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交的健康 13-3-2020
獲得與配偶、親人、相識及不相識等人和諧人際關係自然會覺得幸福,因我們不是單獨活在荒島上,在群體生活中,社會秩序及社會上各階層人士的和諧 對個人幸福十分重要。
獲得與配偶、親人、相識及不相識等人和諧人際關係自然會覺得幸福,因我們不是單獨活在荒島上,在群體生活中,社會秩序及社會上各階層人士的和諧 對個人幸福十分重要。
要關係和諧上一章已經提到如何獲得他人的愛及如何愛他人,這一章主要講品格和德行。
休姆《人性論》: 想靈魂無紛擾,唯一方法就是用美德去佔據它
培養高尚品格與道德倫理行為
美德(virtue)
美好的品德: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
美德是維持圓滿人際關係的重要品質,是人類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美德的實踐及發揚有利於社會生活的進行。
美德是道德上的卓越。 美德被認為是善在道德上體現出來的特質或者品質,因此美德被視為美好原則和道德的基礎。 個人美德被視為是促進和實現集體以及個人偉大的特性。美德指美好的品德,優良的品質、情操和行為,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培養的優點。
美德有內在美而表現出來的是 個人的善行善舉。內在美是人的品性,一個富有美德的人,是一個有氣質的人,被稱為有涵養,有內在美。內在美德表現出來給人看得到的個人行為形成人們印像中你的人格 。
人類的行為由慾念、理性、 靈性及意志構成。 當理性具備智慧, 意志具備勇氣,慾念具備節制這些德行時, 將能實視正義。真誠對自己, 憑良心做每一件事 , 問心無愧。無論什麼情況,一定要誠實,說實話及有誠信。 以上德行是修身之道,接受良心、習俗、禮(社會秩序) 及法律約束,可令自己減少行差踏錯,問心無愧,獲得尊敬及信任, 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獲得尊敬及信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以下是良好的品格:
1.有善心,有同理心 及惻隱之心,並能待人誠懇 。因為有慈悲的悲心所以會做人慷慨及樂善好施。因為有同理心所以會懂得寬恕及包容他人(寬容)。
2.有自信心,所以會謙虛,不會執著、謙卑、 難得糊塗、幽默、圓通、不貪婪、有決斷力、和藹、待人誠懇出自真心、平易近人、 謙讓、 做人圓通。
3. 懂得感恩, 能知恩圖報 及念舊。
4.有良知所以不會加害他人,守禮、有道德 、守法、 守信用 、忠直、忠心、 言行相符、
慎獨 (在自我獨處時要嚴於律己)、 廉潔及自律。做人守信用所以給人一個忠直、忠心的感覺。
5.有正義感,能辨別是非,所以做人正直、公平、公正、有義、知對錯及 知道羞愧。 正義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為。知對錯,公平公正, ,憑良知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行為。 人在做, 天在看(CCTV)。不偏私,不讓私人的感情影響自己的決定,給每一個人同等的機會。
6.因為有勇氣所以給人勇敢的感覺。勇氣 是當內心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而勇敢是能真正付之行動。
7.有智慧所以做事審慎。
8.因為節制/自律/自制所以可以克己奉公、守法、有禮 、循規蹈矩、 有 修養、誠實及有信用。
9.有禮 -行為 做事合情合理,待人接物守禮重義,追求圓滿和諧。禮貌,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貌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不禮貌的行為包括排隊打尖、不讓位予老人家、公眾場所大聲喧譁、不尊重長輩。不注重自己的行為與儀容衣著。缺乏公德心如隨街拋棄垃圾吐痰破壞大自然環境 等。
10.謙卑 /謙虛 /修養-謙卑敬畏態度, 不傲慢。人總會有錯, 不要追求十全十美, 能接受批評。因批評你表示他人未放棄你, 仍然關心你,希望你變得更好。謙虛是不看重自己的功績。修養是恰當的、適度的表現出你的需求,會等到恰當的時機去滿足需求,避免對自己或別人造成傷害。
11.寬容 -有修養,寬容是尊重、接納與自己志趣不投或格格不入的人或事。在人的一生中,寬容是一種人生的修養。寬容是指人處世有度量,不苛求,能夠有諒解、克制、包容的胸懷,但是寬容並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它是隨著人們知識不斷地豐富、智慧不斷地增加、修養不斷地提高,才慢慢感悟出來的人生道理。也就是說,它是人的思想品性、社會閱歷、人生抱負、文化修養等因素息息相關的。 寬容的人能夠理解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從而產生強烈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學會寬容,互諒互讓 ,能讓生活中多一份和諧和幸福,少一份煩惱與仇恨吧!寬容用於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背景下的,指對於持不同意見的人表示一定的理解。強調 多元文化等價值,如社會須尊重不同種族、宗教、性別及性傾向的觀念。
12.和善、好脾氣、隨和、難得糊塗、平常心。
13.誠信-誠信是人的核心價值,承諾思想行動一致;「誠」是誠實,「信」是有責任心、信用。相反的,無誠信者是偽君子或真小人。 對於誠信,受眾對之有較高要求,包括律師、會計師、教師、牧師、銀行家、公眾人士、政治家等。誠信在法學上的具體表現就是誠實信用原則,簡稱誠信原則。
14.誠實指人凡事忠於事實,不偏左右。一般認為,不做不公平的行為,如,不偷竊、不作弊等都是誠實的一種表現。誠實的相反就是謊言,包括一些通過隱瞞、壓制或誇大部分事實以達致不可告人之目的等卑鄙行徑。一個人在犯錯後最容易說謊,企圖掩蓋事實,從而落入不誠實的惡性循環裏。所有的文化都注重誠實,誠實是普世價值之一;然而與之相對地,使用語言以操縱他人、或以語言蓄意誤傳或誤導的行為,也就是所謂的欺騙,也普遍存在於所有人類社會中,是普世文化通則的一部分。
15.真誠/誠懇-對人真誠, 懂得用情用心交朋友,守信 (trustworthiness)。真誠是真心實意,坦誠相待,以從心底感動他人最終獲得他人的信任。真誠的人格能使我們廣結善緣,使人生立於不敗之地,能夠締造幸福美滿的人生。
16.寬恕-寬恕自己,原諒他人。寬恕,或饒恕、原諒,是一種自願行爲,其中行爲人(即受害者)放棄針對加害方的消極感情(復仇等),甚至還能為對方祝好。寬恕常被視為一種美德。而容易原諒別人的人通常活得更加開心、健康。有研究顯示這類人的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都比不容易原諒他人者更加健康。寬恕亦都可以從學習而得到。
17.圓通[flexible;accommodating]
通達事理,處事靈活, 懂得讚美他人。不圓通 是缺乏機智,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該說話,哪些話說得不是時候。
美德的實踐和意志(will)有密切的關係,一個人是否為有美德之人,在於是否能實踐美德,知而不能行或不肯行,就不能確定是否具有美德。
意志力好所以人覺得你有毅力 及有不屈不撓精神。「毅」是在艱難困苦中堅持下去的毅力,以及在遵守道德準則方面的毅力。中國人十分重視「力行」的美德。中國文化認為,人格的完善,社會的進步,重心不在知遇言,而在於行。「君子納於言而敏於行」
重申美德可以由遺傳或外來因素影響而形成,但亦都可以 憑藉修煉、改變心態、智慧及靈性的成長得以培養得來。有了高尚的美德,我們向聖人目標又邁進一步。
參考:
善(善良)
善是第一品德,對生命的同情。同情心,最高境界的善行。孔子說. 善是「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 你就該怎麼對人。 同理心也。
善惡 觀是一種價值觀,是一種對人們的思想行為作出肯定或者否定評價的標準。
善(good)
善是存好心(善心及愛心),說好話, 做好事(行善)。
善心是天生的,它由憐憫慈悲心引起,是利他主義(altruism),樂於和人分享及增加他們的快樂。
行善是說好話, 做好事。增加他人的財富(報施),健康或心靈快樂, 雖然會犧牲一部分自己的財富如金錢、 時間或健康,但卻能從報施, 助人,憐憫和寬恕的心懷,增加心靈喜悅及滿足。為善最樂。種下善因結善果。對接受者是否感恩可處之泰然。
哲學上的善
康德主張,行動的結果不能作為評價行動的標準,行動的道德價值來自行動的動機。 康德這理念可見於「好撒馬利亞人法 good Samaritan laws」,該法規定如果你對患者提供的協助證明不會造成傷害或致命,那麼你的行為毋須負擔任何責任。康德又說過,如果行善是為了行善以外的動機, 那麼行為的道德性質就有瑕疵。
宗教上的善
佛教術語中,對善的見解和哲學的見解有些不同。 善意為好的、增長、改善、有利益的,用來形容能帶來利益、好處的事物或行為。
基督教聖經教導 守法律只是善的一部分,善的另一部分,就是在法律以外的事情,如: 憐憫和寬恕等等。這些事情是法律不會強迫人去遵守的。 聖經的舊約,便是教導當時的猶太人守律法,而新約的部分,便是耶穌教導我們善的餘下部分,就是憐憫和寬恕,屬於人心的部分。
仁
善的對象是不相識的人便是仁愛。 『已所不欲, 勿施於人』。將心比心。 善解人意。
孔子認為是恕道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恕道也就是將心比心,用自己的心情體經=驗別人的心情。形容設身處地從別著 想。忠心的對象可以是夫妻、公司老闆、國家。原本是對方幫忙自己,但當對方有需要時自己不離不棄報答對方,不求回報。一個忠 心的人 只因為對方有恩於他及大家有感情再加上個人有良知。
忠 意指盡心盡力,「忠」的定義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倫理與道德
倫理是人們在處理相互關係時所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對人的行為規範和要求,通常是指社會的秩序、制度及習俗。道德是人的內在規範,即個人的行為、態度以及心理狀態。道德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內在要求。
何謂道德 MORALITY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是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係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另特此補充,道德為非正式公共機制,非正式即指無法律或權威能判定正確與否,而公共機制指所有場合都能套用的準則。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
道德標準隨著文化時間及批評者有所不同。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是人們評價一個人的尺度。一個人若違背社會道德,比如不仁不義、不忠不孝,那麼人們就會給他負面的評價,造成他沒有好的名聲,從而對他形成一種來自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約束他的行為。另一方面,對很多人來說,道德是個人良心的自覺遵守,無需周邊人群的社會壓力制約。人們對一個人的道德評判,主要來自於這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所謂「有言者不必有德」,口頭上標榜仁義道德的不一定真的有仁義道德,因此人們往往「聽其言而觀其行」然後作出評判。個人對道德的意見,對己對人,有寬容者,有苛求者。中國文化中多有提倡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恕的思想。 中國傳統道德基本概念包括 四維(禮、義、廉、恥) 及 五常(仁、義、禮、智、信)。在現在香港社會 不道德的行為包括包二奶、婚外情、賣淫、嫖妓、通姦、不孝順及講大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