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尾去日本旅行,才發覺原來老友陳醫生Albert 是資深 Hi Fi 發燒友,所以最近我便約他一齊去選購無線耳機聽 家中的環迴音響。他還帶了 Sennheiser的高級耳機及與它配搭的耳機前級擴音機借給我,真是十分感激。
當晚先在我公司試聽了他帶來蔡琴CD的那首月光小夜曲,晚飯後到旺角華仁會買完了耳機便順便用Albert帶來的蔡琴 CD 試聽了三種 Hi Fi 組合。第一種用八千多元一對的喇叭配萬多元的前後級擴音機來聽。之前在我公司聽,Albert可以聽到三隻蛤怪的叫聲,這一套他便可聽到十多隻蛤。而我也明顯聽到蔡琴的嘴巴由很大變到很少,這表示它的分析力好。聽第二套再昂貴一點的擴音機Naim Audio,蔡琴的位置更加明顯 及向前踏前了一步。第三套用了另一更貴價的喇叭 Harbeth P3ESR ,但保留之前的擴音機,結果效果不及第二套好,這說明了喇叭與擴音機都要匹配。雖然當晚沒有購買喇叭,但 幾星期後,我受不了誘惑,買了一對KEF R300喇叭。
在公司聽蔡琴那首歌,我原先一隻蛤乸也聽不到。經 Albert 提示後才察覺有蛤怪並留意它的位置 及數量。好的 Hi Fi 設備能還原聲音的空間感,所以蔡琴的嘴巴越嚟越細及蔡琴的位置越嚟越清楚。 Hi FI 設備能還原錄音時的實際情況,但我們也要增強自己的聽覺覺察力才可以欣賞到音樂的細節。在一次飯局中,黎牙醫Edwin 知道我想吸收多一些現場監賞 Hi Fi的經驗,便主動邀請我去他的家中欣賞他那套用黑膠碟播放器的音響器材。難得有這個機會,我也叫埋Albert, DPA會長黃醫生及 熊醫生一齊參加 。黎醫生喜歡聽古典音樂並用了一年時間親身體驗在大會堂及尖沙咀演奏廳 的現場古典音樂演奏,又用了一年時間來調教他的 Hi Fi i器材。現在他才滿意自己的設備。他說純潔不受幹擾的 電源十分重要,所以有自己供應的另外一組電源。 喇叭使用 英國 Harbeth 40.2, 上面加了外置氣動高音,唱盤是德國Dr. Feickert Analogue。 聽了他幾張珍藏黑膠碟,音響效果現場一樣,真是令我大開耳界。
經過 Edwin 及Albert的提點,我對hi-fi又燃點了興趣,加上我亦想知道新的數碼串流技術及如何將網絡、電腦或手機的音樂 (CAS computer as source) 用家中的 Hi Fi 設備來聆聽,所以便尋找資料,寫下了下面的筆記與大家分享。
何謂HI-FI
Hi-Fi是英文High—Fidelity的縮寫,即高保真的意思,是指逼真地還原音源信息,即原汁原味。Hi-Fi音響設備在放大及重放過程中,對聲音訊號各項指標不失真地放大、處理以還原聲原的本來面 貌,強調的是原汁原味,大多用于欣賞音樂。
Hi-Fi 唱片指的是錄音優良的唱片。適宜用於專業欣賞並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音樂的要素包括:
音樂的主要元素有音高(或聲音的頻率)、節奏和音色 (音波波形)。不同的音高重疊形成和聲,音高依據節奏進行成為旋律,常用的音高形成音階和調性,規律性的強拍和弱拍形成節拍,拍子的快慢構成速度。
音波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波長越短
欣賞 HI FI 聲音三大元素
1.頻率
人耳真正能能聽到的範圍是在90 Hz -15.1K Hz, 最高是 20Hz – 20KHz。
重低音 50Hz
低音 50-150Hz
中低音 150-600Hz
中音 600-1800 Hz
中高音 1.8-4kHz
高音 4-10kHz
超高音 10kHz
鋼琴的音域 30 – 4000 kHz
Cd音頻響應局限在 20Hz-20kHz
2.音量與響度
音響設備重現音量大約介於65至95 dB
動態範圍 =音響最大重現音量 – 環境噪音音量
3..立體感 -音源定位
耹聽環境也很重要。
欣賞 Hi Fi音樂
要懂得欣賞高傳真音響(Hi-Fi) 能否張優質的聲音忠實地重現出來,我們應該對現場的原本音樂有一定的認知才可以作出批評 。 所以要多去聽古典音樂會、歌星的演唱會及 藝人的現場演奏等 。並且要加強自己對聲音的覺察, 聽低音是否厚身、層次感豐富,人聲是否咬字清晰及富有感情,高音是否悅耳,音色是否自然爽朗細纖,並欣賞 音響設備對音樂的分析能力、音域是否廣闊、定位、低雜音、低失真及空間感是否優越 。
音樂檔案 BIT/KHZ(BIT DEPTH/SAMPLING RATE)- CD 16 BIT 44.1KHZ 的由來
人的聆聽範圍約在20-20kHz, 根據Nyquist theorem,樣本必須為兩倍,即40kHz以上。最初數碼媒介不多,磁帶成為最佳選擇。磁帶有兩種標準: 525 lines at 60 Hz 及 625 lines at 50 Hz。要滿足此兩種標準便要找出其公倍數。
最後的結果是44.1kHz。這樣525/60及625/50磁帶均可用來錄音了。
60Hz磁帶有35條line不能用,可用的為490條line/frame or 245 line/field
sample rate of 44.1kHz=60 x 245 x 3
50Hz磁帶有37條line不能用,可用的為588條line/frame or 294 line/field
sample rate of 44.1kHz=50 x 294 x 3
正常的標準 CD (Red Book CD) 音頻格式是 16bit/44.1kHz
其中 16bit 是 Bit Depth (位元深度) – 分辨率
而 44.1kHz 是 Sampling Rate (採樣率) – Bandwidth 頻寬
對於 HDCD (High Definition CD),它是 20bit/44.1kHz
高質錄音室音頻文件 (Studio Master),它們可能是 24bit/96kHz 或 24bit/192kHz
增加位元深度,理論上 Dynamic Range (動態範圍) 加大:
16bit – 96dB
20bit – 120dB
24bit – 144dB
Digital Resolution 數碼分辨率:
16bit = 2 ^ 16 = 65,536
20bit = 2 ^ 20 = 1,048,576
24bit = 2 ^ 24 = 1,677,7216
對於 2 Channel (立體聲兩頻道), Data Rate (資料頻率):
16bit/44.1kHz : 44,100 x 16 x 2 = 1,411,200 bit/s = 1,411.2 kbit/s
20bit/44.1kHz : 44,100 x 20 x 2 = 1,764,000 bit/s = 1,764.0 kbit/s
24bit/96kHz : 96,000 x 24 x 2 = 4,608,000 bit/s = 4,608.0 kbit/s
24bit/192kHz : 192,000 x 24 x 2 = 9,216,000 bit/s = 9,216.0 kbit/s
因此,HR Audio 24bit/96kHz 及 24bit/192kHz 較 Red Book CD 16bit/44.1kHz 會有更多的音頻資料,分辨率更高,動態範圍更大。
請清楚注意最重要的參數是 bit depth 分辨率 16bit vs 24bit
而 Sampling Rate 採樣率是相對較次要 44.1kHz vs 96kHz / 192kHz 更要清楚,高質素的是指原錄音聲軌 Studio Master Audio Record (24bit/96kHz 及 24bit/192kHz)
並非後期加工的升頻制作 Up-Sampling Audio File 16bit/44.1kHz –> 24bit/96kHz
以 16/44.1 升頻至 24bit/96kHz Audio File 並無加多資料的,只加大 File Size,是假 High Resolution。
其聲音質量及動態範圍,均不能與 24bit/96kHz Studio Master 相提並論及比較
所以醒目的朋友,千萬不可被升頻至 24bit/96kHz 的表面數字所誤導。
立體數碼音響的檔案大細
Bit Depth | Sample Rate | Bit Rate | 1 Stereo Minute | 3 Minute Song |
16 | 44,100 | 1.35 Mbit/sec | 10.1 MB | 30.3 MB |
16 | 48,000 | 1.46 Mbit/sec | 11.0 MB | 33 MB |
24 | 96,000 | 4.39 Mbit/sec | 33.0 MB | 99 MB |
mp3 | 128 k/bit rate | 0.13 Mbit/sec | 0.94 MB | 2.82 MB |
音樂載體
LP 黑膠碟
CD- 16/44
數碼音訊檔格式
無壓縮- android-WAV
apple-AIFF
無失真壓縮- android-FLAC
apple-ALAC
失真壓縮- android-WMA
apple-AAC
MP3
DSD 256/ 512 Direct Stream Digital= 1 bit audio-SACD 採用
取樣週波數為2.8 224 MHz 及 15.6 448 MHz。 能重現更接近原音的聲音,
就連高音質光碟片 SACD 也都是採用這種編碼方式。
DSD native
PCM 脈衝編碼調製(LPCM) 32 bits/768 KHz 取樣率
MQS CD- mastering quality sound- 24/96
黑膠唱片-類比
黑膠唱片,習慣又稱電木唱片(英語:gramophone record)早期為石墨材質,之後使用蟲膠(後期再改用聚氯乙烯,即PVC)壓製,上面刻有凹凸的坑紋以記錄聲音。早期的黑膠唱片只有單聲道,到後來發展成為雙軌的雙聲道音軌。黑膠唱片可使用鋼針(早期手搖唱機)和粗紋寶石唱針(電唱頭)放唱。
密紋唱片(英文:Long Playing record,簡稱LP)是一種每分鐘33⅓轉的乙烯基(如聚氯乙烯)材料製成的唱片,一般直徑為10或12英寸。密紋唱片推出於1948年,在1988年雷射唱片(CD)被廣泛使用前一直是唱片音樂的首選發行形式。密紋唱片以類比方式錄音。
每面大約可以錄製6首歌左右。
黑膠唱片的吸引之處,在於音色像真度極高,聽起來猶如歌手樂隊在你面前現場演出一樣,效果是CD不能比擬的,加上聲音帶有懷舊味道,聽着教人勾起回憶。
密紋唱片和黑膠唱片一樣是用機械的刻紋和以唱針讀取,故有先天的噪音問題,而且經多次聆聲後噪音會因為音紋的磨損而增大。所以才需要以數位唱片代替。
因類比訊號(analog)理論上解析度為無限大,而當初CD在制定規格時在播放時間的考量下取樣頻率僅44.1kHz、動態也只有16bits,被認為高頻容易產生相位誤差、動態也不足;且CD在錄製時需經過一次類比-數位轉換,錄音及後製時使用的頻率也不一定是44.1KHz的倍數,播放時又需再次進行數位-類比轉換,三次轉換(甚至可能還要加上96/48降轉至44.1的轉換)皆會損失部分訊號。
故在使用有一定水準的器材情況下,密紋唱片的音質明顯優於CD;然而使用廉價器材時密紋唱片音質可能不如CD;在理論上提高解析度可以解決CD的缺點,因此有了SACD及High-Resolution Audio(高解析度非失真壓縮的數位音樂);但有些音響迷認為新媒體的音質還比不上CD、其中可能原因包括新媒體並非重新錄製、而是由舊的低解析度母帶升頻而成。而最新的數位格式是High Fidelity Pure Audio則極為罕見。
由於唱片再度流行,許多專輯也推出唱片版,新的唱片專輯的訊源大多是數位音訊,若該唱片專輯是使用44.1KHz/16bit的低解析度音訊轉換,則該唱片音質會低於CD
CD
SACD SUPER AUDIO CD
SACD 全名為「Super Audio CD」由 SONY 與 Philips 共同制定的,主要就是要提供比起 CD 能有更好的音樂品質。但在講 SACD 的同時不能不說 SACD 的取樣方法並不是像 CD 一樣使用「PCM」的方法來擷取聲音檔,而是使用一種叫做「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的方式擷取聲音檔,在 DSD 上的取樣頻率來到每秒 2,822,400次,比起 CD 的 44100 次還要高出 64 倍,而且是以 1bit 的單位在紀錄資訊,所以不同於 PCM 每 16bit 一個單位的取樣方式,因為在這樣的取樣方法下,可以由量化不精確的聲音訊號而造成的噪音和失真,減少至一個位元以內的誤差。
音樂CD(CDDA)採取44.1KHz的取樣頻率16bits的解析度,理論上紀錄頻率已經超過人耳極限、噪音也低於器材底噪,但其音質總是被人詬病。原因包括錄音及播放時的數位類比轉換會有誤差,而數位後製也造成了誤差,甚至錄音及後製時的取樣頻率並非44.1KHz的整數倍頻率、這樣頻率的轉換也會造成誤差(這種誤差最明顯),由於CD的紀錄格式只是稍微超過人耳極限,因此這些誤差加總就會讓人耳察覺。
SACD的取樣頻率高達2822.4kHz,是一般CD 44.1KHz取樣的64倍,且SACD頻率範圍更是高達100KHz以上;有人認為SACD改善了原來音樂CD音質給人冷硬的刻板印象,而以更細膩、更多細節、更柔軟的聲音呈現。SACD的錄音方式是用Direct Stream Digital(DSD,即直流數位技術)方式錄音,摒除傳統的PCM錄音方式,將所有訊號以每秒280萬次直接把類比音樂訊號波形轉變為數位訊號,也就是所謂的『直接位元流數位』,因此取樣波形非常接近原來的類比波形;而且在中低頻擁有較高的動態,高頻的相位誤差極低,噪音則出現在遠高於人耳極限的極高頻(這代表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遠高於人耳極限,可以大幅減少低通濾波器對人耳極限內訊號的影響)。另外,SACD省去位元轉換程式,降低了數位濾波而可能產生的失真與雜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SACD也可以容納多聲道以及影像,由於SACD自身的定位以及1bit量化DSD直接資料流程在技術方面的簡潔和優勢(多數DAC是處理DSD數位訊號及類比訊號的互相轉換,如果要輸出或輸入PCM格式,則必須加上DSD及PCM訊號的轉換機制,這個機制需要相當的計算能力,更直接的轉換是D類擴大機、直接把DSD訊號轉換成足以推動喇叭的類比訊號),使得大多數的資深音響發燒友經過親耳聆聽後,主觀感覺都認為SACD在音質上勝過音樂CD。
LPCM-linear pulse code modulation
LPCM 缐性脈衝編碼調製,是一種非壓縮音頻數字化技術。是一種未壓縮的音原音重現。在普通CD、DVD及其他各種要求最高音頻質量的場合中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
聽開 CD 的朋友好多都知道 DSD(Direct Stream Digital),這項由 Sony 和 Philips 合作開發的技術以往主要用於SACD(Super Audio CD) 。本來想在「後 CD 時代」繼續保持統治力,當時市場已經全面轉向播放數碼音樂檔案,SACD 一直未成氣候。反而在 10 年專利期過後,DSD 以 Hi-Res 音樂檔案的方式重返市場,掀起了一陣 DSD 音樂熱潮。
獨特的 1 bit、2.8MHz 取樣
不同於之前介紹的 4 種 Hi-res 音樂格式(AIFF、WAV、FLAC 同 ALAC),底子裡採用的都是 PCM 編碼,DSD 採用的是脈衝密度調變(PDM,Pulse-Density Modulation)編碼技術。最特別之處是取樣深度係 1bit(作為對比,CD 取樣係 16bit),取樣頻率高達 2.8224MHz(CD 44.1kHz 的 64 倍),理論上音樂的失真可以限制在 1bit 之內,避免了 PCM 編碼取樣不精確導致失真的情況。
DSD 原本的載體是 SACD,在 1999 年公佈,經歷了十幾年的沉寂,在專利過期之後,DSD 音樂檔案反而復興,早幾年開始就不斷有支援 DSD 的 DAC 推出,現時大部分的 AV 擴音機亦都支援 DSD 解碼。DSD 的檔案的副檔名包括「.dsf」同「.dff」,前者較為主流。DSD 的規格方面,「DSD64」 意思就是 CD 取樣率 64 倍的 2.8MHz,近年亦有 DSD128(5.6MHz),甚至 DSD256(11.2MHz)等超高取樣率的檔案出現,不過在 2L Music、HDTracks 等網站購買的 DSD Hi-res 音樂多數都是 DSD64 或者 DSD128。
HI-RES AUDIO
其實 Hi-Res Audio 就字面上翻譯的意思就是「高解析度音樂」,大家應該都知道(忘記的也可以先複習一下)。我們現在在取得音樂的正常來源,不外乎是 CD 或是購買網路檔案,而通常購買網路檔案的格式通常都是 MP3 或是 AAC 這類的「數位檔案」;數位檔案擁有它的編碼格式、位元率以及取樣頻率,而通常我們在說 MP3 檔案 320K 的時候說的就是「位元率」這個單位,320K 代表的是 320kbit/s 的流量單位,所以大家就會發現,當位元率越大時,檔案就會越大,原因就是這樣來的。
接著來說說 CD 的格式,一般而言我們的音樂來源都是經由錄製後,轉變為數位檔案,而 CD 本身即是個數位格式,在聲音轉換為數位格式這之間的轉換我們就將這個動作稱為「取樣」。CD 的音樂格式壓制在 CD 上都是固定的,CD 的取樣率為 16bit / 44.1kHz,也就是一秒取 44100 次取樣點,一次採取 16bit 的方式,所取出來的位元率約會在 700kbps 以上,而這樣的位元流取樣方式在技術上我們就稱它為「PCM(脈衝編碼調變)」。
所以當位元流越高,理所當然所得到的音質會更好,大家就能知道 CD 的音質大於一般 MP3 所能提供的音質了。而 Hi-Res 主打超越 CD 所能提供的高音質,其取樣頻率可達 24bit/96kHz 甚至到 24bit/192kHz,
MP3
MP3 是屬於一種「有損壓縮」的檔案格式,當初會流行起來也是因為起初網際網路的速度不高,在網路上傳送檔案需要一些破壞性壓縮的格式才能快速傳送,像是 JPEG 或是 MP3 甚至是目前影音檔的 MP4 都是屬於破壞像壓縮格式。但是因為現在網路速度已經達到 Giga 級以上的速度了,傳送一些更大的音樂檔已經沒有問題了,所以要聆聽 Hi-Res 只能使用無損格式的檔案來播放,避免聲音因為轉檔壓縮所造成細節的損失。
FLAC 及 ALAC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來了解一下,哪些格式可以支援高音質吧!要聆聽 Hi-Res 音樂,一定至少要有支援無失真(無損)的音樂格式,常見為 WAV、AIFF、FLAC、ALAC 四種;因為這四種都屬於開放源檔案格式,所以基本上廠商都會讓設備支援這幾種格式。而在有無壓縮方面,目前由於 FLAC 以及 ALAC 都提供了無損壓縮的技術,可以使得檔案變小但是卻不會讓音質失真,畢竟以 24bit/192kHz 來說,位元流就高達 4600kbps 了,一首 4 分鐘的歌曲也會高達 140MB ,這對一個音樂檔來說算是非常大了,所以才會有無損壓縮的技術誕生,讓檔案大小變小。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中文直譯為自由無損音訊壓縮編碼。FLAC是一款的自由音訊壓縮編碼,其特點是可以對音訊檔無失真壓縮。不同於其他有損壓縮編碼,如 MP3 、AAC,壓縮後不會有任何音質損失,現在已被很多軟體及硬體音訊產品所支援。
MQA
MQA全寫是「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於2014年12月由英國音響廠家Meridian發表,主要是利用特殊編碼處理,將24bit/192kHz的音樂訊息,「重組」成和恆定bit rate大約為1.5Mbps的PCM檔案,容量和流量大約只是和PCM 16bit / 48kHz相近,但利害的是,在支援MQA解碼的DAC處理下,這個檔案可以被還原為24bit / 192kHz的音質,完全百分百與錄音室高規格數碼母帶檔案一模一樣。大家試想想,本來24bit / 192kHz無壓縮立體聲音訊,bitrate是高達9.2Mbps,但MQA卻只需1.5Mbps就能做到同樣品質,實在非常有利串流使用。有了MQA技術,現時提供無損壓縮串流服務例如Tidal或Qobuz,由16bit / 44.1kHz提昇到24bit / 192kHz,在技術上變得容易,在用家層面看,有了MQA技術,即使使用Wi-Fi甚至3G/4G流動網絡,也能穩定獲得母帶級的音樂串流品質
HI-RES 無損數碼音樂檔案來源
雲端
CAS 電腦 Computer as source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QNAP or Synology)-DLNA 媒體格式
手機
串流音樂播放器內置串流音樂App-KKBOX、Spotify、MOOV, Pandora, TIDAL, NOON 等音樂供應商.
購買
串流音樂服務
現時香港提供的串流音樂服務已相當多,總有一個適合你。最本土的有 MOOV,國語和日語歌庫最強的是 KKBox,JOOX 對於本地獨立樂隊的推動不遺餘力,都各有支持的理由。
歐美音樂愛好者可選擇 Spotify,其社交與推薦功能絕對是首屈一指。Apple Music 也是熱門之選,豐富而專業的歌單令人愛不釋手,和 iTunes 自家歌庫的整合更是完美無瑕。著重音質的話,TIDAL 是不二之選,無損音樂格式的效果毫無疑問超前其他對手很多,不過月費也相對貴一點(其實還不到一張唱片的售價)。
當然,大家也可選擇直接下載,除了常用的 iTunes 之外,還有 HiFiTrack 和 HDtracks (外語或交響樂)等網站,是搜尋高音質檔案的好地方。挪威的 2L Music 和日本的 e-onkyo, mora.jp 也是不少樂迷的心頭好,唱片選擇多之餘,也有各式各樣的檔案格式可供選擇。
而其他像是 2L.no 古典音樂、Bluecoastrecords.com、Lynn Records 都有提供 Hi-Res 音樂檔供購買下載。
Hifitrack.com 就已經提供 Hi-Res 24bit/96kHz 的音樂檔案販售,該網站還標榜著從製作母 帶的同時即是採用 Hi-Res 的製作標準,另外也有透過「升頻 WAV 24Bit 96KHz」的方式,提升音樂的音質,雖然程度不比原生母帶 24bit/96kHz 好,但比起一般音樂 CD 還是來得更好。
喜歡外語歌曲或交響樂等歌曲,可到 HDtracks.com。
DMA shop DMA Group Limited 泛音(+852) 3971 0242
info@dma-audio.com
九龍旺角山東街 47 – 51 號,星際城市 2 樓 219 – 223 號 Unit 219 – 223, 2/F., Sim City,
No.47-51 Shantung Street,Mong Kok, Kowloon
音樂播放軟件
1.window-foobar 2000
2.apple-iTune
音樂播放硬件
1.Media player
NAS音樂庫
網路連接儲存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網絡儲存伺服器
它 是有網絡(LAN)功能的 HDD 硬碟 。能存取與 LAN 連接的其他器材裏的資料,而且不只能從電腦儲存,也能從音響器材、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器材來儲存。目前的 NAS幾乎都是用以 DLNA a的標準為依據。因此儲存在 NAS 裏的音樂、影片、相簿等資料,都能從其他可支援 DLNA 的器材裏播放。
DLNA (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
是由家電行動裝置電腦業界組成的團體所定的規格,符合這項規格的器材之間可互相利用音樂、影像、影片等資訊。目前 NAS 幾乎都是以 DLNA 的準則為依據。
想買 NAS 玩 CAS,一般用家會選用 X Synology , QNAP 或 Buffalo LS210DC等備有DLNA 伺服器的功能。因為支援 UPnP 的音樂播放免費資料庫程式 Minimserver 有專為這兩款 NAS 提供的檔案供下載。選用 2 Bay 入門款式是貪其有基本資料保護 (RAID)
容錯式磁碟陣列(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售價也相對相宜 ($ 1490 速度自然會慢了一點),2 Bay 入門 NAS 中,又以 Synology 相對更便宜 ,而且官方也有音樂播放 app「Audio Station」可以玩 (這個之後再談),因此我選用 Synology。
基本規格相若,硬碟最大支援 4TB,若你好多歌,或者想用它作其他檔案儲存的話,可以買 4TB X 2,不過按照今日「每 GB 成本價」計算,還是 3TB 的較便宜一點點。(最平的東芝 3TB 為 860 元,平均 1GB 要 0.29 元,最便宜 4TB 為 WD $1,490 元,平均 1GB 為 0.37 元),有些人會買 NAS 專用的企業版硬碟,我相信那些企業版一定安全耐用得多,所以價格也會昂貴一些,不過我也見過不少企業版一年不夠就死掉,所以這一點,由你自己去決定!
DLNA 媒體格式
可以支持的格式
1.照片Image JPEG PNG, GIF, TIFF
2.音樂Audio- LPCM, AAC, AC-3, ATRAC 3plus, MP3, WMA9
3.影音AV- MPEG2, MPEG-1,MPEG-4, AVC, WMV9.
音樂檔案傳送
- 有線
輸送插頭-(插頭2.5mm 平衡輸出)
- 光纖
- 同軸/銅軸
- RCA
- Aux
- Line
- Apple thunderbolt 3
2.5MM ‧ 3.5MM ‧ 4.4MM 耳機端子
現時選購 DAP(數碼音樂播放器),除了常見的 3.5mm Headphone 端子外,某些型號也會有 2.5mm 平衡端子、4.4mm 平衡端子,甚至是 3.5mm 平衡端子。最近又有名為 3.5PRO 的端子規格在國內發表,究竟這些端子有何分別呢?
甚麼是平衡輸出?
甚麼是平衡輸出(Balanced Out)呢?平衡輸出最早出現於 1985 年,早期應用於專業錄音及音響器材與咪高峰之上,常以 XLR 端子接駁。平衡傳輸具備低雜訊干擾、高輸出功率的特性,能分拆出左右聲道正負極獨立傳輸,讓聲音的失真情況降低。
至於在數碼音樂播放器上使用平衡輸出端子,就要「回帶」至 2002 年,當時 Sharp MD-MS8 這 MD(Mini Disc)播放機以 3.5mm 四節式 TRRS 插頭作平衡輸出,但及後幾乎所有手提音響產品皆是以非平衡方式輸出音訊的。到了 2014 年, HiFiMAN HM-901 及 A&K AK240 兩高階型號 DAP,終於再次採用四節式平衡輸出插頭,後來 2.5mm 平衡插頭的使用變得愈來愈廣泛。目前,市場上 DAP 配置的平衡輸出端子,也以 2.5mm 四節式平衡插頭最為常見。
平衡輸出的接點
3.5mm 或 6.3mm 傳統的耳機插頭,採用統稱 TRS(Tip、Ring、Sleeve)的 3 節插頭,每節分別傳輸左聲道、右聲道訊號及接駁地線。
至於 DAP 的平衡輸出插頭,就採用 4 節的 TRRS(Tip、Ring、Ring、Sleeve)設計,分別為︰左正極、左負極、右正極及右負極,讓每聲道以正負極輸出,並藉正負抵銷方法減低雜訊干擾,讓聲音輸出更純正。DAP 最常採用的是 2.5mm 的平衡輸出插頭,較容易跟一般非平衡的 3.5mm 端子區別。
(右一)傳統 3.5mm 耳機插頭;(右二)智能手機的四節式插頭,其中一節為通話使用;(左二)2.5mm TRRS 平衡插頭;(左一)3.5mm TRRS 平衡插頭。
4.4mm 平衡端子
2016 年 3 月,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發布了 4.4mm TRRRS 平衡耳機插頭規格。目前使用這端子的產品仍不算主流,只有 Sony 旗下的 DAP,以及 Acoustic Research AR-M200 等產品使用。
這個由日本 JEITA 協會公布的 RC-8141C 標準的 4.4.mm TRRRS 五節式平衡頭,插頭內分別連接左、右聲道的正、負極及一個接地端子,為耳機插頭帶來一個新標準。由於 4.4mm 插頭與 DAP 端子的接觸面較多,傳輸效率更理想。而且直徑較 2.5mm 粗,也有效減低折斷機會。
- 無線輸送/連接
- apple airplay
- android chromecast
- Blue tooth 4.1 apt-X 解碼技術
5.0 apt-X HD
- Wi fi
- DNLA (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 -DMP:Digital MediaPlayer 播放器
- Tidal
- DTS play-first
- FlareConnect
AirPlay 「隔空播放」是蘋果公司的在iOS4.2及OS X Mountain Lion中加入的一種播放技術,可以將iOS和OS X Mountain Lion或更新版上的檔案(包括影片、相片和鏡像)傳送到支援AirPlay的裝置(如:HomePod和Apple TV)。
使用Airplay需要iOS4.2版本的裝置或Mac電腦上的iTunes10.1以上版本。影片鏡像則需要iOS 5及OS X Mountain Lion。
CHROMECAST AUDIO
Chromecast是一個非常便宜及方便地將會睇由電腦或手機串流質電視或音箱的方案。自2013年面世後面,Chromecast的多次更新提升了它的可靠性及應用程式的功能。而最明顯的改變是它的設計變成由初代的手指型 變成成现在的黑膠唱片型設計。
Chromecast 還是 Chromecast Audio?
雖然兩隻外型及功能非常相似,Chromecast及Chromecast Audio仍然存在着輕微的分别。傳統的Chromecast可以透過HDMI介面處理影片,相片,網頁及部分遊戲功能;Chromecast Audio则是透過 3.5mm介面傳送声音,是令傳統音箱加上串流功能的理想選擇,同時也可透過額外選購的RCA或光纖線材連接音箱。 Chromecast可以穩定串流音樂,但Chromecast Audio内置的AKM AK4430 DAC芯片可支援高達24-bit/96KHz的Hi-Res音信,所以是串流Hi-Res音樂的最佳選擇。
CAS 傳送
USB、Firewire 或 Ethernet 形式名自對電腦有不同的需求。USB 和 Firewire 兩款界面也分為 Adaptive 及Async(Asynchronous)連接方式。Adaptive 連接方法像 Printer 一樣由電腦作為主時鐘來控制數碼資料輸出的速度,當電腦忙碌時 Printer 便有可能會停頓。Async 連接好處在於 DAC 成為控制數碼資料輸出速度的主時鐘,傳送較穩定。理論上 Firewire 及 Ethernet 都在速度及穩定性有較佳效能,Firewire 硬體晶片減少了 Async 傳送時對 CPU 要求,但是音響質素始終要以整體性為重。
CAS系統首先要選擇適合的解碼器,之後再定下要使用的 OS (Windows / Mac / Linux)及播放軟件。Windows 系統上建議使用 ASIO 或 WASAPI (Exclusive Mode)驅動程式,這兩款驅動程式可防止 Windows OS 對輸出資料作改動;Mac 系統大多使用 iTunes。要留意 iTunes 播放音樂檔案取樣率 (sampling rate) 跟聲效輸出對應,如果是重播 CD (44.1kHz),聲效輸出設定是 96kHz,那 iTunes 便會進行內部頻率改動(Sampling Rate Conversion – SRC),劣化聲音。其他 iTunes 功能如音量、EQ、Fade in/out、Enhancer 等調節都應該關掉。
數碼串流DIGITAL STREAMING
QNAP NAS 多元(photo, music & video)串流平台multimedia streaming
To 支援 DLNA標準的影音裝置或播放器
Cinema 28
Video HD
Qmedia
music-ROON
TIDAL
2015 年 3 月 30 日,對於高音質串流是一個頗重要的日子,因為 Tidal 串流服務「正式」接受一個月免費試用,這個被喻為「高音質版本的 Spotify」
音響組合
選擇, 由於各人聽的唔同, 輕音樂(柔和), 重搖滾(強勁), 交響樂(分析度), 歌劇(場闊), 電影(聲效),
常見的音響元件包含下列各類
- 擴大機(Amplifiers)
- 壓縮器(Compressors,有時又會稱為Limiter)
- 分音器(Crossover)
- 等化器(Equalisers)
- 濾波器(Filters)
- 音響線(Audio cables)
- 揚聲器(Loudspeakers,又俗稱為「喇叭」)
- 咪高峰(Microphones)
- 混音器(Mixers)
- 振盪器(Oscillators)
- 前級擴大機(Preamplifiers)
- 合成器(Synthesizers)
- 音調控制器(Tone controls)
以上的設備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揚聲器他也必須和這套音響系統匹配
音響播放器-信息源頭
功率放大器
前級擴音機- 有 訊源切換選擇 ( 選擇控制音響播放機) 及音量大小控制功能的
功率放大器, 除放大訊號去驅動負載外,它還兼具阻抗變換功能。因為前級要承接許多訊源 (SOURCE),有CD、調諧器、DVD、錄音座,這些訊源的阻抗極可能都不一致,送到前級就可以先做整合。但以目前的電路設計,這些訊源器材都有傾向低阻抗輸出特性,比較容易匹配。
前級(Pre Amp)—簡單來說,昰把訊源(如CD)作電壓(Voltage)放大,但其output是推不起speaker的,所以便把訊號(放大後)交往後級作電流(Current)放大,才可推動speaker!
後級擴大機-後級就單純做放大用途, 只得 volume, 一般機體越大越好, 即水塘(圓桶形的電容)夠大, 低音就好, 高音就要留意訊噪比, 睇下有無雜聲, 但能否如實表現, 就真係要睇喇叭.
後級的說法亦有不同,後級擴大機或功率擴大機,Main Amp.或Power Amp.皆可。如同前級擴大機,後級擴大機也是將輸入訊號放大至足以驅動負載。但實際操作時,兩者卻有極大的不同。 (Amp.為Amplifier的簡寫)
後級的輸入訊號很單純,就是承接前級的輸出。但後級的負載是喇叭,這就是讓許多音響迷,甚至雜誌評論寫手搞不定之處。後級是前級的負載,是高阻抗負載;喇叭是後級的負載,是低阻抗負載。看起來差不多,只差一個字,但阻抗的一高一低卻造成「很容易推」或「推不動」現象;負載何其重要,因此希望你能真正的搞懂。
當前級接上高阻抗的後級,它主要提供適切的輸出電壓,因為後級擴大機的輸入阻抗很少低於10KΩ,有這種後級,但不多見,一般都是47KΩ左右。
當後級擴大機接上低阻抗的喇叭,它不但要提供適切的電壓,也要提供足夠的電流。除少數特例,目前喇叭阻抗很少高過8Ω,甚至還低於4Ω。而1KΩ=1000Ω,差異是不是很大?
所以Hi-End後級,不但講求大功率輸出,動輒數百瓦,每聲道獨立裝箱,還特別註明是大電流設計,當負載阻抗降低一半,輸出功率會提升至原來的兩倍。若是輸出電流能力不足,當負載阻抗降低時(某些喇叭在工作時,例如 Dynaudio,它的阻抗會隨著訊號頻率降低而降低),若擴大機輸出電流不夠,就會產生切割─clipping。
喇叭-揚聲器
線材
避震墊材、避震角錐或唱片鎮
電源
空間調較
立體聲喇叭擺設方式
- 將兩側喇叭設置於同樣水平高度
- 兩側喇叭與聆聽者之間的連線需要成為一個等邊三角形,其夾角大於30度
- 兩側喇叭與聆聽者經常聆廳位置之間的距離相等
- 左右聲道喇叭彼此相隔約一公尺(50-150cm)
- 喇叭切勿靠牆擺設
有源喇叭及無源喇叭
有源喇叭(Active),又叫主動式喇叭,因為每個音箱內都有一個分音及獨立放大器推動,(有別於一般音響組合,需先經「訊源>擴音機>喇叭」)可直接由「訊源>喇叭」,由於可避免傳送訊號時失真,聲音準確,固此絕大部份錄音室都喜作鑑聽之用!因此現階段好多音樂愛好者家中亦會以此作為家中電腦喇叭,用以享受更高質數音樂!無源喇叭(Passive),又叫被動式喇叭,音箱內只有分音器及單元,需要由就擴音機接收訊號後轉化為聲音,可是聲音好壞受制於多種不同因素(電源干擾/訊號線物料/聆聽環境等),因而令玩家感到迷失而卻步,但有更多玩家因尋找更高層次而樂此不疲!
真正獨立無線 KEF LSX
- 但是內部設計一樣認真,每邊各有兩組 Class D 擴音,各自驅動高音及低音單元,高音各 30W 輸出,低音則為各 70W。DAC 方面也是兩夥雙聲道,使得各路聲音有更好的分隔如使用有線式連接左右喇叭,可以達到 24bit96kHz 的精度,使用無線連接則有24bit48kHz。外觀看似一樣曲面,但是表面
- 喇叭本身的無線接駁有 WiFi 及藍芽,連接 Spotify、Tidal、Apple Music 等網絡串流服務,亦支援 Roon 播放平台
- 售價:$9,280
- 查詢:KEF Music Gallery 28771778
電晶體或是真空管?
膽機是電子管機,素以聲音陰柔見長,晶體管機則以陽剛著稱。晶體管機的長處在於大電流、寬頻帶、低頻控制力、處理大場面時的分析力、層次感和明亮度等要比電子管機優越,但電子管機的高音較平滑,有足夠的空氣感,具有一種相當部分人所喜歡的聲染色,儘管聲音細節和層次少了些,但那種柔和而稍帶模糊的聲音卻是美麗的。
晶體機通透
有管機溫暖
電源分離及電池供電
進口高價前級擴大機,差不多都是兩件式,多出來的就是電源供應機箱。由穩壓電路到放大電路的連線,絕對是愈短愈好。因此電源箱應只有整流及濾波,其電壓送入放大器機箱後再做精密穩壓。有某國內廠商銷售真空管前級,電源獨立供電,但哼聲依然無法去除,就是穩壓與放大器相距太遠。電池供電也是一樣,電池特性更難掌握,更應再經穩壓。
穩壓電路有簡單也有複雜,某些電路並不要求精密穩壓。一般說來,前級都有穩壓,後級大多沒有穩壓,如果有,也不含輸出級在內。因為整台後級都施加穩壓,那穩壓比放大器還複雜。
其實電源不一定要獨立裝箱,將放大器和變壓器裝在一起,只要處理得好,一點哼聲都不會有;若處理不當,電源分離也依然毛病百出。此道理很簡單,就如同有些綜合擴大機,其音質比前、後級分離還要好聲。
採用電池做主電源,音質表現通常會比較好,但市面上能買到的鉛蓄電池,體型都很龐大,而且也需要充電電路。真空管機的高壓比燈絲電壓重要,但高壓幾乎不可能採用電池供電。另一種選擇是電腦不斷電系統,但要選購On-Line在線式,它的輸出是正弦波而不是類正弦波。
至於其他音樂傳輸功能,除了包括,其實現時亦有不少
Earpiece DAP Digital analog processor
DAC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Analog- ADC- DSP-DAC- analog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32 bits
串流音樂播放器
E.g. Bluesound media player
最後有了檔案之後,我們還要可以播送 Hi-Res 的器材,也因為我們目前檔案來源都是透過網路傳輸而來的數位檔。所以我們目前都還是用電腦聽音樂,但是電腦的耳機孔由於連結主機板的關係,有時候會因為電流的干擾出現干擾聲或是電流的底噪聲,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會額外添購器材,像是透過 USB 外接 DAC 裝置、或是本身的主機板已經有光纖或是同軸的話也能購入一體式的耳機擴大機,在這邊就需要注意一下,添購的設備是不是有支援到 Hi-Res 的聆聽標準,如果要聆聽 DSD 編碼格式的音樂的話,器材也是要能夠支援 DSD 解碼的機器才行。
串流音樂播放器內置串流音樂App,包括很多朋友經常使用的KKBOX、Spotify、Pandora等音樂供應商,用家可直接在串流播放器上使用,不用再透過其他手機或平板電腦。此外,網上電台亦是其中一個串流音樂播放源,現時不少串流播放器也都會將網上電台作為內置功能。
除了無線傳送功能,大部分串流播放器也會設有另一組實體音頻輸入,當用家使用一般模擬或數碼音頻,便能透過這些輸入插座(如RCA、光纖和同軸等)來播放音樂。如果所使用的串流播放器同時內置擴音機功能,只需接駁兩個喇叭,用家已可以配合無線方式,播放於手機內、雲端上的音樂。
如果家中仍有CD機及一大堆CD,又不想將CD數碼化,想原汁原味聆聽CD,只要將CD機輸出接駁到串流播放器實體輸入插座,便可透過串流播放器聽到CD音樂,不需再增添其他音響設備。
耳機
開放式headphone
入耳式ear pieces
藍牙無線
Audio transparent 功能-難以內置收音咪接收外界聲音傳至耳機中,感覺好似變咗開放式耳機 。街上的人突然有人同你講嘢都唔使怕人話你聾咗。
單元(2-16 單元)
動圈單元,平板單元,動鐵單元,圈鐵單元 及 靜電單元
靈敏度 101dB
耳塞插針 2-pin/4-pin
耳機選擇
於不同情況下,對耳機的需求亦不一樣。平日外出用 iPod 聽歌時(以 Rock 為主),我會選擇層次分明和重低音的耳機,因配合歌曲類型,感覺比較震撼。作為鼓手,需準確演奏 Cover 歌曲時,最好能清晰地聆聽 Bass Guitar 和 Bass Drum 的每個拍子及音符,我會選擇音色和低音部份較仔細的耳機。於錄音室錄音時,則會使用頭戴式監聽耳筒,有效地隔絕我聆聽拍子機及 Guide Track 的聲音,否則出現漏聲的情況,會對錄音造成影響。現場演出時,我會選用掛耳式的耳機,避免打鼓的動作太大而弄掉耳機,現在很多 Artists 亦流行根據耳型訂製倒模耳機,效果亦類同及更美觀。
最後一提就是選購耳機時,我建議用一首你最熟悉及常聽的歌曲來做 Reference,用不同耳機聽同一首歌,應該會有不同感覺,就更能有效地選擇到適合自己的耳機。
什麼耳機要加 擴音機
現時用家一般的音響組合為「訊源(iPhone / mp3 機)+ 高級耳機」,當中有幾多人考慮到自己所擁有的組合是否已經發揮最高效果呢?市面上大部份電子產品在設計時,預計用家會使用低阻抗、高效率的耳機。當用上高級耳機(如高階動圈耳筒、2/3單元、CM 耳機),會因為電壓不足,推力不夠時,會出現音壓不足、失真、欠缺動態等問題,感覺是高價機仲差過普通耳機,慳返好過。如用上耳擴,會因功率有所加強,聲音變得穩定,而耳機內之震膜得到強大推動,音場亦可變得更寬闊,低頻下潛亦見明顯。因此如適當使用耳機放大器的話,不只可發揮出耳機真正實力,亦可藉此尋找到歌曲中神秘之地方。
HI-FI必聽經典發燒碟推薦
1 施特勞斯家族》(圓舞曲) TELARC CD-80098封面清一色红上衣人物的《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I)》
這張發燒碟可能也是擁者甚眾。這種製作,除非您那系統差的離譜,一般都能爆得出彩。似乎在電晶體機上更有優異的發揮,或者說更能掩蓋一些素質不高的電晶體機的缺陷。製作的痕跡太明顯,修飾的太過頭了,已經不象個管弦樂隊在演奏,或者說已經更加遠離HI-FI的本質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內容還是「通俗易懂」,趣妙橫生的。
笔者前不久去广州海印淘碟,店员告诉笔者,古典发烧录音销量最好的依然是“红衫仔”,这可是1985年引进的碟片,不愧是TELARC公司卖翻天的超人气发烧片,里面的圆舞曲不仅好听没商量,特技音响效果之过瘾更是无以伦比,圆舞曲轻快华丽,优美流畅,旋转激扬,欢快的旋律中不时出现的烧爆效果,更是出其不意,亦幻亦真,足以令男女老少全体听众齐齐目瞪口呆,不亦乐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vrpro4.html
2. 《卡門幻想曲》穆特演奏 DG 437 544-2
這張4D錄音的發燒碟據說是發燒友們人手一張。穆特的表演略顯外在(並非貶義),情緒似乎還是比較高漲的。其中福雷的《船歌》可以讓許多剛接觸古典的樂迷初初領略一下這位真正的法蘭西作曲大師的神韻。
幾乎人人都用這張發燒碟來試機,並且眾口一詞的稱「好!」(這裡是說他們認為自己的音響器材好),音響店、唱片店裡的老闆夥計也洋洋自得。其實好什麼呀,在有的高價器材上播出,那琴聲清晰亮麗有餘但缺乏厚潤,列文手下的樂團不象是維也納愛樂,到更象是一支有些粗獷的二流樂團。我意是說這款錄音其實是非常考器材的,能使穆特的琴聲柔潤流暢,獨奏與樂隊在聲音上,情感上相互交融,而又不顯得某一部分分離突兀還是非常不容易的。
安妮-索菲 穆特(Anne-Sophie Mutter)和杰姆斯 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这张《卡门幻想曲》是小提琴公认靓碟之一,音色通透艳丽,细节传神,爆棚片段动态凌厉,所选曲目均为较通俗易懂的小提琴曲目,DG公司的4D录音技术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vrpro4.html
3.友人手一张 华语歌坛中最受推崇的人声发烧碟《民歌蔡琴》
华语歌坛中最受推崇的人声发烧碟是《民歌蔡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大认可的人声发烧碟当属被誉为“女声碟皇”的《Famous Blue Raincoat》(蓝雨衣),由于碟中曲目旋律并非琅琅上口,在世俗中的知名度不高,沉浸于流行曲的朋友很容易错过它。
4.“女声碟皇”《Famous Blue Raincoat》(蓝雨衣)
《蓝雨衣》被美国著名音响权威杂志TAS发烧天书评为最佳录音,这张10多年前由“摇滚乐界拜伦”之称的科恩(Cohen)和德国女歌手詹尼弗.沃恩丝(Jennifer Warnes)合作创造的经典唱片录音至今听来都非常出色,总的特点是比较典雅,清灵,有一种流动感。
5.西洋弦乐类发烧天碟
编辑点评:西洋拉弦乐器主要是指交响乐队中的提琴声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四种提琴,其中尤以小提琴表现力最为丰富,西方音乐史上涌现出来的小提琴名家非常之多,优秀录音更是数不胜数,最受推崇的小提琴发烧天碟当属有“小提琴女王”之称的穆特演绎的《卡门幻想曲》和“小提琴鬼才”阿卡多演奏的《魔鬼小提琴》。
6.小提琴鬼才”阿卡多演奏帕格尼尼名曲的《魔鬼小提琴》
想知道什么是炫技型(showpieces)的小提琴作品吗?不妨尝试一下意大利小提琴鬼才:阿卡多(Accardo)的这张《魔鬼小提琴》 (也被译为“魔鬼的颤音”) ,这张选曲和录音俱佳的专辑给人带来的听觉享受将是无与伦比的,当然这当中DG的皇牌录音师Gunter Hermanns也是功不可没,整张专辑通透华美的音色极具质感。
这张唱片红色背景下的黑色人物通过极度变形的夸张动作刻画了意大利一代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光辉形象(据史料记载帕格尼尼身材瘦长,拉琴时情绪亢奋,似痴似醉,如魔鬼附身,与这张图片有些类似)。阿卡多由于演奏技巧高超,被誉为活着的“帕格尼尼”,他用意大利名琴演绎帕格尼尼小提琴曲,录制的这张《魔鬼小提琴》是曲目、演奏和录音俱佳的优秀CD唱片,片中小提琴和打击乐的高频泛音极为丰富,足以试出Hi-Fi系统中的任何瑕疵。
7.民乐类发烧天碟
编辑点评:民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为了保存这一巨大的遗产,不少唱片公司都不遗余力,如香港雨果、普罗艺术等,其中二胡大师闵惠芬与一听钟情唱片公司合作的《江河水》SACD版堪称国乐第一发烧天碟,录音阵容异常豪华,SONY的SACD技术部董事Gus Skinas亲自携带全球为数不多的DSD现场录音器材前往温哥华,并在录音室监控了整个制作过程,务求使录音品质达到DSD科技的最高水准。
8.堪称国乐第一发烧天碟的《江河水》SACD版
闵惠芬凭着一曲《江河水》让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二伏案恸哭,并被小泽征尔评价为:“即使在休止符时,也有情感!”,参与此次录音的,还有古筝名家李炜和扬琴演奏家李丽君,曲目除《江河水》、《二泉映月》、《赛马》、《渔舟唱晚》等二胡演奏外,还有《春江花月夜》、《昭君出塞》等古筝名作,可以说荟萃了中华民乐的精华所在。
9.打击乐天碟的经典:阎学敏的《炎黄第一鼓》
《炎黄第一鼓》也是民乐中大名鼎鼎的一张作品,1998年由马可勃罗唱片推出,中国鼓王阎学敏全情投入,马可勃罗首次引用HDCD技术,加上请来中国著名天碟录音师李小沛于全国设备最优良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录音棚录音,后期制作由香港首屈一指的雅旺录音室制作,最后交由日本天龙压片,可谓一次中港日精英的汇合。是广大烧友测试低频的常用发烧碟。
10. 交响乐发烧天碟
编辑点评:真正考验器材实力的音乐莫过于大动态的交响乐,古典乐录音史上出现过很多爆棚的交响乐专辑:多拉蒂指挥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火炮版》、指挥大师克莱伯的贝多芬《命运》(《命运》公认最好的版本)、录音让人叹为观止的马斯奈《领袖》、TELARC《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等等都是极品。其中有两张著名古典发烧唱片品牌TELARC(泰拉克)出品的唱片尤其出名,几乎达到了人手一张的地步,他们就是被烧友戏称为“红衫仔”的TELARC《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I)》(Ein Straussfest)和《Round-Up》(西部大赶集)。
11.TELARC最深入人心的《Round-Up》(西部大赶集)
看到这张《Round-Up》封面的网友大概会脱口而出:“万宝路”,广告之深入人心真让人无话可说。其实该碟只是一张美国西部电影配乐专辑,因此片名叫《西部大赶集》。脍炙人口的第3首,也就是被用作烟草广告的那首乐曲是电影《七侠荡寇志》(Magnificent Seven)的配乐,是一首典型的美式管弦乐,极尽纵横捭阖之势,经过电视广告多次反复的播放,以致让不少人以为是广告配乐。对于音响发烧友来说,这张唱片还有不少音效逼真逗人的趣怪声音,多年前音响刚刚传入,这些录音曾狠狠地打动了对声音特别敏感的发烧友的耳神经,让他们兴奋激动了好一阵子。
12.电子乐类发烧天碟
编辑点评:电子乐类的发烧天碟,评价最高的当属唐·多西(Don Dorsey)于1988年发行的《Beethoven or Bust》(电子贝多芬、戴墨镜的贝多芬),此张专辑蝉联排行榜冠军达24周之久,依然是泰拉克(Telarc)公司制作的一张以电子合成乐器改编贝多芬作品的发烧录音专辑,运用幽默、创意的手法,结合了贝多芬的音乐,是烧友测试器材动态的利器。
Telarc公司制作的《Beethoven or Bust》(电子贝多芬)
香港雨果唱片公司推出的《一意孤行》也是一张电子乐的极品,笔者很难界定张碟的类型,只好称其为新世纪音乐,这张糅合了传统民乐与现代电子合成乐的作品推出于1993年,但其前卫性仍然可以让不少先锋音乐人汗颜,看看雨果唱片的销量排行就知道,这张唱片创造了一个传奇。
13.雨果唱片公司的销量冠军《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的作者刘星是我国著名的中阮演奏家,人称新世纪音乐的“中国拓荒者”,这张专辑的音乐内涵与老庄哲学、禅宗玄悟有异曲同工之妙。音响性上最为人称道的是饱满厚重的低频,对音箱低音单元的下潜、量感、质感、弹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4. 《鬼太鼓座 疾走》鬼太鼓座
鬼太鼓座同样是来自日本的一个鼓乐表演团体,该团由日本人田耕先生于 1969年组建。他们的音乐源自传统的鼓操和民间音乐,早期被用来驱邪和祈福,后来也被藉以抒发情感。
鬼太鼓座组合由传统打击乐鼓为主奏乐器,辅以尺八(类似竹笛)、三味线(类似三弦)等民族器乐、体魄健美的舞蹈等。其演奏充满淳朴的民间乐风与日本民族古早时代神秘的气氛。各种不同类型、大小高低、音色各异的鼓声,奏鸣出振撼心魄的乐响。太鼓座组合提倡一种“马拉松”的体育精神,主张音乐与人的原始的野性的结合,他们的演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该组合于 80年代初曾一度分裂,不久重新组织起第二代乐手至今。
作者:旺仔很忙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82c6e4c1f4f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