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之後,我開始要好好享受人生,所以要加強自己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的認知能力。觸覺的享受,除了按摩、玩古玉外,陶瓷藝術亦都是一個觸覺的享受。
正好在一次在旅遊相識的朋友舉辦的飯局中,認識了Eddie, 他是 Richland Studio的創辦人。他定時在灣仔工作坊舉辦陶藝製作班。 他對於陶瓷藝術很有熱情 並主動 邀請我們到他的工作坊參觀並舉行講座與我們分享陶瓷的樂趣 。
之後於2019年八月我便 參加了Eddie主辦的陶藝班。上了四堂。
用雙手去感受泥土、揉捏他、摔打他、在陶輪上塑造他、雕琢他,然後 放入電爐定形。
之後為它披上漂亮的彩衣(釉),等到十二月,作品便送去流浮山特制的窯燒製。三日三夜不停燃燒薪木,保持柴火溫度於一千二佰度。瓷器於烈火中錘煉, 木的灰燼落在瓷器上會產生不同的顏色, 令瓷器滲透著淡淡的不同色彩,表面現出凹凸的紋理,形成有缺陷的美。薪木燒瓷器的魅力所在是成品的模樣並非自己能完全掌握,最後看著它在火焰中,從一團醜陋的泥巴變成一件光彩奪目的陶藝作品。 最後制成品,比未燒前縮小了20%,因燒製時環境的不定性,所以出來效果變化多端,作品獨一無二,這就是做瓷最有趣之處。在這個過程中我獲得創作和表現自己的愉悅。而擁有自己的作品更是人生的一次昇華。 而我 更將我親手製成的陶瓷杯送給了我妻子及兩女兒作為紀念。有意思吧!
參考
歷史
原始陶器通常用手工捏制、泥條盤築法成型,多為細泥紅陶,用篝火燒制,燒成溫度低,燒結程度差。
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常用泥條盤築法成型,有黑色的幾何圖案作裝飾,晚期出現了以人物為主體的圖案。
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彩陶使用了慢輪成型的工藝。陶輪的發明,為制陶技術帶來了革命。
龍山文化出土了黑陶、灰陶、紅陶、白陶等多種陶器,其中黑陶使用快輪成型技術以及刻花、鏤空等裝飾手法。
商周時期,手工制陶脫離農業成為獨立發展,產品多為灰陶,還有青銅器造型的白陶。
西周陶器常用幾何紋、弦紋、獸面紋和回紋裝飾,並且開始運用灰釉,製作原始青瓷。
春秋時期的陶器多是印文硬陶,造型多樣,表面採用磨光、暗花、劃花、施漆衣和彩繪等技法,普遍使用雲雷紋和獸面紋。
秦漢時期的陶器主要為硬陶,出現了陶磚、陶瓦和瓦當,製作工藝精美,故後人有「秦磚漢瓦」之說。
漢代大量使用綠、黃、褐等低溫色釉,同時彩繪陶也較普遍。
唐代出現了三彩陶器。
宋代的瓷器藝術空前發展,有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及磁州窯、耀州窯和景德鎮窯,其陶器的製作技巧、器型美感、釉色效果、裝飾手法(粘貼、刻花、筆繪、化妝土)等都堪稱完美。
遼金時期的陶瓷以雞冠壺、馬蹬壺為代表,體現了民族的生活特性。
元代的代表瓷器是青花、釉里紅、釉下彩瓷。
明代的景德鎮成為全國的瓷業中心,青花瓷成為主流。匠人們在顏色釉、釉下彩的基礎上創造出「鬥彩」、「五彩」、「新彩」等品種。
清代的陶瓷工藝發展到了頂峰,色釉達到了十幾種,如古彩、粉彩、琺瑯彩等。近代以來,中國陶瓷技術開始退化,漸漸落後於發達國家。
工藝流程
陶器製作要經歷原料採集(選料)-制土-練泥-成型-裝飾-配釉-施釉-乾燥-燒制-成品等一系列工藝流程。
練泥
坯體的不同特性
要製成陶器首先要把坯體轉變成需要的形狀,再在窯(Kiln)內加熱至高溫,從而促成永久改變的反應,包括增加強度、硬化及固定形狀。根據地區不同,陶藝家所使用的黏土性質也不同,這樣常常有助製造出有本地特色的陶器。在黏土中混合其他礦物去達至特定目的亦是一種常見做法。例如在燒製後多孔性(Porosity)微高的坯體常會被用作製造土器或赤土陶器(terra cotta)花盆。
坯體的搓泥及晾乾階段
在大部分塑形過程之前,在坯體內的空氣需要首先移除。以上稱為除氣法,可以透過真空泵或以人手搓泥完成。搓泥可以有助平均分佈坯體的水分。在坯體經過除氣及搓泥後,它便以眾多的技巧進行塑形。在塑形後經過晾乾再作燒製。晾乾過程分為幾個階段。”皮革硬度”(Leather-hard)指的是坯體約有75-85% 乾的階段。修邊及加上手柄通常會在半乾濕的階段發生。”骨乾”(bone-dry)則是指坯體達到一個水分接近或等於0的階段。未經燒製的物件會被稱為”生陶器”(greenware)。
成型
成型是指將坯料通過捏塑(擠壓、掏空、組合)等技法製成一定形狀的坯體。陶藝家最基本工具是他們的手,但亦因為陶器製造歷史的長期演化而發展出其他附加工具,包括陶輪(potter’s wheel)及轉盤、塑形工具(拍板(paddles)、墊石(anvils)、泥抹(ribs))、滾筒工具(輪盤(roulettes)、泥板機(slab rollers)、壓轆(rolling pins))、切割/鏤空工具(刀、開槽工具(fluting tools)、佈線(wires))及修整工具(磨光石(burnishing stones)、木銼(rasps)、麂皮(chamois))
陶器可以利用以下方法塑形:
手工或手築
泥條成型是將搓成條狀的黏土一層層盤疊成器型,這是最早、最個人化及直接的塑形方法。陶器可以利用盤繞的黏土、平坦的黏土厚片、固體球狀的黏土或是以上三種互相組合再用手去構成。部分手築器皿常常會用泥漿(slurry)或泥釉(slip)(鬆軟的水及黏土的混合物)結合起來。手築是一個緩慢及比拉坯(wheel-throwing)更平緩的方法,但它會給陶藝家對陶器的大小及形狀有更高程度的控制。雖然對於有豐富經驗的陶藝家來說,要製作一模一樣的手工陶器並不困難,但拉坯的速度及重複性令它作為精確製造合適的一整套物品例如餐具更為適當。部分陶藝家認為手工製作有助完全使用想像力去創造獨一無二的藝術,但亦有其他陶藝家認為拉坯陶藝的自發及直接性是他們的靈感來源。
陶輪
把黏土球放在轉盤中心上,稱為輪頭(wheel-head),陶藝家以棒或腳力推動(腳動拉坯機或踏板(treadle)輪)或可變速的電動機。通常一個稱為拉坯底板(bat)的膠製、木製或熟石膏製的碟會放在輪頭上,接着黏土球會拋在拉坯底板而不是輪頭上,這樣做可以使成品與拉坯底板一同移除而不令成品變形。
在拉坯的過程中,陶輪會高速轉動,而黏土球被按、擠及慢慢地往外拉而成為一個空洞形狀。第一步往下及往內按著粗糙的黏土球直到完美的旋轉對稱(rotational symmetry)的過程稱為”定中心”,是需要掌握的技術中最重要及最困難的;接着步驟依次序為”開孔”,即在黏土球中製造出中央的空洞;”鋪設地板”,即在器皿中製造平坦或圓形的底部;”投擲”或”拖拉”,即把外殼靠攏及塑形至相同闊度;”修整”或”翻轉”,即移除多餘黏土去修整形狀或製造腳部。
陶輪雖然通常會用作製造個別陶器,但是它亦可以用來大量生產。陶輪製作需要陶藝家有一定的技術,但一個熟練的技工可以在一天的工作中製造完成接近完全一樣的碟、花瓶或碗。因為陶輪本身與生俱來的限制,它只可以用為製作在一個縱軸上徑向對稱(radial symmetry)的陶器。這情況可以用壓印、膨脹、雕刻、製作凹槽、琢面(faceting)、V型切開(incising)及其他方法令陶器在視覺上更為有趣。通常拉坯而成的陶器會利用手工技巧再進一步以加上手柄、蓋子、腳部、壺嘴及其他功能方面作改造。
此方法在陶輪上進行,令陶器固定形態所需的時間減少。覆鏇壓(Jiggering)是把塑形工具與石膏模上,仍然在建構中的黏土塊接觸的方法。覆鏇壓工具塑造一面形狀而石膏模則塑造另一面。覆鏇壓只會用作製造平面陶器,例如碟,但另一技巧仰鏇壓(Jolleying)則會用在空心陶器,例如杯。覆鏇壓與仰鏇壓至少由18世紀開始已經用作陶器的製作。在大型工廠製作中覆鏇壓與仰鏇壓通常會自動化,令一些半熟練工人可以進行操作。
輥頭旋坯機
此機器用於在轉動中的石膏模上對陶器塑形,如覆鏇壓與仰鏇壓一樣,但有一個轉動的塑形工具而非固定的。此轉動的塑形工具是一個淺錐體,與陶器有同等直徑,形狀造成和成品的其中一邊一樣。陶器用此方法便可以依靠相對缺乏技巧的工人在一分鐘製成十二件的速度下工作,而這速度與成品的大小有關。輥頭旋坯機的使用現在在全球工廠已經是十分普遍。
沖壓機
這是一個塑造餐具及裝飾器皿的工業過程,方法是擠壓一團預備好的黏土進入由兩個有孔模具組成所需形狀的空間。在加壓後,會從有孔模具注入壓縮空氣去釋放已成形的陶器。
乾壓法
此方法把半乾及粒化狀態下的黏土壓入一個模具。有高壓水泵入的有孔壓鑄模把黏土壓入模具。成為粒狀材料(granular material)的黏土由噴霧乾燥(spray drying)製成,其製成品既幼細且具流動性,水分在百分之五至六之間。此方法在製造瓦片(Tile)中被普遍採用,而碟的製造亦慢慢轉用此方法。
鑄漿成形法
鑄漿成形法(Slipcasting)常用在大量生產陶瓷上,亦最適合用在不能用其他方式塑形的陶器上。把水與坯體混合後製成泥釉,再倒入高吸水性的石膏模中。泥釉的水份吸入模中,留下一層坯體包裹內部表面及形成內部形狀。多餘的泥釉被倒出模外,接着模會被打開,其內裏的物件會移走。注漿成型在浴室用品的製造中十分常用,而它亦用於製造細小的工藝品,例如複雜精細的雕像。
裝飾
陶器可以有很多方法裝飾,包括:
- 在坯體上,例如在表面上切割出模式。
- 釉下彩(Underglaze),在很多青花瓷都有使用。
- 釉中彩(In-glaze decoration)
- 釉上彩(On-glaze decoration)
- 搪瓷
- 添加劑
添加劑可以在陶器形成前加在坯體裏,從而在燒製後達至預期效果。粗糙的添加劑如耐火砂(grog)有時會用作給最後成品一個需要的質地。鮮明顏色的黏土及耐火砂有時會用作給已完成的陶器製造花紋。着色劑,通常是氧化金屬及碳酸鹽,會個別或組合加在陶器上製造一個理想的顏色。可燃粒子可以與坯體混合再壓在表面上去製造理想質地。
瑪瑙紋飾陶器
瑪瑙紋飾陶器(Agateware),因為它有多層或多帶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而令人聯想起石英礦物瑪瑙。瑪瑙紋飾陶器由混合數種不同顏色的黏土製成,但其混合的程度不是不能分別兩者。陶器有一種獨特的紋理或斑點外表。”瑪瑙紋飾陶器”此名詞在英國形容此類陶器;在日本則用”neriage”;而中國自從唐朝就已經製造此類陶器,稱為”大理石陶器”。選擇黏土製造瑪瑙紋飾陶器需要精心的考慮,因為使用的黏土一定要有吻合的熱運動特性。
綑邊托底法
此方法利用手或機器在碟或杯子邊緣加上一絛一條的顏色,通常陶藝家會在陶輪上使用此技巧。
擠光加工
陶器在燒製前表面會被木製、鐵製或石製的工具擠光加工,令燒製後的陶器成品仍然保持着光澤。要製成一個有高度光澤的陶器,有兩種可能,一是使用幼細的黏土;二是在成品半乾及缺乏水份時進行擠光,但陶器在此時十分脆弱,所以弄破陶器的危機很高。
化妝土
這是一種泥釉,主要為白色或奶油色,通常在燒製前塗在陶器表面上。其目的通常為裝飾性的,但亦會用為掩蓋黏土中不理想的效果。化妝用泥釉可以用上油或浸泡形式加上,令塗層可以均勻及平滑。陶藝家由史前時期已經使用化妝土直到現代,有時亦會與五彩拉毛(sgraffito)粉飾組合,一層化妝土會被刮走去顯示出底層黏土顏色。足夠細心的話可以在一層塗層上加上第二層不同顏色的塗層,再切開第二層塗層去顯露出內裏塗層的顏色。在此使用的化妝土通常包含不少矽土,有時會接近陶瓷釉面(ceramic glaze)的成分。
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的方法亦常被稱為轉移印花(Transfer-print)或是貼花釉法(decal)。此方法主要利用來把設計加在工藝品上。平版印刷包括三層:顏色或圖像,此層構成裝飾設計;面釉,一個清晰的保護層,可能包括一個低熔點玻璃;底紙,為設計透過絲網印刷(screen printing)或平版印刷技術印刷的地方。在眾多能夠轉移設計而且能夠移除底紙的方法中,部分適合在機器應用。
金
以金作裝飾用在部分高質素的陶器中。它的應用方法有多種,包括:
- 純金(Best gold)── 金粉懸浮在精油中,與助熔劑及汞鹽增塑混合。它可以在繪圖技巧中應用。從窯中拿出來時並無光澤,需要擠光來顯現出其全部光澤。
- 酸金(Acid Gold)── 一種在1860年代早期在英國特倫特河畔斯托克(Stoke-on-Trent)美敦有限公司(Mintons Ltd)的工廠發展以金作裝飾的方法。上釉的表面在加上金前以稀釋的氫氟酸蝕刻。此過程需要高度技巧,亦只會用在最高級的陶器上。
- 亮金(Bright Gold)── 包括硫樹脂金(gold sulphoresinate)溶液、其他金屬樹脂鹽及助熔劑。此名來自從窯中拿出來時不用擠光的裝飾外表。
- 淡菜金(Mussel Gold)── 是一種金裝飾的古法。它利用金葉、糖、鹽與陶器摩擦,接着洗走可溶解的東西。
配釉
主條目:釉
釉料是一種加在陶器上的玻璃狀塗層,其主要目的包括裝飾及保護。釉料的成分分別很大,但通常包括多種材料的混合,而那些材料一般情況下會在窯中比其覆蓋的陶器在更低的溫度燒成。釉料其中一種重要的功用是令陶製容器可以防止水及其他液體滲漏。
施釉
釉料可以利用擦上黏土、噴灑、浸泡、拖曳或刷上一層由釉料及水組成的泥漿薄膜等方法加在陶器上。刷上釉料的方法傾於給予一個不均勻的塗層,但與裝飾技巧一樣有效。在燒製前後的釉料顏色可以有顯著改變。為了防止加釉陶器與窯中設備在燒製中途黏在一起,一種方法是把一小部分例如腳部不上釉,或是以一個特別耐火的靴刺狀物作支撐。它們會在燒製後移除。有時在窯中會進行特別的上釉方法。其中一種例子是上鹽釉(salt glaze),食鹽會加入窯中形成一種雜色的橙皮質地。除了食鹽外其他物質亦會加入窯中,包括硫黃。在柴窯中燃料中的煤灰可以在陶器表面製造出灰釉(ash glaze)。
燒制
溫度及時間
燒製為坯體造成不能逆轉的改變。只有在燒製後工藝品才能稱為陶器。低溫燒製陶器的改變包括燒結(sintering),即坯體中的粗粒子在互相的接合點熔合在一起。在瓷器的情況,用了不同的物質及較高的燒製溫度後,坯體的物理、化學及礦物學上的性質有大幅的轉變。在所有情況下陶器在燒製後都會被永久硬化,而燒製方法一定要與其使用物質配合。一個粗略的建議是土器在正常情況下燒製溫度約在1000至1200℃之間;石器約在1100至1300℃之間;瓷器則約在1200至1400℃之間。但陶瓷器在窯的燒成方式除了受達至的最高溫度影響外,亦受到燒製時間的長度影響。所以窯中的最高溫度通常會維持固定至一定時間去”浸泡”陶器,以達至陶器坯體所需的燒成。
窯中大氣情況
在燒製期間,窯中的大氣情況可以影響陶器成品的外觀。透過容許空氣進入窯中可以導致氧化性大氣,令黏土及釉料氧化;而透過限制空氣進入窯中可以導致還原性大氣,令黏土及釉料表面的氧被奪走。以上因素可以影響燒製陶器的外觀,例如部分包含鐵的釉料,在氧化環境中會變為棕色,而在還原環境中則會變為綠色。窯中的大氣可以調整至做成釉料的複合反應。
燃料的選擇
利用燃燒柴、煤及汽油或利用電力可以為窯加溫。當使用燃料加溫時,煤及柴可以為窯帶來煙、煤灰及灰燼,可以影響未受保護的陶器外觀。因為以上原因利用煤及柴燒製時,在窯中的陶器會用火泥箱(saggar),即一個有蓋的陶瓷箱保護。現代用汽油或電力運作的窯比起古老的燒柴或燒煤的窯較乾淨及較易控制,同時燒製所需的時間亦會較短。當西方應用了傳統日本樂陶器(Raku ware)的燒製方法時,陶器會在還熱及被灰燼、紙或木屑悶住時由窯中移走,令陶器外觀有一種獨特的碳化(Carbonization)效果。此技巧亦會在馬來西亞使用來製造傳統的拉布沙用(labu sayong)。
成型的方法
1.手捏成型法
2.泥條盤築法
3.拉胎成型法
4.泥板成型法
施釉的技巧
1.蕩釉
2.浸釉
3.灑釉
4.刷釉
- 噴釉
參考
陶瓷(pottery & porcelain)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中國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發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瓷器最早出現於三國魏晉或隋唐(目前有爭議),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窯爐內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而產生不同色彩,即窯變。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
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經過撮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質具韌质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燒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由於粘土中鐵、鈦、錳等化學元素含量不同,燒成以後的顏色也不同。
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現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
瓷器,也作磁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需經過高溫(約1200℃–1400℃)的窯內燒製。
高嶺土(英語:Kaolinite),又稱觀音土、白鱔泥、膨土岩、斑脫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是一種含鋁的矽酸鹽礦物,呈白色軟泥狀,顆粒細膩,狀似麵粉。其化學成分相當穩定,被譽為「萬能石」。為製造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原料。英語名稱「Kaolinite」源自於中國江西省景德鎮附近的高嶺山。
釉(英文: glaze)是覆蓋在陶瓷和搪瓷器物表面的一層玻璃質薄層,通常由矽酸鹽複合物構成。釉面不僅提高了製品的強度和硬度,也使其具有抵抗氣體、液體以及酸鹼腐蝕的能力。良好的釉面還可以在色調、光澤以及紋理方面給予觀者美麗的享受。
上釉:依照瓷器的幾何外形,有不同的上釉方式。圓口瓷器(指通過拉坯方法成型的口徑較圓的器皿種類)將瓷胎浸泡在釉漿中。大一些的瓷器或者形狀不規則的瓷器,採用吹釉的方式上釉。無論採用何種方式,保證釉漿的均勻分散,是重要的一點。
釉下彩:一般家用瓷器和中國元代青花瓷器均屬此類。將顏料直接塗在未上釉的瓷胎上,再進行上釉。由於顏料被包裹在釉之下,使得色彩能夠長期保存,並不易被磨損。但由於施加釉下彩將使顏料經過約1天的高溫灼燒,會導致部分瓷器顏色變化,因而釉下彩的瓷器顏色變化較多。
釉上彩:將未上色的瓷胎塗釉後放入窯內燒結為素瓷,待冷卻後再進行上色,並放入相對低溫(約700℃–900℃)的窯爐中進行二次燒結。這樣的做法能夠保證釉彩的花紋和顏色豐富多彩,但長期暴曬或使用會導致表面磨損,導致顏色脫落。
歷史
中國最早的陶器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大約在距今15000年左右,首先在中國南方可能已經開始制陶的試驗,到距今900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陶器的發明和探索。1962年於江西萬年縣仙人洞遺址發現的圓底罐,其年代據放射性碳素測試為公元前6875±240年,為夾砂紅陶,外表有繩紋。裴李崗文化(公元前5500~前4900年)中的陶器則多為泥質或夾砂紅陶,亦有少量灰陶。在接下來的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年~前5100年)、大地灣文化(公元前5200年~前4800年)、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可以看出古代中國人的制陶工藝不斷發展,品質提高,種類增多。
在中國,彩陶出現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半坡彩陶」為仰韶文化的一部分,在1953年首先於陝西西安市半坡村被發現,主要包含水壺及碗等。一開始它們上面純粹為紅色,但陶器上漸漸有獨特的符號,稱為半坡陶符,紋飾有動物紋、幾何紋、編織紋等。此後在臨近各省也發現了類似的陶器。
在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的龍山文化中,出現了黑陶,這是中國制陶工藝的一次高峰。 在商朝,有理論認為是當時印歐語系的遊牧民族帶來陶輪的技術,令陶器量產化。
在周朝,以陶輪製作的陶器會以更高溫燒製,令其硬度增加,同時亦會使用綠色的釉料]。
秦朝的陶俑兵馬俑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陶器,而在此時陶器的描繪主題由動物轉變為人。
東漢青瓷,北朝白瓷
最早烧出的瓷器就是青色和白色,东汉烧出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青瓷就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白瓷的巅峰瓷为北宋的汝窑。北朝时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在漢朝,陶器的描繪主題由為佛教的傳播而出現了佛的形象。
唐朝,中國出現了白色的陶瓷,而同時亦出現了其他陶像,例如唐俑,唐三彩成為當時藝術精華的代表。隋唐時代,民生安定,經濟迅速發展,陶瓷工藝日臻成熟,有所謂南青北白,互相輝映,此時南方越窯青瓷器最有名,比喻為千峰翠色,而北方則以邢窯白瓷為代表。
唐朝的秘色瓷
浙江越窯(祕色瓷)- 越窯是唐朝、五代時浙江紹興越州的瓷窯,窯址主要分布於慈谿的上林湖一帶。隋朝、唐朝時紹興叫「越州」,因此得名為「越窯」。越窯燒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寫道:「碗,越州為上。其瓷類玉、類冰。」
秘色瓷 –晚唐、五代時最上品的越窯千峰翠色青瓷專門作為貢品,臣民不得用,因此稱為「秘色」。五代時閩國王王審知曾派徐寅貢秘色瓷,徐寅作詩:《貢余秘色瓷器》:「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古鏡破苔當席上,嫩荷涵露別江濆;中山竹葉醅初發,多病那堪中十分?」
宋趙彥衡《雲麓漫鈔》說越窯秘色瓷艾色,又引唐詩人陸龜蒙《進越器詩》曰:”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遺杯」。
1987年4月3日,法門寺真身寶塔的地宮被打開,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十三件秘色瓷器現存法門寺博物館。
秘色瓷是青瓷的一种,烧制技术早已失传,宋代之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们对秘色瓷的了解也停留在诗人留下的了“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赞美中,长期以来未见实物。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宝塔轰然倒塌,露出了地基,地宫随之被发现,地宫中出土了13件秘色瓷,揭开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種釉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所謂唐三彩,是指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後來也用來泛稱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種,如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但主要以黃、綠、褐(或綠、赭、藍)三色為主,所以稱之為「三彩」。
唐三彩不見於古代文獻,直到清末建造隴海鐵路,在洛陽邙山毀損唐代墓葬,發現頗多的唐三彩陶器。古董商將其運至北京,引起學者王國維、羅振玉等的高度重視,出土的唐三彩被修復成功,引發了收藏熱。
唐三彩採用二次燒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窯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經過冷卻,再於胎上繪以各種釉料入窯進行釉燒。唐三彩是一種低溫(850℃-950℃)釉陶器,用含有銅(釉為綠色)、鐵(赭黃色)、錳(紫色)、鈷(藍色)、銻(淺黃)等作釉料著色劑,並加入鉛、鋁作助熔劑。其釉色互相滲化,加上年代久遠,部分顏色發生變化並產生新色,具有較高的裝飾藝術水平。但由於實用性較差,唐三彩主要用於隨葬,即冥器和俑。
唐三彩種類很多,主要分為人物、動物和器物三種。人物有文臣、武將、貴婦、男僮、女僕、藝人、胡人等。動物有馬、駱駝、牛、羊、獅、虎等。器物有盛器、文房用具、室內用具等。古時,唐三彩很少用作日用品和陳設品,大部分用作隨葬品,主要出產、流行於中原地區,供這一帶的大小官僚們使用。隨著唐朝陵墓的發掘,大量隨葬品唐三彩得以面世。隨葬品唐三彩主要分為器物類,如碗、壺、盤、房屋等;以及俑像類,如仕女、文吏、胡人、樂伎、武士、天王、馬、駱駝等。
唐三彩的藝術造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時代特徵。強壯有力、神態瀟灑的武士俑、天王俑和肥壯豐滿的馬、駱駝等,充分表現了唐初國力的強盛;從臉部稍胖、體態豐滿的女俑,可以看出唐朝人是以胖為美的。
建窑
在今福建建阳。始于唐代,早期烧制部分青瓷,至北宋以生产兔毫纹黑釉茶盏而闻名。兔毫纹为釉面条状结晶,有黄、白两色,称金、银兔毫;有的釉面结晶呈油滴状,称鹤鸽斑;也有少数窑变花釉,在油滴结晶周围出现蓝色光泽。 种茶盏传到日本,都以”天目碗”称之,如”曜变天目”、”油滴天目”等,现都成为日本的国宝,非常珍贵。该窑生产的黑瓷,釉不及底,胎较厚,含铁量高达10%左右,故呈黑色,有”铁胎”之称。宋代著名书法家也是茶学家的蔡襄在《茶录》中云:”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燲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可见,宋代盛斗茶之风,又视建窑所产茶碗为最佳之器。
景德镇窑
在今江西景德镇。始烧于唐武德年间,产品有青瓷与白瓷两种,青瓷色发灰,白瓷色纯正,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之誉。它在宋代主要烧制青白瓷。元代为宫廷烧制青白瓷,上有”枢府”字样,还烧制青花、釉里红等品种。至明代它成为全国瓷器烧制中心,设立了专为宫廷茶礼烧制茶具的工场。这时青花瓷有很大发展,日本茶道之祖村田珠光十分喜爱。此时,釉上彩、斗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种相继出现,还烧造了多种名贵蓝、红釉、甜白釉瓷器。清代时它又创制珐琅彩、粉彩等多种新品种。自宋代开始,景德镇瓷器就远销日本,明清时大量输入欧洲。
宋朝,因為瓷器技術開始成熟令中國的陶器的輝煌被瓷器完全蓋過。此後中國的陶瓷器重點便落在瓷器上。
元青花瓷
元朝時,中國自中東地區引入 吳須 釉並開始於景德鎮生產青花瓷器。青花瓷是瓷器中的霸主。它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它是绘有图案的,白底蓝画,绘制花鸟鱼虫或是人物故事。而在此之前,都是单色瓷。青花瓷在元朝之前就已经出现,元朝青花瓷的烧制技术成熟,元明清三代都有生产青花瓷。明朝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奉为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青花及釉裏紅瓷器最能代表元朝瓷器的特色
青花瓷以鈷料作呈色劑,於瓷胎上繪畫,然後罩上一層透明釉,在1300度高溫下一次燒成。青花瓷釉為釉下彩瓷器。
釉裏紅- Underglaze red -創燒於元代是以銅紅料在瓷杯上進行彩繪,施透明釉高溫一次燒成。明初洪武時,曾燒製釉裏紅器,但呈色較灰暗。及至清康熙後才趨成熟,而且更發展出青花和釉裏紅相配合的瓷器品種〝青花瓷裏紅〞 ,不但紅色鮮豔,且有膿淡層次。
青白瓷Qingbai 釉色介乎青色和白色之間,清澈透影。一般清白瓷胎體細密堅緻,潔白純淨。薄薄的釉層在皿身凹陷處或花紋飾邊沿顯出淡清暗影,故又名 影青。青白釉器物造型豐富,除生活用器皿外,還有人物雕塑和魂瓶等。
龍泉窯 Longquan ware位於浙江省龍泉縣,主要生產青瓷、釉色有粉青和梅子青等名目。有層豐潤清翠。徐生產日用器皿,更有素塑像、仿青銅器和古玉器的造型。常用裝飾技法有刻花、印花、塑貼等
遼 Liao Dynasty
遼代陶瓷以白、綠、褐釉瓷和三彩陶瓷為主要品種。皮囊壺、pilgrim flask 馬鐙壺、長頸瓶 tall neck和印花海棠式長盤尤具濃郁北方遊牧民族風格的特色。遼三彩風格明麗素淨,以黃、綠、白為主。
明清彩瓷
彩瓷的工艺较为复杂,像做煎饺一样,需要两道工序。首先要烧出白瓷,然后上色,上色之后第二次烧,第二次要比第一次温度低。康熙皇帝时出现的珐琅彩是彩瓷的一种,珐琅是外国人的绘画染料,用珐琅彩烧制瓷器也体现出了对外交流交往的发展。
清末民初,中国陶瓷业停滞不前——尽管如此,中国手工制瓷业已达世界巅峰。英国韦奇伍德瓷,法国塞夫勒瓷,德国麦森瓷,荷兰代尔夫特瓷,日本萨摩瓷、九谷瓷和伊万里瓷,朝鲜半岛的高丽瓷等名窑是在模仿、学习中国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手工产品质量无法与中国比肩。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不及中国古代手工瓷(或者说艺术瓷)的几十分之一,即是明证。
然而明清的紫砂壺等陶器乃至近代的江蘇宜興、廣東石灣的陶器工藝仍然有非常高的水準。
16世紀晚期,紫砂陶製作開始成熟,各式各樣的紫砂陶具開始出現,其中以紫砂茶壺為最。清代開始紫砂壺造型變為繁複,壺面上出現題字,書畫乃至篆刻,成為文人雅士把玩之物。
中國五大名窯,也稱宋代(北宋)五大名窯,是指中國宋朝建立的五個燒製瓷器的大窯。它們分別是:
- 汝窯:主要產青瓷,有「雨過天青雲破處」的美譽。語出周世宗柴榮。
- 鈞窯:利用鐵、銅呈色的不同特點,出藍中帶紅、紫斑或純天青、純月白等多種釉色,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具有乳濁而不透明的效果。
特點: 1 鈞瓷的釉色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融匯,燦若雲霞。
2 鈞瓷兩次燒成,第一次素燒,出窯後施釉彩,二次再燒。
3 因鈞瓷釉層厚,在燒制過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補裂紋,非常類似蚯蚓在泥
土中爬行的痕跡,故稱之為「蚯蚓走泥紋」。出窯後形成有規則的流動線條。
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
- 官窯:分南北。北在汴京,南在杭州鳳凰山下。釉色以粉青为主,淡白次之
- 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始燒於晚唐、五代,盛燒於北宋,金、元。以出產白瓷著稱,色澤潔白,不太透明。
- 哥窯:哥窯瓷土脈微紫,質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種瓷釉彩,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表面滿裂紋。此窯和弟窯是章氏兄弟兩人所建。
中國古代著名窯廠,北宋時期在汝州創辦,並以其生產地命名。
北宋晚期,原為民間生產印花青瓷的汝窯被壟斷為官窯,專為宮廷燒製御用瓷器,因此汝窯包含汝官窯和汝民窯兩部分。汝官窯燒製的時間短暫,不久後就毀於宋金戰火,所以汝瓷極為罕見。南宋時期就有人感嘆其難得,後世更進一步將汝官窯列為北方青瓷之首、五大名窯之冠,故今天多以汝窯作為汝官窯的代稱。
20世紀後半葉以來,陸續有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汝州市張公巷和文廟等3處被認定為汝窯可能的窯址,其中清涼寺汝官窯遺址被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德鎮Jingdezhen、磁州窯 Cizhou、建窯 Jian、 福建建陽窯 (兔豪斑、油滴斑)、吉州窯 Jizhou (玳瑁斑)、定窯 ding、龍泉窯longquan、汝窯Ru、官窯Guan、哥窯 Ge及鈞窯Jun。
製作工序
一般認為最早的陶器是手製的,並在篝火燒制。燒制時間短但火達到溫度可以很高,約在900℃左右,而且升溫速度很快。黏土、沙、砂礫、打碎的貝殼或打碎的陶器調合後,被用來製造篝火、燒製陶瓷器,這是因為它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坯體質地,令水及其他揮發性成分更容易離開。黏土中較粗糙的粒子亦會在冷卻時限制陶器坯體內部收縮,此過程以緩慢速度進行,並減低熱應力及破裂的機會。早期以篝火燒製的陶器主要是圓底的,用意是避免尖銳的角撞擊導致破裂。最早有目的而建設的窯是穴窯(pit kiln)或溝窯(trench kiln),即在地面掘一個洞再在上面鋪滿燃料。在地面的洞提供了隔離層,令燒製過程更好控制。
陶器製作要經歷原料採集(選料)-制土-練泥-成型-裝飾-配釉-施釉-乾燥-燒制-成品等一系列工藝流程。
篝火(英語:bonfire)泛指一般在郊外地方,透過纍積木材或樹枝搭好的木堆或高台,在活動裡燃點的火堆。在歐洲,燃點篝火是慶祝仲夏節的活動之一。「篝火」這個字在歐洲多個的語言裡,都是由「骨」(英文:bone)和「火」(英文:fire)這兩個字來組成,反映出這項活動過去的歷史。在過往凱爾特人還在歐洲大陸生活的年代,他們在慶祝夏季完結的薩溫節時,會把動物的骨頭壘疊在一起焚燒,以圖趕走邪靈。時至今日,這種做法仍然在愛爾蘭保留,但一般只限在萬聖節前夜或仲夏節燃燒。
造型
- 碗 —— 茶碗、飯碗等;
- 盤 —— 大皿;
- 碟 —— 小皿;
- 瓶 —— 壺形容器中,口小或者細長者。包括梅瓶、玉壺春、瓢形瓶、蒜頭瓶等,各類形狀;
- 壺 —— 帶有出水口和手柄的容器;
- 盆 —— 包括面盆、花盆等,較深的容器。
顏色
最早的素瓷依照顏色分類,有三種常見顏色:
釉里红
釉里红是以铜发色的釉下红彩,元代景德镇首创,特点是颜色有晕散,红色里经常出现绿色的斑点,叫美人醉。釉里红对窑温和气氛(窑内氧气浓度)的要求苛刻,元代把握不好,烧出的釉里红偏黑,许多都看不出红色来。但是我们窑工从来都不抛弃不放弃,到明朝宣德时,釉里红稳定了,然后又烧了三百年,到雍正皇帝时,唐英老爷终于做出了完美的釉里红。
彩繪瓷和其他彩色瓷器中較為著名的有:
但聞名天下的唐三彩卻不是瓷,只是低溫鉛陶器。
陶器年代的考證
陶器對於年代學是確定無文字文化的年代的必須品,而同時亦對考究歷史文化的年代有幫助。主要由中子活化(neutron activation)進行的微量元素分析令黏土的來源可以準確確認,而熱釋光(thermoluminescence)測試則可以估計出陶器最後的燒製日期。透過考證史前燒製後陶器的碎片,科學家得出在高溫燒製過程中,黏土中的鐵物質與在燒製當時的地球磁場有相同的狀態。
古玩鉴定仅仅凭借肉眼与经验识别,其可靠性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存在困难并很难形成说服力,尤其是在拍卖现场或研讨会上,如今行业内都通过辅助性的便携式视频显微镜来进行现场识别! 如Anyty的 MSA200、WM401TV、WM601TV、WM401TVPC、WM601TVPC等显微镜识别可把微小的东西放大,在100-200倍率、400-600倍率都可很清晰看到黏土的样式、气泡等情况,在显微镜下可一目了然,有经验的古玩爱好者,根据这些信息,就可判断古玩的年代、出入及真伪。
骨瓷(英語:bone china)又稱骨質瓷,在燒製的瓷泥中添加了動物骨灰(豬、牛骨),以改善瓷器的玻化及透光度。
骨瓷是一種低溫軟性瓷,無法手工拉製,只能用模具旋製或注漿等工法生產。換言之,骨瓷必須批量生產,少量個別生產成本太高。
歷史
骨瓷是英國人在1794年發明。由不同造型和不同裝飾風格發展出一批世界知名品牌。英國特倫特河畔斯托克,又稱史篤城,是英國瓷器工業的重要產地,號稱瓷都。
60年代日本人成功打破英國人對骨瓷市場二百多年的壟斷,成為世界第二骨瓷強國。[1]
70年代末,中國唐山人開始試製骨瓷。經過不斷努力,90年代唐山的骨瓷生產已經具備相當規模。21世紀初,價格富有競爭力的中國骨瓷迅速進入世界骨瓷市場。唐山是中國骨質瓷的重要生產基地,稱為「中國北方瓷都」。中國有80%的骨質瓷都產自唐山。
性質
骨灰的加入改善瓷器的性能,但加入的份量有所限制。骨灰含量越高,瓷泥可塑性越低。一般的(高含量)幼骨瓷fine bone china 含骨灰約 40%~42%。超過45% 時難以成形。[2]
骨瓷是一種低溫、軟質瓷,素燒溫度約攝氏800度。施以一層透明釉後,入窯進行釉燒;其溫度約介於1150~1175度之間。成品骨瓷器具必須經過:一次素燒、一次釉燒和一次釉上彩(素 面則無需此道工序)。骨瓷裝飾必須在釉燒以後進行,因此,骨瓷多數以低溫750~800度左右,以釉上彩進行表面紋飾的裝飾。
本色是帶黃的象牙白,近年高白骨瓷更受歡迎,成為骨瓷產品的主流。骨瓷的潔白溫潤可人、較之白瓷的冷白更適合做高檔日用餐具。同等厚度的骨瓷比軟質白瓷強度更好,更不容易崩口撞碎,可以做得更薄更輕。
骨瓷的分類
-
BONE CHINA(骨瓷),加入動物的骨粉後,製作上會較薄,手工上比一般的瓷器來的精緻。
-
FINE BONE CHINA (精緻骨瓷) ,冠上了「FINE 」表示其特殊的成分而表現的精製度、硬度、透光度、淨度或白不白的程度,其精緻程度會比BONE CHINA來得更好
-
FINE CHINA (精緻瓷器)泛指精緻瓷器用品
花觚
觚(讀作gū),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也用作禮器。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為喇叭狀。
觚始見於新石器時代陶器,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夏、商、周時期流行青銅觚,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見。
宋人喜用古銅器插花,銅觚在宋時開始被稱作「花觚」。由於觚的造型別致,器形優美,符合文人的審美雅趣,在宋代逐漸普及。
然而銅觚在當時畢竟是少數顯貴的收藏,為了適應更多人士的需求,在南宋時期開始出現仿銅觚造型的瓷器。
人們通常把早期的花觚描述為「尊」。瓷製花觚始於元代,主要流行於明嘉靖、萬曆至清乾隆這一段時期。隨著瓷器燒造技術的不斷提高,瓷器的造型更加豐富,很多陳設用瓷開始有了一定的實用功能。
早期的花觚除了陳設用之外,民間多用於插花,布置廳堂。花觚的造型雋秀,端莊大方,線條變化十分豐富。常見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兩種。裝飾題材有人物故事、民間傳說、纏枝花卉或是花鳥等。
花觚的時代特徵十分明顯,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間是鼓腹,下部是鳳尾,器型古樸典雅。
我們常見的明代花觚以五彩最為貴重。一般都呈現出文飾繁密,層次分明,色彩艷麗,風格硬朗的特點。
明清時,瓷製花觚多有燒制。除景德鎮燒制外,尚有龍泉窯、德化窯等地製品。主要品種有青花、五彩、顏色釉等。
作為中國瓷器器形最奇怪的一種,花觚不得不說是我國古代裝飾類陶瓷的一種偉大創造。
從不同時期的花觚我們可以領略到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造型的變化,在欣賞它的藝術美感的同時,從色彩、胎釉、造型、胎體去辨別不同時期的品種,增強鑑別真偽的能力。
Slipware 以化妝 土繪上圖案的陶器。在塑了形的黏土上灑上白色、棕色或黑色的化妝土,然後用各種工具勾出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