯識學說融合出如來藏唯識學說,以《楞伽經》和《密嚴經》為代表。漢傳大乘佛教以如來藏學派為主流,藏傳密宗也受到它的影響。
华严宗五祖宗密所判大乘三宗之一。又称性宗。此宗认为,一切众生之心并非由于断惑而得清净,实乃本来清净者,故众生之心即为法性。宗密判大乘为法相、破相、法性等三宗,法相宗,指以五位百法等建立法相之唯识宗;破相宗,指以四句百非破一切法相之三论宗。依华严五教判而言,前者相当于相始教,后者相当于空始教。相对于此,法性宗则相当于终、顿、圆等三大乘,亦包括华严、天台等宗。宗密又主张法性宗较法相、破相二宗为优。
律宗
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因着重研习毗奈耶及传持佛教戒律、严肃佛教戒规而得名,为唐朝高僧道宣所创,因其理论依据《四分律》,也称四分律宗。也因道宣最后在终南山修行,律宗也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曹洞宗
原創人是洞山禪師
在日本流行
宗派
- 頓修–禪宗
- 漸修–天台, 華嚴, 法華, 三論
- 淨修–淨土宗, 密宗
藏傳佛教及密宗–可參考藏傳佛教淺談
佛教典籍
佛教典籍最初來自佛弟子的集結。集結成大藏經包括「經藏」、「律藏」及論藏。廣義的佛教典籍包含了註疏、佛教史傳、佛教目錄、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內容.
經–佛說的話的彙編
律–佛教組織為教徒或信眾制定的紀律或行為生活規範。 佛弟子又將經律論分為十二部
論–對經等佛典中教義的解釋或重要思想的闡述。北傳有一身六足。南傳有七論。
中國將這樣的佛教廣義佛教經典的匯總成為「大藏經」,或一切經。藏傳佛教將經典劃分為甘珠爾、丹珠爾兩部。南傳佛教則使用三藏的名稱。由於在稱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別,所以在翻譯上中國習慣使用《大藏經》翻譯其他系統佛教的經典,如稱呼南傳佛教經典為《巴利大藏經》等
佛教典籍形成
- 小乘佛典–佛弟子在釋迦牟尼圓寂後經四次集結而成。
原始佛教思想主要反映在阿含類經
- 大乘佛典–大乘佛教及其大乘經典始自西元前一世紀。
大乘早期中觀派, 中期的瑜伽行派和晚期瑜伽中觀派。
- 密宗經典–密宗是印度佛教的最後形態。大曰經和金剛頂經是主要經藏。 大曰經–論述密宗的根本理論。它認為切眾生都有淨菩 薩心,都可成佛。
金剛頂經–實用經典。提出灌頂、觀想修持、結印等一連串獨特的修行手法。其中最核心的是五佛顯五智說。指五種佛代表五種智慧,修行者透過對五種佛的觀想和憶念就可以理解這五種智慧,因此就可以身成佛。
漢文大藏經的形成
- 早期印度三藏翻譯–從漢代開始。
攝摩騰及竺法蘭二人合譯四十二章經,是中國第一本佛教典籍
中國古代佛典四譯師–東晉鴆摩羅什–妙法蓮花經, 中論南北朝真諦唐玄奘–瑜伽師地論唐不空–密宗金剛頂經
隋唐時期, 開元三大士之一的善無畏譯出大曰經
- 後期佛教本土化所產生的新作品
隋唐時期, 佛教在中國完成本土化, 形成八大宗派。中國唯一被稱為經的典籍是六祖壇經。
十大經典佛經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全文共260字
般若 讀(波野)…高層面智慧,掃除妄見, 恢復眾生清淨的初心.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有形東西是會變化的,變化本身也體現在有形的東上, 無形的東西(心靈)也是如此.
色– 代表身體物質凡有形的東西
空–無我的概念,事物間互動依存, 沒有獨立的存在
因缘所生, 萬物沒有一個不變的本質,世事無常 , 一切有形物質的色
都會緣散而空。事物变化無常的表面。
破除執着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全文5000餘字
主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即:無相佈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無相佈施– 佈施時沒有能佈施的我、受佈施的人、所佈施的物,當然佈施更不存求報的念頭。
無我度生-無我之大悲心,才能廣度一切衆生。
無住生活-要執五慾六塵的外境,在一切衣食住行的生活上不要貪著。
無得而修-無得才是真得,順其自然地生活,管生活的環境或人事物的變遷,皆能無所謂得失,就連行也一樣不執著修行的程度,無謂境界,才是最高境界。
經末有一首相當重要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都會過去(無常),不要執著, 多包容, 退一步便海闊天空.
雁過寒潭雁去湖不留影, 風吹疏竹風過竹不留聲.
竹影掃階塵不動, 月穿潭底水無痕.
用心若鏡即是最高空境.
能隨時隨地無我地融入於當下剎那瞬間, 只有與變化的行為, 而沒有行為的那個我存在(空) 。
三大要點–
- 凡所有相, 是虛妄
- 心無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修行者面對任何物情境的變化時, 不要以自己立場去心生分別斷.
- 無有定法-用自己方法悟. 抵達智慧彼岸沒有一定的方法, 修行者要以自己的方式開悟才正法.
重點a.眾生自度, 不執四相(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b.佛無定法
c.無所住–不執著
d.禪定 &佈施修行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佛教的總綱。这部经主要是释佛 对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多闻,也就是见识很广,相应的阿难在众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样抗拒不了女色诱惑,很像现代人,见识 很广,修行很少,所以这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读。《楞严经》虽然长,但佛陀在经中细致开示,佛理讲得相当透彻和清晰易懂。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 令人惊叹,单就文字来看就堪称古文学的极精品之作。此经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门高僧并称为‘经中之王’。
4.《法華經》《妙法莲华经》
是佛陀晚年在王舍城東北耆闍岷山(靈鷲山) 所說,主旨是區別小乘而顯示大乘,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歸於一佛,直指一切衆生皆能成佛。
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七卷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佛讲此经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 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經中之王.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華嚴經》)
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 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八十九卷三十九品),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 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净行品是佛教徒實踐清淨生活的指南。
6、7、8、《阿彌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此三经均是講極樂淨土的莊嚴,引導信衆發願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其中‘无量寿’即‘阿弥陀’的一个本意),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将此三经作为首选经典阅读。有一种说法是‘净土五经’,《无量寿经》是淨宗第一經。即修净土读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经完全不读都没关系,主要是强 调修行的专一。那这‘净土五经’就是此三经外加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荐中。
9.《长阿含经》Aganna Sutta
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佛教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10.《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
前面经典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当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经中之王 ’,如果你要消灾、免祸、求福、避免遭三恶道苦,那么首选《地藏经》。现代人业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难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避免向下堕落遭苦,这时就 最好多读《地藏经》了。消除罪障、积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入門經典
1.心經–般若 讀(波野)…高層面智慧
2金剛經-
3六祖法寶壇經
4阿彌陀經
5中論
6星雲
7印順
8南傳-亞羌查
9佛使比丘
儀式和節日
- 佛誕節-農曆四月八日。
佛法
佛法是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教如何修行得道成佛(覺悟者), 解決生死問題, 離苦得樂。其方法有漸修、次第及頓悟。
佛法心得
佛,意思是「覺者」。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2500年前)29歲出家苦行六年,在菩提樹下(今比哈爾邦內伽耶地方)冥想七日七夜,禪定生慈,頓悟岀苦的由來及滅苦之方法,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進行修行。用戒、定、慧三學及依八正道,轉貪瞋癡為慈悲喜捨,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達到涅槃(自由,和平,寧靜,快樂),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足紮紮實實地生活在現裡.佛陀在八十歲時,逝於拘尸那羅(今烏塔卜拉逹希邦內).
苦是佛陀對人生宇宙的看法,所以除了苦難的意義,它還包括更深的意念,如缺陷,無常,空等.
苦難–人生的各種苦難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不希望得到或發生而又得到或發生之苦),五蘊盛苦(色受想行識活動過盛,不斷尋求刺激,永遠不得滿足.) 無明而貪瞋癡(貪欲心–執著自我所擁有的一切及想求取更多, 瞋恚心–不想接受,不想看見,不想聽到, 對不喜歡看不過眼的人和事,產生排斥心,貪著順境而排斥逆境,在逆境中心生怨尤,愚癡心– 無意識的思考及無謂雜訊侵蝕腦內記憶空間,蒙閉思維,令五感不能獲得現實訊息, 看不清新的現實,不清楚當下的一瞬間,變得無知, 作決定欠理智,變得愚癡痴呆)等都是苦的根源.
苦也是由變易而生.因為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這叫做無常.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不永恆的,遲早要改變的.它改變的時候,就產生了痛苦,苦惱及不樂.
苦又可由因緣和合(條件具備,自然法)而生起的苦.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緣起性空),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十二因緣),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着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美好的事不會長久,消失便帶來痛苦.因為由於無常,固執著及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滅苦之方法是修行.用戒、定、慧三學.學會不執著及正向思想.用四聖諦解決問題.
戒
戒是控制慾念情緒.不貪著.戒殺,盜,淫,妄,酒.用八正道(正見–正確見解,多角度觀看.正思–正確意志思想.正語–善良的口業.正業–積極行善,正當行為.正命–正確生活方法.正勤–精進,向正確目標努力.正念–無歪念,不害人.正定–靜坐集中意志精神)修正自己行為.
定
禪定是坐禪冥想.
慧
禪定增強覺知(awareness) &正念(mindfulness).滋養心靈,產生慈悲心.
無明是對事物(幻象)缺乏正確認知及醒悟覺察能力,產生了行為意慾.禪定生慧.明白緣起性空,因緣和合(易學,無常),做人便不會執著(四大皆空).知道宇宙真相,大自然法則(道),因缘和合而生, 因缘散盡而滅,世界上所有事情,現象,物件都不會突然產生, 任何事物產生必須有一個前因.適當的環境條件配合(助緣),會成為下一個果的因(會變). 明白萬物一體(一合相),當我們受到傷害,我們不尋求報復,就像舌頭不向咬到它牙齒報復一樣.就會傾向原諒.世界和平.相信眾生平等(捨)及互相影響(+二因緣),互相依靠(無我) ,相信中道就是自然.
四聖諦
用四聖諦,確認問題所在(苦)–勇氣面對及接受這個問題,確認苦的存在,不要自責責人.分析找出問題根源(集),訂立解決目標方案(滅).制定方案並執行及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道).
明白苦諦,苦總是存在的,集諦是知道苦產生的原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找岀明白苦困的因由,不怨天,不尤人。專心解決問題.增加經驗,精進人生.
總結
佛陀初成道曾說:奇哉, 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 德相(善良),但因妄想(無明)執著而不證得. 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貪瞋癡障蔽自性,產生痛苦.以戒定慧消除貪瞋癡,要無所住而行布施,學習壙大我們的心量,徹悟事物的真相,人生的痛苦自然得以消除. 通過覺悟,戒、定、慧解除痛苦,用自觀,正念,活在當下,善待自己靈魂,心境寧靜, 用平常心面對一切.平和滿足(涅槃寂靜),才產生慈悲心,精進心,達到快樂人生.
痛苦來自欲望,要從痛苦中解脫,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須訓練心智智慧 ,體驗事物的本質,戒除邪淫,偷盜行為,撲滅追求權力,財富,感官享受的欲望,達到圓滿寂靜的境界.
參考
- 淨空法師–認識佛教, 認識佛教節錄, 無住生心集
- 佛陀之心 一行禪師
- 佛陀的啟示-Walpola Rahula
Video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B6Junz72oE
- http://ccc198.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